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業大學:與合肥共建國家智能製造技術研究院

合肥工業大學:與合肥共建國家智能製造技術研究院

合肥工業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到 2020 年,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科學研究水平、社會服務成效和文化傳承創新能力顯著提高,隊伍建設水平和國際交流合作質量明顯提升,“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綜合改革任務全面完成,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國際知名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學建設紮實推進。

1、人才培養質量全面提高

到 2020 年,在校學生規模穩定在 4.2 萬人左右。 “十三五”期間,穩定本科生規模,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加快發展留學生教育,統籌發展繼續教育。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能力切實增強,學校“工程基礎厚、工作作風實、創業能力強”的人才培養特色更加鮮明,畢業生就業率保持 95%以上,就業渠道不斷拓寬,就業質量不斷提高。

2、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

到 2020 年,科研的核心發展目標為: “十三五”末計劃類科研總經費比“十二五”末增長 1 倍;以學校為第一單位的 SCIE 和 SSCI 期刊收錄論文比“十二五”增加 2 倍;以學校為第一單位的國家級科研獎勵、國際專利和國家級科研平臺三個方面取得突破。努力建成若干具有國內一流水平的研究機構和團隊,產生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創新成果。大力提升政產學研用合作的水平和層次,以解決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為導向,積極爭取重點和重大企業委託項目,鞏固和提高我校的產學研用傳統優勢。

3、人才隊伍建設成效明顯

到 2020 年,專任教師隊伍規模達到 2600 人左右,專任教師佔教職工比例超過 65%;按照一流學科標準要求,引進和培育一批在國際上或本學科領域有廣泛影響力的學科帶頭人和知名學者,培養和引進院士、 “千人計劃”入選者、 “萬人計劃”入選者、“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入選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以及“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 “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 “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項目入選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等各類國家級人才 20 名以上;培養和引進學校“黃山學者計劃”、 “黃山青年學者計劃”入選者等優秀學術帶頭人80名以上; 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比例達到75%;建設一支素質優良、規模適中、結構合理的師資、管理、支撐服務隊伍。

4、學科綜合實力穩步提升

到 2020 年,材料科學、化學、工程學三個學科繼續保持 ESI 全球排名前 1%;按照世界一流學科的標準和要求,建設發展我校的其他學科;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實現知識創新與技術創新,引領產業技術的發展和解決產業關鍵共性技術問題;加強人文社會科學學科建設,實現中國經濟學、管理學和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的創新發展,同時為政府、行業和企業發展提供宏觀政策的支持。

5、國際交流合作紮實推進

到 2020 年,來校從事合作、交流、講學的國際(境外)短期專家、學者等累計達到 1500 人次;教師出國(境)交流累計達到 1200 人次;在校各類留學生達到 380 人次;聘請中長期外籍專家及教師累計達到 150 人次;派出學生國際(境外)交流學習達到 1200 人次;推進國際化示範學院建設進程;引進若干一流戰略科學家,擁有一批具有全球戰略思維、跨文化溝通合作能力、富有創新精神的國際化人才;科研合作國際平臺建設穩步推進;國際交流與合作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6、辦學空間佈局更加優化

到 2020 年,學校的辦學空間佈局得到全面優化。學校按學科群實施佈局優化,屯溪路校區有機械工程學院、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管理學院、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翡翠湖校區有計算機與信息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經濟學院、外國語學院、建築與藝術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數學學院、電子科學與應用物理學院(含微電子學院)、軟件學院、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在保持學校總面積和教學用地面積不減少的情況下,整合土地資源,

適當調整置換;宣城校區實施延伸辦學、創新模式、辦有特色、差異化發展;學校與合肥市共建智能製造技術研究院,成為推動國家智能製造產業發展的重要基地。

7、黨建思政工作全面加強

到 2020 年,學校黨建思政工作得到全面加強。黨中央、教育部黨組和中共安徽省委關於黨的建設的各項重大決策部署得到堅決貫徹落實;黨對學校事業發展的領導全面加強,從嚴管黨治黨的要求全面落實;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卓有成效,基層黨組織建設紮實推進,黨員幹部素質明顯提高,黨內製度更加完善,師德師風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深入推進;思想政治工作針對性、實效性更加明顯,師生員工理想信念更加堅定;《中共合肥工業大學委員會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的若干意見》得到全面推進實施,學校黨委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不斷增強,黨的建設得到全面加強和改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