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科技先領先後落後,原因主要在儒學

中國古代科技先領先後落後,原因主要在儒學

北京科技館古代農業區

中國古代科技到底曾有過多少領先呢?

我們往往只提及四大發明,這其實只是一小部分,被淹沒、忽略的不知有多少。

儘管四大發明的意義的確非同凡響。

我們不妨看幾個例子。

先秦扁鵲不但醫術高超,他也是一位徹底滌除巫術的唯物醫學家,也就是科學醫學,這在世界醫學史上絕對是獨領風騷。

戰國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防洪灌溉工程,涉及多個科學領域,都很高端、獨創,歷經二千多年都能發揮作用,這在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極其罕見。

東漢張衡的渾天儀、地動儀,遠遠領先世界,在他之前,世界上從來沒有關於月食的清晰解釋,他在天文上的許多科學發現和解釋,都前所未有。

東漢末的華佗,麻醉手術第一人。

晉代煉丹家葛洪,是第一個發現化學反應可逆性的人,他用於溶解黃金的金液方,至今為世界化學家所應用。他對天花的描述,比雷撒斯早五百多年。就這,還遠遠不是他的全部。

南北朝祖沖之推算的圓周率,比奧托、安託尼茲早一千多年,現在仍被全世界應用。

中國古代科技先領先後落後,原因主要在儒學

上海館渾天儀

北魏賈思勰在6世紀就對肥效和農業輪作製作了明確闡述,而英國的綠肥輪作制到18世紀才開始推行。

北宋沈括,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科學奇人,他對地磁偏角的論述,所做的聲學共振實驗,創制的十二氣歷,等等等等,都是劃時代的首創。

南宋秦九韶的正負開方術、大衍求一術,代表當時世界數學的最高水平,比霍納的類似方法早了五百多年。

元代郭守敬在天文、水利上的發明、創造,都異常可觀,他對地球繞日一週的時間測定,其精確度與實際值僅差26秒,與現行公曆一致。

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是世界藥物學寶典,對世界醫學科學的影響無法估量。

明代朱載堉,在樂律、數學上的成就解決了很多世界難題,他的開方計算、九進位和十進位小數換算,比萊布尼茲的二進制互算早一百多年。

…… ……

天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農業、醫學、機械、建造、冶金,等等等等,我們不管是在基礎科學,還是在應用科學上都曾有過大量驕人成就,這是不可否認的。

我們說這些,並不是自高自大,在炫耀老本,像阿Q那樣,滿足於老子先前也曾闊過的可笑心理,而是想問,為什麼我們先前科技如此發達,而後面卻大大落後了呢?

為什麼我們自己創造的東西卻得不到更深、更廣泛的應用,後面卻會被人家拿來打得我們一敗塗地?

原因很多,有的有道理,有的在我看來純屬無稽之談。

我尤其不能認同,把這歸於大清閉關鎖國的理論,因為當時世界上採取閉關政策的不只是中國,西方國家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現,而且大清在康熙年代還曾全面放開,真正閉關的時間不但不長,也很快就被人家的大炮轟開。

這就是說,我們那時候實際已經不行了。

中國古代科技先領先後落後,原因主要在儒學

四川科技館

所以我認為,這主要還是儒學的影響。

整天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是不是我們?

儒家思想長期佔據主流的中國,是不是一直將這些視為“奇技淫巧”?

我們的史學中佔據高等地位的,是不是總是那些帝王將相、所謂賢德之士、高等文人?

專門為科學、科學家立傳的又有多少?有也只是附於其末,混雜其中,聊聊數筆,而且一般還得此人地位很高,有文學上的成就,或有其他“可記”的事蹟。

中國長期實行封建制,儒學正是為完善鞏固這一制度服務的,它們是孿生兄弟,親密愛人。

封建制是小農經濟,不足以形成大規模的科學應用,儒學在禁錮人的思想,官本位和文化專制造成知識分子與自然科學越來越脫節,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我們在戰爭頻繁的時代,居然都會重文輕武,這還有什麼可說?

這在魏晉,都曾弄得皇家司馬氏以武人出身為羞,連堂堂的軍事家司馬懿都會對馬鈞的拋石機發明視而不見,更何況儒學、理學越來越盛的後來?

這樣的我們,還怎可能對科技及其應用有真正的重視?

一個只重視詩詞文章道德禮儀,對科技完全蔑視的中國,不日趨落後才怪!

我們如果不是靠封建制一度為最好的社會制度,不是靠一些先驅、智者的努力,不是靠一些不得不用的逼迫情勢,只怕連這個樣子都沒有。

一個長期的積累而已,說什麼明清之過呢,只不過理學、八股的禁錮在這時尤其荒誕罷了。

文 九鴉

圖 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