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銷車」還是「殺雞儆猴」?

2018第36屆江蘇國際新能源電動車及零部件交易會

時間:2018年10月26~28日

承辦:電動車之家(獨家網絡報名平臺)


電子門票廣告 電子門票登記 觀眾報名 參觀證廣告

電動車之家曹校長:13806276576(微信)


近日,廣州市番禺區集中銷燬13萬輛“五類車”,從去年7月以來番禺共查扣了16萬輛此類車輛。據當地相關部門解釋,五類車”基本上無牌無證、沒有購買保險,一旦發生事故,事故損害賠償難以得到保障,給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極大危害。

“虎門銷車”還是“殺雞儆猴”?

報廢場地上停滿了“五類車”,遠遠望去黑壓壓一片

為此相關部門還非常“貼心”地提供了上門回收服務,每輛車給予車主30元/輛的補助。目前,這些被查扣的“非法車輛”進入被銷燬程序,每天將銷燬600輛。

而近兩年,全國各地封殺整治電動車的行動更是鋪天蓋地。

“虎門銷車”還是“殺雞儆猴”?

5月26日,東莞茶山公開銷燬無牌無證、假牌假證等非法摩托車電動車共2335輛

“虎門銷車”還是“殺雞儆猴”?

4月24日,東莞企石集中銷燬摩托車、電動車共621輛

“虎門銷車”還是“殺雞儆猴”?

3月2日,廣東蓬江區3000多輛“問題車”被集中銷燬

“虎門銷車”還是“殺雞儆猴”?

2016年11月25日,海南三亞集中銷燬了4705輛因交通違法扣留的各類車輛

以上電動車被銷燬的場景只是冰山一角。回顧電動車發展史,2004年爆發式發展時,電動車成為節能環保的新型交通工具,被全民熱捧。家電下鄉時期,電動車還是最受青睞的補貼產品。到如今,我國的電動車保有量已經達到2.5億,成為百姓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然而,作為中國老百姓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卻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以前“人見人愛”,現在在一些政府部門的高壓管制之下,電動車簡直成了“過街老鼠”。

這到底是“虎門銷車”呢?

還是“殺雞儆猴”呢?

“虎門銷車”還是“殺雞儆猴”?

這麼多堆積如山的電動車在瞬間變成廢鐵,相關部門內心真的沒有一點觸動嗎?假設一次性公開銷燬1000輛電動車,每輛車按2000元折算,一次銷燬就相當於200萬的財產損失。這難道不是資源浪費嗎?儘管銷燬的都是超標車或違法過期沒處理的車輛,但一輛車給30元的補貼是不是太假意思了?

新國標落地,淘汰超標車是遲早的事。但政府部門在推動這件事上更應該採取協助措施,而不是不管不顧“一刀切”。銷燬車輛上可以回收的部件完全可以進行回收處理,也可以進行折價購新,這樣的資源浪費是不是會更小、群眾的損失是不是會更低?

“虎門銷車”還是“殺雞儆猴”?

“虎門銷車”還是“殺雞儆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