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海汇中心的阿海小馆吃晚茶,给你讲一个嫁给爱情的故事

我有个朋友是做餐饮加盟的,在选址这一块厉害得不行。我曾向他讨教,他也指着某家门可罗雀的小店跟我分析过:像这个需要4个台阶才能进店的,就是扣分项了。

然而来海汇中心的阿海小馆,从星巴克那儿上了二楼还要拐个弯的,下午6点到店,已经是宾客盈门了。

例外么?也不是啊,老祖宗也说过:“酒香不怕巷子深”啊。

所以我去阿海,回回都不是因为临时起意或者误打误撞,我就是提前预约,按时到店,喝汤吃煲仔饭。这几天又捎上了广式小笼的晚茶,跟以前的就餐习惯略有区别的是,以糕点、小笼、包子、靓汤为特色的晚茶菜品是晚9点后才有供应,一直到凌晨1点。

到海汇中心的阿海小馆吃晚茶,给你讲一个嫁给爱情的故事

虾饺

到海汇中心的阿海小馆吃晚茶,给你讲一个嫁给爱情的故事

桂花糯米糕

到海汇中心的阿海小馆吃晚茶,给你讲一个嫁给爱情的故事

核桃包,里头真的有核桃

所以,在新晋的郑州网红地标银河里对着天幕打完卡,或者搁旁边儿的五一影城怼完巨幕电影后,溜达到海汇阿海吃个晚茶,刚刚好。

到海汇中心的阿海小馆吃晚茶,给你讲一个嫁给爱情的故事

吃完出店,才想起拍的门头

所以我这是一篇晚茶推介文么?

不是的,我想聊聊小馆的老板:海哥的媳妇,谢姐。

“我是服务员,海哥是厨子

“海哥”这个称呼不是我叫的,是阿海媳妇这么称呼的。

“我是服务员,海哥是厨子。”——这是谢姐当初拿来说服海哥开店的话,没有这句话就没有今天的阿海小馆,也不会有郑州最正宗的广式煲汤。而且海哥这汤从一开始不是想着要商业化变现的,而是煲给父母妻儿的。

阿海小馆,汤是主打,谢姐这个“服务员”当得非常称职,用现在年轻人的话来说就是海哥的“小迷妹”,结婚12年,谢姐的抖音里是海哥在煲汤,微博里是海哥在做饭,朋友圈张口闭口都是海哥,同桌招待朋友也要端起酒杯,隔桌单独敬海哥一杯。

到海汇中心的阿海小馆吃晚茶,给你讲一个嫁给爱情的故事

恩恩爱爱,举案齐眉。

海哥在郑州落地生根20年了,仍然是一口磕磕绊绊的广式普通话,有问才答,甚至客人问起他的菜品,也是刚说两句就被谢姐抢过话头,源源不断地做起推介,他自己就剩笑呵呵一脸欣赏看着的份儿。在阿海吃完饭,在微博上偷懒随便传了几个菜品图,也被谢姐认认真真的追评:

到海汇中心的阿海小馆吃晚茶,给你讲一个嫁给爱情的故事

“服务员”谢姐是海哥专属的品牌运营官:

比如,海哥做了一道汤:

到海汇中心的阿海小馆吃晚茶,给你讲一个嫁给爱情的故事

五指毛桃煲龙骨

谢姐就说:这是“五指毛桃煲龙骨”,咱们小馆儿的头牌。这五指毛桃是像树根一样的药材,广州几乎家家户户都备。功效是理脾胃,去湿热,强筋骨。特点是,有一股淡淡的椰子的味道。因为形状长得像五个手指结有像猕猴桃一样的果子故叫五指毛桃。年轻时随便掐一片叶片或根茎会流出像奶一样白色的液体。

比如,海哥端上来一壶茶:

到海汇中心的阿海小馆吃晚茶,给你讲一个嫁给爱情的故事

竹蔗茅根水

谢姐就说:这是竹蔗茅根水,用得是茅草根儿、甘蔗、马蹄、玉米、胡萝卜熬的,夏天喝最好了,淡淡甜甜,下火去湿~

海哥给亲手做一道奶黄馅儿的“猪猪包”:

到海汇中心的阿海小馆吃晚茶,给你讲一个嫁给爱情的故事

猪仔包

谢姐就说:这是海哥的新宠~猪猪侠之猪仔包,有没有诱惑到你!

到海汇中心的阿海小馆吃晚茶,给你讲一个嫁给爱情的故事

我玩心大起,捅了下猪鼻子想看看能不能压出流沙,谢姐笑道:本来想做成流沙来着,考虑到一般点这个菜的都带的小孩子,蒸笼又是新出温度比较高,流沙不如奶黄的安全。

海哥给喝了酒的客人一人上了碗竹升面,

到海汇中心的阿海小馆吃晚茶,给你讲一个嫁给爱情的故事

竹升面

谢姐就说:这是海哥妈妈最喜欢的面,纯鸭蛋清和的,爽脆,海哥从小吃这个面吃到大,老太太每次来郑州也要囤一些这个面……对对对,就是《舌尖上的中国》里头竹园做得那个,喝了酒的人吃这个最舒服……

我呼噜噜一碗喝了个底儿掉,看得谢姐愈发笑靥如花。嗯嗯~好厨子好食客,如是而已~

“我去找你喝汤,还得是阿海小馆的

在阿海喝完汤,我一个人颠颠儿的往回走,赶上了末班的公交车,闷热的夜色似乎也不难忍了,一时感触,发了个鸡汤朋友圈,顺便说了一句“这碗汤喝得“由内暖到外,感觉夏天也不燥了”。

第二天一早被好姐们看到了,就取笑我:

到海汇中心的阿海小馆吃晚茶,给你讲一个嫁给爱情的故事

不过现在想想,阿海小馆温暖我的,真的只是汤么?

到海汇中心的阿海小馆吃晚茶,给你讲一个嫁给爱情的故事

我所向往的爱情:李清照和赵明诚,钱钟书和杨绛,梁思成和林微音,王小波和李银河……现在要再加上一个谢姐和海哥。

——人到中年的我,对爱情的理解是:不是看为彼此做了什么,是看一起经历了什么,以及,怎么走过来的。

谢姐和海哥,原是花园酒店的同事,后来谢姐因为点儿自己的个人理想离职,商海扑腾了一段时间后把工作干得如日中天的海哥也拉下了海。

经过一段时间尝试,又赶上一些餐饮大环境的原因,开起了“阿海小馆”。

据我所知道的,海汇中心是阿海小馆的第三家店了吧,第一家店在众意路,2013年开的,起初很小很小,卖的也是寻常饭菜:叉烧、腊肠、煲仔饭、炒河粉、小蒸笼、鸡仔饼这类的广味,生意好得一塌糊涂。接下来开的是15年的正光北街和去年的海汇中心。

因为熙地港商圈的崛起,众意路店的生意受到了一些影响,调整克服再努力,终究还是因为“不可抗力”被迫关张。谢姐说那个店就像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被迫离开的时候哭啊哭,好几个月都不能释怀。

直到海哥又一次抚着她的背说:“上帝关了一扇门,一定会在别处为咱打开一扇窗,咱不纠缠了,把其他的店面搞好,把外卖做好,留不住的就让它去吧。”

是吧,你耗得心血老天都看得到,这边失去的,一定会在别处有补偿。

到海汇中心的阿海小馆吃晚茶,给你讲一个嫁给爱情的故事

食材匠心,人生本味

我爱粤菜这一点,是这两年才发现的。原来真的是有种“少年饥”,爱重口,无肉不欢,无辣不欢。

后来也是有缘认识了一位手艺出众的大师傅,跟着吃了一圈才突然开窍,明白食材本味的道理。从此对善于“清中求鲜,淡中求美”的粤菜青眼有加。

粤菜重食材,海哥的母亲又是药剂师,耳濡目染,海哥对食材和药性最敏感,不自觉的就要从话里带出来:

桌上上了一份叉烧,客人问起,海哥想都没想就回答:黑叉烧!

到海汇中心的阿海小馆吃晚茶,给你讲一个嫁给爱情的故事

黑叉烧

客人:“我知道是黑叉烧,我问它特点。”

海哥:“呃……这个还不是最好的食材做的那种,为了让菜价亲民,我……”

谢姐:“肉质软嫩,甜而不腻……”

又上桌了一份“白切鸡”,

海哥:“哈这个是清远麻鸡,别看它小啊,它本身就是……”

到海汇中心的阿海小馆吃晚茶,给你讲一个嫁给爱情的故事

谢姐:“皮是脆的,肉很鲜美,酱汁是特色。”

一道“潮汕脆鱼皮”:

海哥:“这个鱼皮要……”

谢姐:“椒盐味儿的,可以做零食!特别香脆~”

到海汇中心的阿海小馆吃晚茶,给你讲一个嫁给爱情的故事

潮汕脆鱼皮

……

所以你看,爱情里不是要成为跟对方一样的人,而是成为对方刚好需要的那个人,像海哥的专注和匠心,恰好遇上谢姐的认真和热情。不有个寓言说,爱情是“不完整的环在寻找自己缺失的部分”么。

我很喜欢一首英文诗,但是最爱的是它的译文:

I love three things in this world.

Sun,Moon and You.

Sun for morning,Moon for night,

and You forever.

浮世三千,吾爱有三:

日、月与卿。

日为朝,月为暮,

卿为朝朝暮暮。

——看着谢姐与海哥的小馆子,我想这大概就是嫁给爱情的样子。

阿海小馆上晚茶了,来吃。

地址:东风南路商鼎路海汇中心星巴克二楼,人均80。

文 / 咪咕江 图 / 刘小胖 何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