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助聽器爲什麼「費電」?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助聽器從模擬機進入了數字化時代。從簡單的音量調節、高低頻、輸出、拐點等微調,到通過電腦頻段、通道、自動反饋管理、自動噪音管理等的精細調整,也體現了助聽器從簡單的放大器鉅變成融入納米科技的智能產品。

功能的強大使得數字助聽器在工作時對電壓、電流的要求就特別的高,必須在特定的電壓、電流數值之上。因為,數字助聽器在放大聲音的同時要對聲音進行處理,還要對環境噪音進行偵測並自動的轉換,以及反饋的控制、數字儲存器的時事記錄,還包括多種提示音等,都大大地加強了對電池的消耗。同時,我們對模擬機和數字機的靜態工作電流(無聲音輸入時的工作電流)進行測試和對比。

首先,模擬機的測試結果:標準線路的靜態工作電流在0.40~0.60毫安之間,大功率線路靜態工作電流在0.95~1.20毫安之間,壓縮線路的路靜態工作電流在0.70~0.98毫安之間。而數字機的靜態工作電流任何線路均不低於1.00毫安。

另外,我們對模擬機和數字機的工作過程(設置相同的輸出)進行比較,結果發現模擬機隨著電池電量的消耗,輸出聲音逐漸降低,直至電池耗盡,根據不同類型的助聽器使用的天數可在一週以上;而數字助聽器有低電量檢測系統,當電量低於特定的電壓、電流數值時,會發出提示音,然後停止工作,使用的天數在一週左右,但不低於3天。用驗電器檢測後,模擬機使用的電池無電,而數字機使用的電池還有殘餘電壓。同時,我們對各種品牌的電池也作了測試,在電池的發展過程中,電量的增加變化不是很大,而助聽器對電池的電量要求卻發生了更本的改變。

我們對很多用戶也作了調查,特別是對於戴過模擬機的用戶換成數字助聽器後,對用電池的時間是難以接受。但從使用效果方面反映,數字助聽器要遠遠勝於模擬機,噪音不刺耳了,聲音更飽滿更真實了;從對耳朵的聽力保護方面發現,配帶模擬機的用戶要求聲音越大越好,加重了耳朵對聲音的響度要求,而配帶數字助聽器對聲音的要求沒有變化。從根本上講是利大於弊的。所以,我們要正確的認識到數字助聽器為什麼“費電”的原因。建議用戶在選擇電池時,儘可能用進口電池,因為進口電池電壓穩定,不宜漏夜,對助聽器不會造成損壞,換個角度考慮,若助聽器因電池而造成損壞,維修的費用要遠遠超過買電池的。我們也希望電池技術上有更大的發展,為我們的聽障朋友提供電量持久的電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