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最不靠譜的長壽祕訣才最靠譜

張學良最不靠譜的長壽秘訣才最靠譜

1

世界上只要一有壽星出現,探求挖掘者就一定蜂擁而至,就像後面有巨浪推著似的。

然後這些人就會煎炒烹炸,給我們端上來一盤盤大菜,弄得我們天天高唱:怎麼大風越狠,我心越蕩。

像張學良當初就是這樣。

也難怪,古今中外有誰不想長命百歲?古人還想長生不老呢,羽化成仙這樣的夢都做過不少。

人家張學良是一種什麼情形?

少時候體弱多病,長大後吃喝玩樂抽,再加泡妞,一樣不缺,他後來還被關了半個世紀之久。

這要是換了別人,早不知道死多少回了,可他居然活了101歲!

所以張學良的長壽秘訣就更非弄來不可。

只是我們當然也不能再玩什麼仙啊道啊,坐禪煉丹那一套,因此大家就科學上了。

一時間各門各派紛紛登臺鬥法,那標籤飛的,就跟天女散花一樣。

說張學良靠米湯、豆腐煮魚長壽的,那自然屬營養派。

說張學良靠愛養蘭花,愛唱戲聽曲,每日必早起大笑半小時,並呼吸吐納的,那自然屬中醫養生派。

說張學良靠終生好動,愛打球、騎馬、游泳、駕車、開飛機的,那自然屬運動派。

說張學良靠豁達心經三字訣,“不知愁”的,那自然屬心理養生派。

等等等等,反正他們自立門戶不管其他的有之,打破門戶之見,內外雙修,兼容各家之長的也有之,合起來就一定是一本生理學、心理學、運動學、神經學、營養學、健康學、中西醫學的百科大全。

更重要的是人家說的還肯定對。

誰能夠說這些事與健康長壽無關?沒有好處,沒有用處?人家長壽之人哪一個身上沒沾上那麼一條二條?

所以你如果不長壽,那就只能怪你還有其他缺陷,不夠全面發展。

你若非要以張學良之流為例,說什麼抽菸喝酒這類事該怎麼算,是不是一放下屠刀就肯定能立地成佛,那你就只能算鑽牛角尖。

誰知道張學良如果不曾這麼糟蹋自己,會不會活102歲呢?

誰知道某個壽星如果不一輩子抽菸喝酒的話,會不會跟葛洪一樣,誰也算不清他到底活了多少年呢?

2

那麼長壽秘訣這東西到底有沒有呢?到底管不管用,管多大用呢?

照我說,肯定有,不自殺就是最重要的一條,而至於其他的到底管不管用,管多大用,我卻實在說不出。

這種事誰說得清啊?你難道還不知道努力這事是一種什麼情形嗎?

你不努力肯定不行,但你努力卻不一定就能心想事成。

所以我認為,這種事其實既不必迷信,也不必排斥,更不必強求,能做到哪就做到哪就好。

那些壽星們真未必曾在乎過什麼營養學、心理學之類,至少以我對張學良的研究,他就從沒對長壽有過什麼渴求,人家一直做的那只有順求。

有些東西你其實也求不來,你為長壽累成這個樣子,只怕同樣會影響百年大計。

就比如說這豁達。

豁達當然對人大有益處,但是豁達卻並不是冰棍,你出一塊錢,到商店就可以買來,它既是一種天性,也是一種修煉,就是天性加修煉,也一定因人而異。

張學良的豁達,一向是人們最愛提及的,但是你知道他的豁達會到了什麼地步嗎?

張學良在囚禁之中,曾經跟衛士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他說,直奉戰爭中,他還年輕,做的是旅長,有一次戰事進行得異常激烈,部下一再打電話來,請求他速派救兵,但是他卻一把掐斷電話,爬到床上睡覺去了。

我那時候實在已經無兵可派,急死也沒用,所以就乾脆把心一橫,隨它去了。這就是張學良當時的想法。

結果他一覺醒來,危險已經過去,他因此又說,從那以後,我就更能想開了,凡遇到非力所能及的難題,大不了就不去解決它,船到橋頭自然直,沒什麼大不了的。

張學良這個沒什麼大不了,一直伴隨了他一生,此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有人很佩服他這一點,也有人在罵他不分輕重,不要臉,怪不得能丟了東北,但是這事若細想一想,我們只怕就是再不要臉,也無法做到。

外面槍炮聲隆隆,敵人殺過來你就會完蛋,你睡得著嗎?女朋友跟我們吵一小架,我們都可能瞪著眼直到天明。

這其實就跟大仲馬筆下的那種愛冒險的奇葩人物一樣,我今朝有酒今朝醉,錢揮霍完了,明天是不是還能吃上飯,我一概不管。

你說,這樣的一種豁達,你學得來嗎?這根本就是非人類。

張學良的這種豁達,是一種很特別的天性,這是確鑿無疑的,但是它是不是就只有天性呢?

這倒不是,若只講天性,那我這篇文章也就沒必要寫了。

張學良既然會說,從那以後,他更能想得開了,這裡面當然就有養成的成分。

那麼張學良這養成難道會僅僅因為那一戰嗎?

那一戰,及其他的一些什麼東西,到底會使他形成一種什麼心理?

真正支配他看開的到底會是什麼呢?

我想,這決不會是我一個人感興趣,並想討論的話題。

如果我說,張學良天性之外,真正的原因是信命,你信嗎?

請千萬別以為這是一篇玄而又玄的迷信東西,它長得跟我一樣,都很像學問。

3

張學良在生前,就已經有不少人在向他求取長壽真經了。

他晚年在夏威夷,曾經跟採訪者說過這樣一件事。

他小時候叫雙喜,是因為他出生的時候,老帥張作霖剛好打了勝仗回來,而他改名小六子,卻是因為一次“治病”。

張學良小時候是一個病秧子,偶爾還會咳血,這弄得張作霖非常著急,於是他有一天就去求了一個高人,那高人說,張學良恐怕只有當一次“跳牆和尚”才行。

什麼叫“跳牆和尚”?

這意思就是說,張學良要想身體倍好,吃嘛嘛香,就必須到寺廟當一天假和尚。而這假和尚,是這麼做的:

他白天進去,在寺廟裡留下一個寫著自己小名的紙人,然後到晚上就跳牆而出。

他出來後,堅決不能回頭,誰第一個喊他什麼,那就是他以後的小名。

這自然意味著,那個雙喜,從此就離他而去,做替身和尚去了,而他則從此脫胎換骨,另做新人。

據張學良說,他出來後,第一個喊他的人,叫的正是小六子,而他從那以後,果然就再很少得病。

所以,他在那次訪談中,就把自己長壽的原因,歸到這上面去了。

人家要問長壽秘訣,張學良也說了長壽秘訣,可是這種事誰信啊?

這的確也不能信。要是這樣,那我們還要醫生幹嘛呢?我們也都可以使勁作,活到101歲。

然而,這種事我們信不信真的很重要嗎?人家張學良信不信才是關鍵好不好?

張學良如果信,這會產生什麼心理,造成什麼結果,我相信你用腳丫子也能想清楚。

信命的人,有某種宗教信仰的人,都會把命運寄託到某種東西上面,把難題交給它們來解決,你覺得這算不算一種豁達?

只怕這比什麼豁達都豁達。

張學良後來是基督教徒,他92歲之時,還曾為長壽總結過八個字,信靠、順服、感謝、等候,你覺得這又意味著什麼?

這恰恰就與信命、信仰密不可分。

從某種行為效果來說,命不在於真有假有,人最怕的其實不是信命,而是在信與不信之間,有時信,有時不信,忽而信,忽而不信,在這信,在那不信,就像神經錯亂一般。

這樣的人,神經都已經錯亂了,行為怎還能不亂?他還怎麼去學人家張學良的第一長壽秘訣,豁達?

達不到張學良這種程度的人,真的學不到啊,哥!

可是我如果僅以這事來說張學良信命,你肯定覺得牽強,我如果僅從這裡去理解張學良的豁達不知愁,那一定是小看了張學良,對不起他。

實際上關於張學良的信命,我其實還有其他證據,而他這信命,除了被認為是迷信的那部分之外,卻一定還有哲學、儒學的成分在內。

一個對王陽明研究那麼深,修明史修得那麼好,又經歷過那麼多事,更頗為聰明智慧的張學良,怎可能如此簡單?

4

好談神秘之事的張學良,其實也喜歡做一些神秘之事。

當初他聽說雪竇寺和尚墳有鬼,曾夜裡專門帶人去探索,他還尤其喜歡扶乩這類事。

扶乩卻是從中國中古時代就盛行的一種占卜方法,據說能鬼神附體,人神相通,它簡單地說,就是這個樣子:

用一個木盤鋪上細沙,架上十字架或其他類似器具,固定上一支乩筆,由扶乩之人扶住。

扶乩之人一面拿乩筆不斷在沙盤上寫字,一面召喚某個神靈降臨,那乩筆據說不久就會在沙盤上自動寫字,或與人唱和,或告人吉凶,或做神靈自己想做的事。

此事自然被人視為迷信,但它卻直到明清民國也非常盛行,就是外國人也非常青睞。

扶乩得到的往往是一些古典詩詞文章,據說《上清經》、《呂祖全書》等等都是它的成果,似乎,這隻能從扶乩之人的身份、學養上得到解釋。

但是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裡,卻是曾將其他神道之術一律斥為幻術,而唯獨說扶乩之事,確有憑附的。

民國也有許多著名事例,這裡就不多說了,我們說說兩個國外的重要人物。

據說美國總統威爾遜就非常信服這個,他還曾在扶乩時寫出了許多古代希伯來文,而達爾文的好友,著名科學家華萊士,也是扶乩的忠誠擁護者之一。

看來這事真的如魯迅先生所言,真叫人如何說起。

張學良最著名的一次扶乩,是在張作霖被炸之前,他們當時的扶乩結果是,大帥歸兮。

張學良他們那時候還笑,說誰不知道大帥正在歸兮,誰知道他竟是那樣一種歸兮。

後來張學良在囚禁中,也曾多次扶乩,他有一次居然遇到這樣一種情形。

那次降壇的不是什麼神仙,而是一個自稱叫李進的鬼。

張學良問他,你是什麼時候的人?那人回答,明朝末年。

你做的什麼官?那人又說,驛丞。

怎麼死的?這次的回答是真慘。

你在哪?在千丈巖下。

張學良等人居然嫌這人官職太低,問不出個什麼,當即以夜深為由要收工睡覺,熟料這時候那乩筆忽然亂震,隨後大書了一行字出來,你們與我開玩笑,不走!

這一下趙四小姐等人都害怕起來,有位侍從趕緊說,我們給他燒點紙錢,送他走吧。

然而夜已深,到哪去找紙錢?眾人無奈,只好又問張學良怎麼辦。

張學良道,好辦。他不走叫他跟你睡,或者跟我睡,我們反正是要睡覺了。他說著就把東西一劃拉,推開,走了。

那夜並沒有出現什麼靈異,倒是後面雪竇寺寂光和尚說,千丈巖下確實有許多冤魂。

這件事載於臺北早年的《張學良傳奇》,真假難辨,但這到底是一部訪談錄,資料來自當年那些侍衛,料想不會是空穴來風。

至少,張學良那些人當年經常有扶乩活動是確實的,他的大膽也是確實的。

這足以證明張學良的確很信這些東西,而他關於張作霖的那次扶乩,肯定只有使他越發篤信。

信而不怕,這卻又是張學良的另一大特色,而這不怕,反過來又更加能證明張學良深信。

他命在天,又身為上將,自然不怕這等小鬼。

他絕對應該屬於那種某種情況下愛咋的咋的的信徒。

5

“如果明天被槍斃,今天晚上我也能睡得又香又甜。”

這話仍舊是張學良說的。

有人說他心態好到爆炸,有人說他幽默,也有人說他是一貫的小事聰明,大事糊塗,無所謂。

然而張學良真是小事聰明,大事糊塗嗎?

汪精衛還在整天慷慨激昂,到處演講,感動得民眾流淚的時候,張學良就曾微笑著,拍著很感動的劉秘書肩膀說了:

你還年輕,其實汪精衛這個人的言行很不一致,我恐怕將來第一個不和蔣先生合作抗日的,就是汪精衛!

他這樣的判斷很有過幾次,可見他至少是有知人之明的。

很多人在汪精衛叛逃後都還稀裡糊塗,一個曾那麼早就明確預言了汪精衛的人,他怎可能糊塗?

所以,張學良做事,其實自有他自己的一套法則,就連他所謂的爽直,都有點蒙人。

最能證明這點的,恰是曾將他託向中國第二人的中原大戰,那一次,蔣閻馮三人都曾領教過他的手段。

當時的張學良傾向誰,誰就穩操勝券,那簡直是一言足以定天下的意思,那三個人都曾出盡招數想把他拉過來。

老奸巨猾的閻錫山奇招迭出,老蔣則不斷封官許願,給錢給地盤,但是張學良卻始終周旋期間,態度模糊。

他卻是到老蔣打過濟南,閻馮聯軍顯然再無大的能為的時候,才終於挺進華北的。他大軍一動,閻馮聯軍瞬間土崩瓦解,不費一槍一彈。

閻錫山其實在戰爭早期,就曾對親信們說過,你們千萬不要小看了小六子,果然,果然。

所以我們在張學良豁達這件事上,也當理解為一個明智。

都到了這個份上了,他這樣一個人,豈還能不認命,不看開,不去尋求更高明的活法?

天性、信命、認命,再加上他後面對王陽明做過深入研究,有了一個不以物喜,不以物悲的修煉,那他的活自然就算全齊。

這如果用比較高端一點的話來說,那就是: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

張學良肯定是當得起這話的。

這如果比較形象地說,張學良實際就像象棋中的棋子,他非常明確自己的位置,很知道在什麼位置上做什麼事。

你如果是卒子,那你就只有往前,你只有過了河才能往左往右。

你如果是馬,那你就只能走日字。

你如果是炮,那你就必須有炮架。

你只有是車,才能夠橫衝直撞,只有是帥,才能夠坐鎮中軍。

他現在連少帥都不是了。

顯而易見,世人對他那“跳牆和尚”的故事,其實是隻看其形,未見其理,人家明明說的是真話,你卻只當不靠譜。

張學良的長壽秘訣如果真是豁達第一的話,那他信命、認命的態度,就一定是天性之外,最最根本的根本。

所以,張學良最不靠譜的長壽秘訣才最靠譜,這話難道錯了嗎?

你不妨在槍斃前,睡一個試試看?

他可是真能,也只有他這種天性與後天結合到如此程度的人能。

再說一遍,這絕對與是不是迷信無關,而是信則是佛,不信則是泥胎,你的態度決定你的行為。

END

文 | 九鴉

圖 | 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