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墨江5.9級地震已致2.48萬人受災

9日凌晨,雲南墨江5.9級地震抗震救災新聞發佈會在墨江縣通關鎮召開。通報稱,截至9月8日22:00,地震共造成墨江15個鄉(鎮)168個村24824人不同程度受災,其中3個鄉鎮28個村嚴重受災,導致縣內25人受輕傷,轉移安置群眾4964人,造成民房、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損毀嚴重,群眾生產、生活受到重大影響。具體災情正在進一步調查核實中。

經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18年9月8日10時31分29秒,墨江縣境內發生5.9級地震,震中位於墨江縣通關鎮丙蚌村(經度101.53°、緯度23.28°),震源深度11公里。截至9月9日0時整,雲南墨江5.9級地震序列共發生169次,按M統計(含主震),其中2.0至2.9級4次、3.0至3.9級1次、4.0至4.9級2次、5.0至5.9級1次。此次地震,是雲南省近四年來震級最高的一次地震。

地震發生後,國家應急管理部第一時間啟動抗震救災四級響應,並派出工作組趕赴災區指導抗震救災工作。雲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委書記陳豪第一時間作出批示,要求速查清震情,尤其是受災群眾及其受災情況。8日下午,陳豪又再次作出重要批示:望繼續切實抓好受傷群眾治療,安排好群眾居住等事宜,確保群眾生產生活正常有序,對受損房屋及時抓好修建。雲南省省長阮成發要求普洱市、墨江縣全面排查災情,全力做好受災群眾救援救治和安置工作;要深入做好震情分析,做好下步工作安排。省政府副省長和良輝率工作組趕赴災區指導抗震救災工作。

普洱市第一時間啟動地震Ⅲ級應急響應,成立市委書記,市委副書記、市長任指揮長的普洱墨江5.9級地震抗震救災指揮部,下設綜合協調組、搶險救援組、群眾生活保障組、醫療救治防疫和後勤保障組、基礎設施保障和生產恢復組、次生災害防範處置組、治安維護和社會維穩組、監測和損失評估組、新聞報道組等9個工作組。市委書記衛星,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劉勇率相關部門和救援力量第一時間趕往現場,開展抗震救災工作,墨江縣委、縣政府立即啟動地震應急I級響應,迅速開展抗震救災相關工作。

普洱市、墨江縣第一時間組織民政、發改、國土、衛計、交通、醫療,部隊、武警、消防、邊防等相關部門組成救災組共1500餘人趕赴現場指導地震救災工作。

普洱市、墨江縣分別緊急下撥500萬元和300萬元抗震救災資金,省、市、縣各級共計調撥帳篷1328頂,棉被3900床,毛毯1000床,摺疊床2000張,方便麵700件、礦泉水700件、麵包餅乾300件、8000立方米容量成品油應急車、花油布300條、蠟燭300包、電筒300把等應急生活物資和救援工具,確保受災群眾基本生活保障。

公安、交通等部門及時排除道路交通障礙,對交通進行疏導、分流、管控,保障了救援生命線的暢通;商務、供電、電信、移動等單位積極開展油料供應、電力搶通和通訊保通工作,確保各項地震救災工作有序開展,全縣供電已恢復。

據初步核實,墨江縣地震共造成房屋受損29398間(倒塌149間、重度損壞15140間、輕度損壞14109間)。市政道路及橋樑設施、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工程、城市汙水處理廠及管網工程等不同程度受損,受損面積12000平方米。全縣水利設施不同程度受損,其中:魚塘鎮山卡水庫、新撫鎮窯房水庫、通關鎮草海水庫3座蓄水工程水庫受損嚴重。全縣國省道、農村公路多處路段上坍下塌、路面拉裂,涵洞、擋牆等構造物不同程度損毀,橋樑受損。10個鄉鎮34所學校受損,形成危房63間。縣級醫院8處受損,鄉(鎮)衛生院7間受損,村衛生室9間受損。農田溝渠、蔬菜大棚、沼氣池、畜禽廄舍等不同程度受損;部分臥式烤房牆體拉裂、立式烤房牆體拉裂。全縣主要旅遊資源不同程度受損,涉及企業19家,星級飯店7家,經濟型酒店4家,旅遊汽車公司1家、旅行社3家、旅遊餐館3家、A級景區1家。其他縣(區)受災情況正在核實中。

普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墨江5.9級地震抗震救災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胡劍榮在通報會上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做好災情核查和災民安置工作,進一步做好次生災害防治工作,進一步加強資金物資統籌,繼續做好社會維穩工作等各項工作,保障抗震搶險生命線,適時開展恢復重建規劃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