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团长我的团》阿译,“译”亦生辉,处在逆境中的成熟者

《我的团长我的团》阿译,“译”亦生辉,处在逆境中的成熟者

林译,“译”亦生辉。

阿译这个人物有非常大的代表性,可以说这个人是当时弃笔从戎的知识分子的真实写照,因为热血,进取,所以他们在捐躯赴国难的感召下毅然从军,哪怕战场上节节溃败,他们对于信仰的忠诚也从未动摇过。因为他们相信凭借自己的一腔热血和对信仰的坚定足以扭转战争的败局,成为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人。

可惜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龙文章,即使想要成为他,还是缺少必要的人格魅力,迷龙这个老大哥是这样,聪明过头的烦啦是这样,空有军衔性格唯唯诺诺的阿译也不例外。

《我的团长我的团》阿译,“译”亦生辉,处在逆境中的成熟者

阿译想要成为龙文章式的人,虽然他有时候装腔作势,有时候空喊热血口号,有时候极其被情绪感染,壮怀激烈一把,但他仍然想要成为龙文章,而且这个愿望异常强烈,就像他在陪审死啦死啦当庭作证时,鼓足勇气用颤抖的声音所说的那样:“如果真的,有可能成为他那样的人,吾宁死乎。”

可以说,这是一个鲜明的忠于国家忠于军队的书生愤青的形象,流落于一群几乎没有任何教育背景的类似于兵痞的溃兵中,没有打过仗与学习的经历使他在这群人中显得更加青涩和稚嫩,他不知道该怎么样应付眼前的这些人,即使他有时候想要显示领袖的威严把他们凝聚到一起,但总是不得意,相反他老是遭到他们的嘲弄,就像一个孩子被一群老大爷们戏耍,更关键的是你根本没辙(亲身经历,有些无奈)。

《我的团长我的团》阿译,“译”亦生辉,处在逆境中的成熟者

阿译是希望被人重视的,就像他引以为傲并在参军时展示的军官训练班优异成绩一般,他希望展示自己优秀一面得到他人的认可,但现实往往不令人如意。因为他身边的老大爷们不会看见,所以他失落有些沮丧,直到唐基出现对他有所关注,他才感觉到千里马遇到伯乐的欣喜之感,虽然他可能不是千里马,唐基也不是伯乐。

人总是要成长的,阿译有什么理由例外呢?他跟着炮灰团混熟了人情世故,同时他执著心中的信念不动摇,迟早会变得异常强大。在原著他的结局中,他带着川军底子死守要塞,就像龙守南天门树堡一般,宛然已成为龙文章了。

《我的团长我的团》阿译,“译”亦生辉,处在逆境中的成熟者

最后说一句,这部剧我是冲着段奕宏去的,后来因为虞啸卿精英式的气场,我又迷上了虞师座,到最后随着剧情的发展我发现我渐渐喜欢上了阿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