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記——誰言寸草心

小記——誰言寸草心

母親幫助兒子時,兩人都笑了;兒子幫助母親時,兩人都哭了。

小時候,在母親的呵護下無憂無慮地成長,就像小雞隱匿在母雞溫暖的翅膀下一樣。那時候,母親的話是一言九“鼎”。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了幾年之後,慢慢對家的感覺竟變得生疏起來,儘管單位離家並不遠。對母親的嘮叨也是一言九“頂”。

近幾日因一些瑣事纏身,心神頗不寧靜,忽然湧起一股強烈的想回家看看的念頭。念頭一起,便迫不及待。車窗外田野飛馳而過,焦急的心早已回到了家裡。

到了家門口,母親正坐在小凳上給小侄兒餵飯。多日不見,母親額上又添了許多白髮。小侄兒眼尖眼發現了我,驚喜的叫一聲便過來搶手中的包。母親反應遲鈍多了,緩緩地站起來,眯眼打量了好久,臉上才浮現出笑容,喃喃地念叨著:“瘦了,瘦了,在外沒吃好。”

小記——誰言寸草心

我逗笑小侄子玩的空暇,母親便急著要進廚房張羅飯菜。一起身,我發現一向腿腳穩健的母親走路竟有些蹣跚。問起來,才知道前幾日母親去收晾好的衣服,不小心在地上重重滑了一跤。六十多歲的老人了,結果可想而知。我忙阻攔她,她哪裡肯依?只說:“不礙事,一會兒就好。”

不大一會兒,母親端來一大碗熱氣騰騰的臊子面,油花花的。“快吃,快吃!”母親拉過小侄兒,招呼著:“知道你饞,我就多放了幾勺臊子。”母親擀的面很好,細、薄、筋、光,我最愛吃了。想起小時候和哥哥爭著吃一碗飯的情景,不由百感交集。母親抱著小侄子坐在對面,慈祥地微笑著看我的吃相。我知道這時候吃得越多母親越高興,便硬撐著吃了三大碗。

當晚,又和母親拉了大半夜家常。母親如數家珍,動情地說起小時候有一次我和小夥伴們到土崖邊去摘野酸棗,天全黑了還不見回來,冥冥黃昏中,她四處尋找,焦急地在村口張望;說起我在校時考試總是很爭氣,家長會上聽到老師介紹一句:這是××的母親,她心中滿是欣慰;說起我上班後出門在外,她心中滿是牽掛,看天氣預報時總惦記著我的所在地……我不知什麼時候已昏昏沉沉的睡去。

小記——誰言寸草心

第二天,我不吃中午飯就要走。母親眼裡滿是不捨,但他終於沒有說出來,送我到門口,拉住要抱我腿的小侄子,給我撣背上的灰,又忍不住說:“現在我在時,你回來還能給你做頓飯。以後我不在了,不知你回到哪裡去。”一句話說得我哽咽欲淚。

可憐天下父母心!相信我們都聽說過這句話:上帝離我們太遠,就在我們身邊放上母親。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