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輔導班真的作用大嗎?我們到底缺失什麼?

曾幾何時“下河摸魚”、”上樹掏鳥“、”追逐嬉戲“是我們80一代的童年記憶,而現在的孩子隨著社會大發展,這樣有趣的童年遊戲早已被各種各樣的課外輔導、被網絡所取代。

瀏覽網絡隨處可見的課外輔導廣告,大街小巷更是鋪天蓋地,小到一間房,大到一棟樓,各種各樣,打著花式繁多的口號,大行輔導之說,那麼課外的輔導真的所用大嗎?本人愚見,恐怕不盡然。

首先,從師資來說。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未能考取國家編制教師的人;一類是剛剛走出校門,沒有更好的工作選擇的人;當然其中不乏有真正的高級教師,但主體而言也就是這兩類人,起碼我所見過的也就如此。舉個例子,我的朋友山西師範大學畢業,畢業四年多了,每年都參加國家考試,但屢次不中,只好改從課外輔導這個職業,

其次,就輔導內容而言,暫不論個人水平如何,不過是把課堂上老師教過的重新講了一遍而已,借他本人的話‘這都是好的,好多的輔導老師只是告訴你作業該怎麼做,然後代家長簽字交差’,經過這樣的過程,真正成績提升的少之又少。

再者,就輔導機構的目的來說,最終只是為了掙錢。利益最大化是他們的終極目標,與教育理念背道而馳。加之一些輔導機構手續不全,職工待遇福利低下,多數的輔導老師是無可奈何而為之。這樣的機構從組織,到人力本身就是先天缺陷,又怎能真正為了你的輔導而盡職盡責。

在我看來,我們缺失的不是孩子短期內的成績,更多的是對孩子學習的定位,真正對孩子的正確引導和關懷。多數的父母只看成績,卻忽略了孩子學習的過程。 為了孩子美好的未來,還是慎重選擇課外輔導,不要丟此時彼,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給予更多的學習關懷和正確指導才是長久之道。(本人愚見,不喜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