「高手」,在民間?



你一定聽說過:“高手在民間”。


所謂“高手”,可以理解為在某種能力方面超過絕大多數人的人。而“民間”的概念相對較為模糊,從前更像是“官方”的反義詞,而如今“民間”更近似於是“專業”或“職業”的反義詞。

隨著電視選秀節目和網絡抖音快手小視頻的火熱,很多人更深信“民間”真的藏著各類“高手”。

然而,我今天想說的卻是:

在醫療健康領域,不相信“高手在民間”

是風險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的理性選擇。

比如,當七大姑八大姨街坊鄰居的建議與專業醫生的建議不一樣時,相信後者的風險更低,收益更大;再比如,一旦健康出現任何問題,優先去正規醫院找正規醫生看病,一定比用偏方秘方風險更低,收益更大。

以上看似簡單的道理,往往在實際生活中卻很容易被忽略。尤其是,當正規醫生的正規醫療建議,聽起來沒有民間人士說的“順耳”時

“高手”,在民間?



其實,這是個風險概率問題,有點像金融投資決策

即:不是專業醫生就100%能治好,也不是民間就100%一定沒有神醫高人。而是,想在“民間”找到這種人的幾率(甚至說這種人存在的幾率)非常小;與此同時患者在尋找這類“神醫”的過程中,所承擔的時間成本機會成本經濟成本被騙風險以及誤診誤治風險,遠大於找正規醫院的正規醫生所要承擔的。

而且,與投資決策相比,健康決策最大的特點在於:容錯率極低。一旦出錯,幾乎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餓的時候,面前擺著兩個碗:

“一碗米里有幾粒沙子”,“一碗沙子裡有幾粒米”

你吃哪碗?



為什麼會有“高手在民間”的說法呢?

是的,“民間”的確有高手。但是,也要看是幹什麼的

如果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民間高手的神技,大多都是“無法穩定變現”、“在職業生涯中無法形成核心競爭力”或“以這項技能為專職謀生手段後,個人沒有發展提升空間”的能力。所以,社會主流人員多不願畫大量時間精力來刻意打磨這個技能,所以沒有形成固定的職業領域。於是,才讓個別民間人士有了展示的機會。

換句話說:

但凡是那些“可以穩定變現”、“可以形成專業核心競爭力”或“以這項技能為專職謀生手段後,個人有較大發展提升空間”的能力,都會被社會主流人員所從事並刻意練習,而最終成為一個特定的職業或專業領域。

而這類已形成的專業領域,也必然會存在一套系統科學的學習和訓練體系,從而使得“民間”非專業人員與專業人士之間產生量級和維度上的差距。而且這種差距會隨著時間,逐漸擴大到無法通過個人自己的天賦和努力來跨越。所以才會有“不要用你的興趣,挑戰別人的飯碗”這樣的說法。

單個人的努力和天賦,永遠無法與一個長期進化的系統力量相抗衡

尤其是,當這項專業技能的主要目標是“人”的時候,這種專業與非專業之間的差距會表現更明顯。除了醫學外,另一個以“人”為目標的專業技能典型代表,就是競技體育(比如格鬥,足球......)。

“高手”,在民間?

關於“民間”與“專業”在競技體育上的差距,前段時間韓寒同學在《我也曾對那種力量一無所知》一文中,做過非常生動的描述,節選原文如下:

“足球,我的愛好之一。從初中開始,班級聯賽拿過全校冠軍,新民晚報杯中學生足球賽,拿過四強,我護球很像梅西,射門很像貝利,曾經一度覺得可以去踢職業聯賽。然而這一切都在某個下午幻滅了。

那是十幾年前,我二十歲,正值當打之年,一個學生網站組織了一場慈善球賽,我和幾個球友應邀參加,他們都是上海高中各校隊的優秀球員。比如二中菲戈、附中克林斯曼、楊浦範巴斯滕、靜安巴喬。

對手是上海一支職業隊的兒童預備隊,都是五年級左右的學生。我們去的時候歡聲笑語,彼此告誡要對小學生下手輕一點,畢竟人家是兒童,哈哈哈哈。

上半場結束後,我作為金山區齊達內,我他媽只觸到了一次球,上半場20分鐘,我們就被灌了將近20個球。我們進球0個,傳球成功不到十次,其他時間都在被小學生們當狗遛。後來,對方教練終止了比賽,說不能和我們這樣的對手踢球,不然會影響小隊員的心智健康。

從那次以後,每次和大家一起看球,看到職業隊踢了一場臭球以後,身邊朋友紛紛大罵申花、上港,說自己上去也能把對方滅掉時,我總是笑而不語,心中盪漾起二十歲那個下午,被小學生支配的恐懼。而我也曾對那種力量,一無所知。”

民間所謂高手,或許的確比普通人強些,但與專業人員差距巨大。

不幸的是,另一個客觀事實在於:較之“民間高手”,專業人員被普通大眾接觸的機會相對更少,而且相比民間高手那套“淺顯易懂”的想當然理論,專業人員的各種專業名詞、理念、機制、複雜性等,讓普通百姓更難以理解。

“高手”,在民間?

最後,帶著一絲絲對“權威”的反抗,普通人肯定更願意相信民間高手,尤其是當後者再善於話術的時候。



關於“民間高手”與“專業人員”的差距

“高手”,在民間?

在《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一書中,作者

安德斯·艾利克森總結了成為“高手”的4大決定性要素:【持續、及時且有效的反饋】、【系統性的訓練】、【精神高度集中】、【儘可能保持在“學習區”練習】。

1、持續、及時且有效的反饋

對於專業醫生來說,反饋主要來自兩方面:上級醫生帶教老師的專業教學指導,以及每個患者的診斷正確性與治療效果。後者更是重中之重。

非專業人士幾乎不可能有專業的老師指導,更別說還需要老師在錯誤剛發生就及時的糾正了。而大家都知道對於醫生來說,經治的患者越多經驗往往就越多,不僅有治療正確的經驗,更有那些慘痛失敗的教訓(自己的和同事的)。很多人在看病時更愛找老大夫就是這個原因。醫學院剛畢業的學生擠破頭要想進三甲醫院,根本原因也是因為三甲醫院可以積累更多的反饋,不管是老師的還是患尤者的。

而民間人士接診患者的數量,尤其是複雜嚴重患者的數量與三甲醫院醫生之間差距是巨大的。且往往是“一錘子買賣”,治療出了問題後患者只能去正規醫院治療。這就讓那些所謂民間“神醫”並不會積累足夠多的反饋尤其是失敗的教訓以及失敗後如何治療的經驗。反而因為“倖存者偏差”的存在自欺欺人般的更為自信。

這也就是為什麼前面說,當技能的主要目標是“人”的時候,專業與非專業之間的差距會表現更明顯。

比如下面這個【擦桌子】民間高手,對象不是人而是桌子。只要有一個桌子每天反覆刻意練習,練成高手相對較為容易。


“高手”,在民間?

但如果換成【格鬥】就不一樣了。因為對手是極其複雜的人,你必須與儘可能多的人實戰,才能積累更多有用的反饋。沒有哪一個格鬥冠軍金腰帶是靠打沙袋或打木頭人出來的,而都是通過不停的實戰和正式比賽,與不同風格的對手一點一點打出來的。

醫生,也是同樣的道理。

2、系統性的訓練

現代醫學院校對醫學生的培養,有著一套科學系統完整且在全球範圍經過驗證並不斷更新的培訓訓練體系。這其中包括5年的本科(理論知識+見習實習)+3年的碩士/3年博士(科學觀的系統塑造)+3年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臨床能力培訓)+後面的專培(專科技能培訓)。

每一門課講什麼、怎麼講;學生哪裡容易忽略哪裡容易混淆;哪些知識點未來會有大用處,現在需要反覆的在屍體/動物身上反覆練習打磨;如何通過各種考核制度淘汰不能勝任這個職業的人......在這樣的一套科學系統的訓練體系下,醫學生才逐漸成為一名醫生。

而民間人士呢?這已不單單是訓練量的差異,這是整個系統設計維度的差異。

“高手”,在民間?

3、精神高度集中於刻意練習

穩定的經濟來源,是成年人獨立後一切生活的基礎。如果沒有穩定的收入,吃了上頓沒下頓,一般人們不僅會焦慮更會用盡可能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換取收入。

專業/職業的人,因為本身就以這項技能為職業,可以賺取穩定的收入,乾的越好賺的越多,自然就容易精神高度集中於打磨專業技能。

而非專業人士因並不以該技能為職業,所以單純依靠該技能是沒有固定收入的,因此必須另外耗費時間和精力時間於生計奔波。

4、突破“舒適區”,儘可能保持在“學習區”練習

懶惰,是人的本性。呆在自己擅長的“舒適區”裡生活工作,是所有人潛意識裡的訴求。但這換不來成長和進步。

想精進,就需要不停的突破自己的極限。然而,對於安全第一的醫學,所以突破極限進入“學習區”的行為都約等於醫生和患者都要承擔更大風險。

因此,不管是從人性上看,還是從醫療健康領域“風險厭惡”的特點來說,又或是對意外的處置和承擔能力來看,“民間神醫”不願意,也很難突破自己的舒適區。

好在,現代醫學有一系列的措施和支持系統,能夠允許我們在有一定研究結果的情況下,在有一定醫學措施和醫院各科室協同支持的前提下,在一定的範圍內進入“學習區”,或者說“冒更大風險”。

除了《刻意練習》中提出成為高手的4點關鍵要素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造就了醫學健康領域中,最好不要相信所謂“高手在民間”。比如:真實人性和現實社會環境,使真正的高手不會甘於“在民間”。社交網絡的今天,每個人似乎都在儘可能的追求更好的生活,並儘可能的曬出來。

此外,醫學健康專業領域的其他特殊性,讓高手很難在民間。比如,民間高手因為各種原因,往往沒有對人體複雜性的敬畏,沒有對醫學侷限性的認知,更沒有系統科學的循證醫學態度。


結尾,講個故事:

小志和小明一起考數學。小志最後2個大題錯了,考了80分;小明蒙對了20個選擇題得了20分。

家長會上,小明爸不忿的說:“你們不能因為小明分沒小志高就不讓畢業,我們作對了20道選擇題的事實在那擺著呢,這就證明我們是有真本事的!你們天天吹小志是學霸,最後2道大題還不是也全都錯了?”

以上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大概率,是抄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