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黃河溼地「蟹蓮」喜獲豐收

大荔縣黃河溼地溼地總面積65萬畝,寬度3—18公里,黃河大荔段流長48公里。

溼地動植物資源豐富,有鳥類132種,其中國家一、二類保護鳥類大鴇、白琵鷺等21種。水產養殖除傳統魚類黑烏鯉、鯉魚、草魚、鰱魚、鯰魚等,還養殖南美白對蝦、黃河大閘蟹、中華鱉等多個品種。

沿黃觀光路的建成,有效的帶動了大荔旅遊,特別是黃河溼地風景區旅遊以及蔬菜、冬棗、水產等產業的發展。

在大荔萬畝黃河溼地裡,再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在這兒養殖的大閘蟹就要上市了!養殖戶再次迎來了豐收年。

大荔黃河溼地“蟹蓮”喜獲豐收

大閘蟹,又叫河蟹、毛蟹和清水蟹,主要生長在南方的水域裡。由於大荔縣黃河溼地水質好、小蠕蟲、蚯蚓等“美食”多,大閘蟹養殖戶王曉春,他用黃河水養螃蟹成功後,就把——“遼寧蟹”帶到大荔黃河溼地裡來養。還曾在江蘇省的河流裡自由自在生活的大閘蟹,如今也在千里之外的北方水域——陝西大荔黃河溼地裡安了家。2017年是大閘蟹長得最好、最風光的一年,國慶節前後剛一上市,200多畝、近2萬斤被一搶而空。”

今年,大荔縣黃河溼地大閘蟹養殖戶與陝西省水產研究所,合搞了一個荷塘(螃蟹套)養殖,養殖面積400畝。目前,大閘蟹已經長到二兩多了,已最少脫5次殼,再過20多天,就脫完最後一次殼了,這個階段正是長個頭、出蟹黃的關鍵期,之後就可以成熟上市了。

大荔縣黃河溼地大閘蟹養殖戶說:“今天拉的時候感覺網上有手感了,超乎我意料,感覺(成活率)比往年同期能高個幾個百分點,估計今年收成會不賴。”

黃河溼地蓮菜種植面積比較大,都是單種蓮菜,大閘蟹的吃食,解決了蓮菜的敵害生物,它的糞便成了咱蓮菜的肥料,再一個它在池底裡爬行活動,又為土壤進行了疏鬆,有利於水裡的營養物質和土壤進行交換。同時蓮菜枝葉的生長,又為螃蟹的生長提供了庇護場所,實現了一田多收。品質也得到了提高,收益也能增加三成以上。

大閘蟹、蓮菜、蘆葦組成一個互惠互利的大家庭,快樂和諧地生活著,“螃蟹+蓮菜套養新模式”的試驗成功,也必將帶動三萬畝蓮農實現種養模式的一種轉變,提質增效脫貧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