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格天地:衛星科技賦能金融,推動 Fintech 進入新紀元

佳格天地:衛星科技賦能金融,推動 Fintech 進入新紀元

金融科技(Financial technology,也稱為FinTech)的目標是運用科技手段使金融服務變得更有效率。Fintech 是一種新型的解決方案,在諸如銀行、保險等金融服務業領域,具有強烈顛覆性創新的特點。

自 2016 年以來,Fintech 成為了金融領域最炙手可熱的概念。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已經應用在理財、徵信、保險等多個領域。

然而,Fintech 是一個動態的概念,隨著時間的推進、技術的進步,需要不斷有替代性的技術出現,以提高金融業務的效能。

如果說,現在有什麼科技正被 Fintech 所重視,那就是衛星遙感技術的商用化。

佳格天地:衛星科技賦能金融,推動 Fintech 進入新紀元

隨著火箭發射成本的降低、航天產業商業化進程的加快,我們可以獲得數量更多、質量更高的衛星數據,進而將這些衛星數據應用於金融行業。

佳格天地:衛星科技賦能金融,推動 Fintech 進入新紀元

▲ 中原國際貨運碼頭 高景一號拍攝

以我國於 2016 年成功發射的高景一號衛星為例,其分辨率已達 0.5m,這意味著我們從衛星上可清晰地看見 0.5m x 0.5m 的區域。

  • 衛星與風險預知

2017 年 10 月,在未有任何風險提示的前提下,丹東港集團發行的一期 10 億元債券突然違約,而背後還有百億危機,共計有 19 家銀行卷入此次事件。

佳格天地:衛星科技賦能金融,推動 Fintech 進入新紀元

如果提前利用衛星對目標港口進行監測,對不同時間、同一港口的貨物進行快速盤點,我們便能得到目標港口吞吐量的客觀數據,進而可以做到風險預知。

事實上,近年我國港口吞吐量增速已成下降趨勢,大宗散貨尤其是煤炭、金屬礦石等吞吐量增速放緩甚至顯著下滑。

  • 衛星與期貨農業

當農產品與期貨交易聯繫在一起時,可以有效降低風險,保障交易雙方的權益。

佳格天地:衛星科技賦能金融,推動 Fintech 進入新紀元

在農產品期貨交易市場,天氣、作物產量、銷售預期存在不可確定性,決定著期貨交易空間的大小。如若能提前預測、掌握這些因素的變化趨勢,我們則能大大降低期貨交易的風險。

佳格天地:衛星科技賦能金融,推動 Fintech 進入新紀元

▲ 美國植被幹旱指數 圖源見右下方

由於衛星數據的時空屬性,針對同一地塊的作物,我們可進行有效的對比監測工作。利用基於衛星遙感的植被指數 NDVI,可以判斷農作物的健康狀況。

在此基礎上利用深度學習技術分析衛星圖像,從中獲取農業相關信息,我們就可以定期監測農作物的長勢,再通過我們自有的估產模型進行產量預估工作,我們便能提前預測農作物的相關信息。

在國內,將衛星應用於金融服務的公司並不多。

而我們,就是其中之一。

佳格天地:衛星科技賦能金融,推動 Fintech 進入新紀元

就在剛剛過去的由金融科技創新聯盟、中國金融電腦雜誌社、微軟加速器、KPMG創新創業共享中心、Accenture 創新中心等共同組織發起“ 2017 年度首屆中國金融科技創新創業大賽 ”,我們在與來自海內外數百家金融科技(Fintech)創新創業團隊同臺競技以後,成功登頂全國金融科技(Fintech)新銳企業 TOP 1證明了衛星技術在金融服務中的價值所在

金融的核心要素是信息和數據。我們擁有多源的衛星遙感數據,再將其與人工智能相結合服務於金融業務,將大大降低服務成本、持續提供高價值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