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會戰40萬中國軍隊對戰5萬日軍,爲何十天就陷落

為了保衛南昌,中國第九戰區在南昌周圍部署了五十一個師約四十萬左右的兵力,另外第三戰區還有部分部隊參戰,而日軍的兩個師團加上坦克部隊,兵力最多也不過五萬人左右。

南昌東依鄱陽湖,西臨贛江,周邊多丘陵山地,從軍事地理上看易守難攻,岡村寧次的機械化部隊只能沿著公路和鐵路兩側發揮作用。

中國守軍本應有優勢的地形可以利用,以對日軍實施層層阻擊,甚至是迂迴打擊;但是,不到十天,南昌便落入日軍之手,這在軍事上有點解釋不通。

南昌會戰40萬中國軍隊對戰5萬日軍,為何十天就陷落

除了日軍使用空前規模的毒氣,投入大量的坦克突擊部隊以及進行了各種牽制作戰外,中國軍隊在防禦部署和防禦指揮兩方面的失當應是主要原因。

南昌會戰40萬中國軍隊對戰5萬日軍,為何十天就陷落

第一是敵情判斷有誤。第九戰區將防禦南昌的主要方向,確定在南潯鐵路沿線,而日軍突擊的主要方向則在修水以西,兩者距離甚遠,中國軍隊沒能考慮到日軍機械化部隊強大的移動乃至迂迴能力。

南昌會戰40萬中國軍隊對戰5萬日軍,為何十天就陷落

第二,中國軍隊仍舊沿用觀念落後的、事實多次證明一觸即潰的一線形防禦部署,在缺乏縱深陣地的情況下,數十萬主力在南昌周邊綿亙佈防達四百多公里,擔任正面防禦的第七十九、第四十九軍等部隊,不但防禦正面都在十五公里以上,且在第一線陣地只部署了一個師,軍主力都部署在第一線後方一天行程之處,機動性能極差,既違反了以軍為單位、軍長直接指揮戰鬥的原則,也必然導致一旦某一點被突破就絕難填補。

第三,中國軍隊對日軍突擊沿途的道路和橋樑沒有徹底破壞,這使得岡村寧次投入的坦克快速部隊得以蜂擁直入。

南昌會戰40萬中國軍隊對戰5萬日軍,為何十天就陷落

第四,毫無協同增援意識。南昌四面受敵時,奉命增援的中國第三戰區部隊第十六師和第七十九師,距離南昌還有數日行程之遙,而第七十四軍直到南昌陷落其先頭部隊才抵達大城附近,致使日軍衝進南昌城時真正意義上的守城部隊只有兩個團。

親愛的朋友,如您喜歡本文,請關注大鵬微信公眾號“大鵬說書(賬號dapengshuosh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