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臨清∣臨清京劇——拉弦一響 嗓子就癢

漫话临清∣临清京剧——拉弦一响 嗓子就痒

漫话临清∣临清京剧——拉弦一响 嗓子就痒

京劇是我國的“國粹”,前身是清初流行於江南地區,以唱吹腔、高撥子、二黃為主的徽班。山東是徽班進出北京的必經之地,山東幫商人又是北京經濟活動的重要力量。由於臨清特殊的地理位置,明清時期是京杭大運河上重要的水運碼頭和貨物集散地,經濟的發展帶來文化的繁榮,臨清必然成為當時徽班進京前的必經之地、駐足之處和重要的演出場所,“商賈輻輳,士女嬉遊,故戶列珠璣,家稱歌舞,飲食燕樂,極耳目之歡”。猶記的小時候,每次看春晚,到了唱戲的時間段,拿著遙控器就想換臺,這種情況持續了多年,才在年月的增長中喜歡上了幾千年的中國藝術。在臨清大眾公園中,大大小小的京劇票友集合點,不下十幾個,每一個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方式,演繹著屬於“臨清人的京劇”。這裡的老人有“拉弦一響,嗓子就癢”一說,從耄耋之年到呀呀學語之童,在臺下都是一名最為普通的觀眾,一旦走到臺上音樂響起,一枚一眼、一顰一笑,都是專業級表現,就連京劇大師梅葆玖初到臨清都被臨清的京劇票友所震撼,揮筆寫下“京劇之鄉”的盛名,如今的臨清,亦不負此名。現在臨清京劇團每年都要到外地進行文化交流演出,每年惠民演出近兩百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