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記憶|千年莆仙戲,莆田人生命中烙印最深的文化

在爺爺奶奶甚至爸爸媽媽的年代,媒體時代還沒這麼發展的時候,看戲可以說是他們最熱衷的娛樂活動,因此也流傳下一句順口溜:

“吃福氣,穿標緻,閒看戲,死煞棄。”

莆田記憶|千年莆仙戲,莆田人生命中烙印最深的文化

一齣戲,幾個人,眾多的觀眾。這就是莆仙戲。一場風雨無阻的盛宴,一段淵源不斷的文化流傳。

莆田記憶|千年莆仙戲,莆田人生命中烙印最深的文化

莆田記憶|千年莆仙戲,莆田人生命中烙印最深的文化

莆仙戲是我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源於唐,成於宋,盛於明清,被譽為宋元南戲的活化石。據統計,莆仙戲現存傳統劇目5000多個,約佔全國各劇種傳統劇目總和的三分之一。戲劇專家劉念茲在考察了莆仙戲遺存的劇目古本後,讚歎“莆仙戲僅就已經收藏的莆仙戲劇本數字來說,全國以至全世界,還沒有別的劇種可以與之相比。它是迄今收藏世界戲劇藝術作品最豐富的一個圖書館和博物館”。

莆田記憶|千年莆仙戲,莆田人生命中烙印最深的文化

莆田記憶|千年莆仙戲,莆田人生命中烙印最深的文化

那時候生活辛苦,莆仙戲是村裡最豐富的文化交流,也因此造就了一批戲迷。他們看戲,不僅僅只是一種放鬆方式,他們更看門道,“這位小生表演如何?這位花旦音色如何?這部戲劇情如何?”等等。有時候戲完後,幾位老人還要聚齊在一起討論。我奶奶就是這樣的一位,她痴迷莆仙戲,家裡有一張竹椅子是她的“老夥伴”。每當村裡有戲的時候,她總是要早早的搬著這位“老夥伴”去戲臺前佔據最佳視覺位置,生怕來晚了,就沒位置了。那時候的我,還經常搬著一張小板凳,跟著奶奶一起去看戲,雖然戲在演什麼,我不是很懂,但就是覺得他們的服裝好漂亮,唱得也好聽,還會十八般武藝。只是後來,奶奶漸漸上了年紀,雖然她還是熱衷於去看戲,但是,她不再是那樣的津津有味,總是能在戲臺前打上瞌睡。我漸漸地也不再跟去......

莆田記憶|千年莆仙戲,莆田人生命中烙印最深的文化

莆田記憶|千年莆仙戲,莆田人生命中烙印最深的文化

如今的莆仙戲,再也沒有了曾經的人山人海,是否真的日漸式微?這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應該得到更好的傳承。誠如記憶中每一位孩子與奶奶一起看莆仙戲的經歷,都是那樣的難能可貴!

莆田記憶|千年莆仙戲,莆田人生命中烙印最深的文化

都說人生如戲,是否真的戲如人生?戲臺上的悲歡離合、家長裡短,何嘗不是生活中的寫照!就如奶奶,再也不能去看熱愛了一生的莆仙戲。只是那時候的我們,只知道眼饞戲臺前的攤位,我想這是那時候每一位莆田小朋友都熱愛的小吃!大家還記得那香而脆的菜頭餅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