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眼中,魅族 16th Plus 的一些优点和一些槽点

在我眼中,魅族 16th Plus 的一些优点和一些槽点

魅族在我的记忆中应该是所有手机品牌里最具有文艺气息的一家。

我最早关注魅族是从 MP3 时代就已经开始了,当年魅族在播放器这方面做得确实出色,我还记得当初一朋友买了魅族播放器后对其在芯片的选择上一直跟我津津乐道,后续魅族 M3、M6 的亮相更是将魅族音频播放器领域推向了高潮阶段,至今我家的防潮箱里都还存着两台魅族 M6,一黑一白,留做收藏。在魅族 M6 之后,魅族便就开始「不务正业」起来,做起了手机业务,或许也是因为音频这个传统行业确实给不了魅族多大的利润空间。

从魅族 M8 到魅族 MX3,魅族手机一直在不少消费者心里是一款足够有文青色彩的产品,黄章在手机产品上的独具匠心,也使得魅族这个品牌赢回了不少用户的喝彩声,当时的我们,都觉得「魅族」这个品牌一定会成为以后国产手机品牌中的佼佼者,然而现实却总是出人意料。

其实在数字尾巴编辑部里不乏当初买过魅族手机的人,对于魅族这个品牌,我们也或多或少有着那么一些偏爱的属性在里头,但纵观这些年魅族的表现,失望的成分自然有所增多。我们此前都很喜欢说这一句话:「MX3 后再无魅族」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产品策略的失败、机海战术的错误、品牌调性的变化等等均导致魅族后续开始走下坡路,还记得当年我去买 MX2 时,深圳华强北的魅族店可是热闹得不行,如今却已经变得门可罗雀了。

魅族 15 汝窑白版本的出现是一次重要转变。虽说魅族 15 在处理器上依旧不太给力,但其汝窑白版本的细腻手感实在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几年前的魅族手机,前段时间我还特意放下了手中的小米 MIX 2S,开始转用魅族 15 汝窑白版本,只为了体验一番它出色的手感。至于性能上面的不足,只能说是魅族 15 的一个遗憾。

不过还好,魅族 16th 把这份不足给补了回来。高通骁龙 845 平台、屏下指纹、魅族式的超窄边框,这些特性使得魅族 16th 系列终于具备了主流旗舰机型的特性,我们似乎看到了黄章带领着魅族又从谷底爬了上来。之前我和魅族的一位内部人士聊天,他说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他说:「16th 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个接力的最后一棒,前面三棒都慢过对手了,然后最后有一点爆发了,终于可以看起来要追上对手了。」对于不少魅友来讲,这么多年,可能没有什么是比魅族 16th 系列推出更让人值得激动的了。

在我眼中,魅族 16th Plus 的一些优点和一些槽点

在魅族 16th 系列寄到编辑部时,我便立刻将魅族 16th Plus 替换掉了手中的魅族 15,陆陆续续用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由于这段时间里关于魅族 16th 系列的评测文章实在太多,我这里也就不针对魅族 16th Plus 进行长篇大论了,有需求的朋友可以阅读我们另一位同事撰写的《魅族 16th 深度体验:这份诚意,相逢不晚》。至于这篇文章,我则反而更想与大家分享一下在自己使用魅族 16th Plus 的过程中,它的一些优点与一些槽点。

一些优点

1、出色的握持手感

这点应该是魅族手机惯有的优势之处了。

在我眼中,魅族 16th Plus 的一些优点和一些槽点

魅族 16th 系列并没有采用此前魅族 15 的金属背板,而是改为了玻璃背板,这也使得魅族 16th 系列并没有汝窑白版本,这点其实稍稍有些可惜。在机身大小上,魅族 16th Plus 相较于魅族 15 Plus 有所提升,尺寸来到了 160.4mm x 78.2mm x 7.3mm,与 iPhone 8 Plus 相比会更高一些,不过由于魅族 16th Plus 边框到背面的圆滑过渡,这会使得你拿着这款手机时会感到意外的舒适,只是,玻璃背板真的很容易沾指纹。

2、不乱的设计才是好设计

在机身造型方面,魅族 16th 系列沿用了魅族 15 系列的设计风格,整体以简约为主,没有什么太多的花俏色彩与突兀设计,给人一种很稳当的感觉,甚至在机身颜色版本上目前仅提供黑色与白色两种,可见黄章对于魅族 16th 系列的要求就是稳中求胜。

在我眼中,魅族 16th Plus 的一些优点和一些槽点

正面 18:9 的全面屏为魅族 16th 系列增色不少,不同于市面上的刘海屏设计,魅族 16th 系列更擅长使用自家惯用的超窄边框来提升整机的屏占比,配合上下边框的较窄宽度,给予人的第一视觉观感其实并不比那些用了刘海屏来提升屏占比的机型要差,反而要美观非常多。

在我眼中,魅族 16th Plus 的一些优点和一些槽点

正如魅族自己宣传的那样,魅族 16th Plus 确实一款在设计上不乱的机型,如果你细心想一想,其实魅族 16th 系列基本都避开了可能会产生用户不满的设计因素,保留 3.5mm 耳机孔、不采用刘海屏幕、不因为全面屏设计而后置指纹、不推出太过鲜艳的配色版本等等,这些举措都是黄章在魅族 16th 系列上的谨慎思考,毕竟,魅族真的不能再失误下去了。

3、久违的骁龙 845

魅族 16th 与魅族 16th Plus 均搭载了高通骁龙 845 平台,这与之前魅族 15 系列的硬件套路是不相符的,黄章有意缩小了魅族 16th 与魅族 16th Plus 在硬件部分的缺陷,让这两者的差异性尽量体现在屏幕尺寸上,而不是性能上。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件好事,就好比我,我自己就特别喜欢小屏机,至于为什么拿魅族 16th Plus,完全是因为魅族 16th 的使用权被同事抢先一步(哭)。

魅族 16th 系列的出现可以说弥补了魅族 15 系列的一个遗憾,那就是让热爱小屏机型的用户依旧可以体验到最佳的性能。

4、足够出色的成像素质

魅族 16th 系列的后置摄像头采用了 IMX380 + IMX350 的组合方案,与之前魅族 15 系列保持一致,不过由于相机调教上的进步,其整体成像素质相较于魅族 15 系列是有所提升,最为明显的区别就是弱光环境下魅族 16th 系列的成像会更为清晰锐利。在使用魅族 16th Plus 的这段时间中,这款机器的拍照水准足够让我满意,并没有出现什么太多的问题,白平衡表现较为准确,成像素质也足够出色,如果真要挑一些小毛病的话,可能就是魅族 16th Plus 的相机启动速度还有待提升,稍稍有那么一些迟缓。

在我眼中,魅族 16th Plus 的一些优点和一些槽点

此外,魅族 16th Plus 是带有 AI 场景识别功能的,只不过支持的场景实在太少,仅为 20 个,要知道隔壁的小米 MIX 2S 可是支持多达 206 种拍照场景,这么一比下来魅族 16th Plus 的这个 AI 场景识别基本处于「无用」的处境。不过,魅族官方也没有特别去宣传这一功能,说明在 AI 场景识别上,魅族还在做进一步的优化,所以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而且虽说是 AI 场景识别,但实际上魅族 16th Plus 的 AI 场景识别色彩优化十分有限,有时候可能你都没注意到这个功能开启了,综合来看,我还是建议你忽略这个功能吧。

以下为魅族 16th Plus 的样张,建议大图观看。

在我眼中,魅族 16th Plus 的一些优点和一些槽点在我眼中,魅族 16th Plus 的一些优点和一些槽点
在我眼中,魅族 16th Plus 的一些优点和一些槽点在我眼中,魅族 16th Plus 的一些优点和一些槽点
在我眼中,魅族 16th Plus 的一些优点和一些槽点在我眼中,魅族 16th Plus 的一些优点和一些槽点
在我眼中,魅族 16th Plus 的一些优点和一些槽点在我眼中,魅族 16th Plus 的一些优点和一些槽点
在我眼中,魅族 16th Plus 的一些优点和一些槽点在我眼中,魅族 16th Plus 的一些优点和一些槽点
在我眼中,魅族 16th Plus 的一些优点和一些槽点在我眼中,魅族 16th Plus 的一些优点和一些槽点
在我眼中,魅族 16th Plus 的一些优点和一些槽点在我眼中,魅族 16th Plus 的一些优点和一些槽点
在我眼中,魅族 16th Plus 的一些优点和一些槽点

人像模式拍摄

在我眼中,魅族 16th Plus 的一些优点和一些槽点

人像模式拍摄

一些槽点

1、屏下指纹虽然听起来厉害,但...

或许在部分人眼中,屏下指纹应该是魅族 16th 系列的优点才对,但事实上魅族 16th 系列的屏下指纹在使用上还是有着那么一些问题。不同于实体的指纹识别模块,魅族 16th 系列的屏下指纹对于按压精度有着一定的要求,如果你的手指并没有完全盖在屏幕的指纹图案上,那么会大大降低指纹识别的成功率,虽说官方号称魅族 16th 系列的指纹识别率为 99.12% 且具有 0.25 秒的识别速度,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你的手指先放准了的情况下。

在我眼中,魅族 16th Plus 的一些优点和一些槽点

我曾认为这样的情况是我在录入指纹时没有录好边缘指纹所导致的,但经过后续多次重新尝试录入,我发现这个问题还就是屏下指纹自身的毛病。在平时,我其实更愿意去使用魅族 16th Plus 的面容识别解锁,除了没有红外功能,其余表现都还不错,至于指纹解锁,也只能在支付场景或者是夜晚解锁屏幕时使用了。

2、Flyme 的优化还是需要加把油

Flyme 绝对可以算得上是国产深度定制 UI 中最为出名的一个,我还记得当初 Flyme 与 iOS 同时转为扁平化设计时的惊艳场景,不过就现在来看,Flyme 需要做的其实还有很多,整体系统的流畅度就是一个问题。相比起 MIUI 来讲,Flyme 的系统流畅度并不算很快,甚至有时候会出现卡顿的情况,要知道魅族 16th Plus 可是一台搭载着高通骁龙 845 的机型,出现这样的问题实属优化不够到位了。

此外,Flyme 为了魅族 16th 系列准备的全面屏手势也不是特别好用,它的操作逻辑是屏幕边缘短滑返回,长滑回桌面,长滑停留多任务,这使得操作的差异性不够直观,而且误操作的可能性有所提升,平时的话我个人建议开启「侧边手势导航」来提升该全面屏手势的可用性,当然了,如果你真的用不习惯也可以切换回 mBack 模式,只是这样的话会占用全面屏的显示区域,导致视觉上的一些不够纯粹。

在我眼中,魅族 16th Plus 的一些优点和一些槽点

就 Android 阵营的全面屏手势来看,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 MIUI 的那一套方案,虽说 Android 阵营在操作逻辑上统一十分困难,但我还是希望 Flyme 的这套全面屏手势后续能够再优化一下。

3、缺少 NFC 与无线充电功能

这两个功能其实算不上是用户的刚需,但缺少了却总觉得体验上会差其他旗舰机型一些。

我此前一直在用小米的 MIX 2S,这台机型是支持 NFC 与无线充电的,我经常会使用小米 MIX 2S 为我的交通卡充值,免去了特意跑去地铁服务站充值的不便,无线充电的功能也使得我去到公司即可将手机丢在充电板上充电,利用这种碎片时间可以一直保持手机的满电状态。当你习惯了这种产品体验后,突然将这两个功能拿走,你会产生十分不便的感受,这便是我目前在使用魅族 16th Plus 的想法。当然,魅族 16th 系列没有使用上 NFC 和无线充电或许也是因为节省成本的原因,黄章也承诺了后续如果大家需要会加上 NFC 功能,所以,如果你真的看重这两个功能的话,不妨等等魅族的下一款旗舰?

在我眼中,魅族 16th Plus 的一些优点和一些槽点

总的来说,我自己对于魅族 16th 系列的看法就如上面说到的那样,「稳」是这一系列所带给我最大的感受,它没有什么太过花俏的功能,也没有什么太过前沿的科技,所具备的东西也都只是目前旗舰机型应该具备的,或许有些小遗憾,但总体来说并无大碍。魅族 16th 系列的出现填补了魅族前几年所缺失掉的东西,它对于魅族来讲不仅仅是一次翻身之作,更是黄章诠释魅族「工匠精神」最好的一次机会。

在我眼中,魅族 16th Plus 的一些优点和一些槽点

从目前的市场反应来看,魅族的这场仗应该是打赢了。不过,从当年能带给我们惊艳的魅族,到如今求稳的魅族,我不知道是该是褒奖还是沉默。现在,我也只能希望魅族 16th 系列能够带给魅族一些新的契机,并且通过这些契机,真正能够让魅族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产品体验。

这种「不一样」,是只属于魅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