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有大鐘寺,爲什麼叫大鐘寺?沒想到,裡面有個感人的故事

相傳,在大鐘寺有一口大鐘。關於這口大鐘有一個非常感天動地的故事—孝女捨身為父解難的故事。下面小編就聊一下這個感人故事。

老北京有大鐘寺,為什麼叫大鐘寺?沒想到,裡面有個感人的故事

在北京乘坐地鐵13號線的時候,一定路過大鐘寺的公交站,公交站點名稱是因為就因大鐘寺而得名。大鐘寺原本的名字叫作覺生寺,寺裡放置著一口大鐘被稱之大鐘寺。這口大鐘的歷史非常悠久,相傳鑄於明朝的永樂年間,足足有43噸重,被稱為北京“鐘王”。

老北京有大鐘寺,為什麼叫大鐘寺?沒想到,裡面有個感人的故事

關於這口大鐘的來源,民間有多種說法,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說法與一個“捨身救父”的孝女有關。傳說,在明永樂年間,皇帝下令鑄造一口大鐘,但是有一個要求,鐘聲要聲傳百里。皇帝的這個要求可難壞了眾工匠和監造官,不少人因為造不出符合皇帝要求的鐘而丟了性命。在上一任監造官因沒有完成任務而被砍頭後,新一任監造官上任了。這名監造官姓楊,在接到這個任務後,心情作常沉重,一想到如果完不成任務就會被砍頭就愁眉不展鬱悶萬分,他每天下工回家後,都在家唉聲嘆氣。與他相依為命的女兒看到父親那愁眉不展的樣子,心裡非常心疼,就想著為父親分擔一些壓力。可小小年紀的她無論如何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啊?後來,她聽說一個少女為父解愁而以身殉劍的故事,就靈機一動,想著效仿這名少女為父親解除憂愁。看到女兒跳進了滾燙的銅汁中,楊監造官知道女兒必死無疑,便忍住內心的劇痛,指揮他們開爐鑄鐘。大鐘很快就鑄好了,但是意想不到的是,這口大鐘的製作標準真的是符合皇帝的要求。敲擊一下,聲音悅耳悠揚,百里之外都能聽得清清楚楚,不過在鐘聲的尾音,卻有一絲“鞋”的聲音。周圍的工匠們都說,這是楊監造官的女兒在向父親要鞋子。從此以後,大鐘寺便有一個習俗,就是在楊監造官女兒每年忌日的這一天,都要供上一雙繡花鞋,以紀念該女的英勇獻身之舉。

老北京有大鐘寺,為什麼叫大鐘寺?沒想到,裡面有個感人的故事

看完這個故事,小編也被這位孝順的女兒感動到了。是啊,百善孝為先,這個故事雖然是傳說,但是,我們都該孝順自己的父母,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