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最不靠谱的长寿秘诀才最靠谱

张学良最不靠谱的长寿秘诀才最靠谱

1

世界上只要一有寿星出现,探求挖掘者就一定蜂拥而至,就像后面有巨浪推着似的。

然后这些人就会煎炒烹炸,给我们端上来一盘盘大菜,弄得我们天天高唱:怎么大风越狠,我心越荡。

像张学良当初就是这样。

也难怪,古今中外有谁不想长命百岁?古人还想长生不老呢,羽化成仙这样的梦都做过不少。

人家张学良是一种什么情形?

少时候体弱多病,长大后吃喝玩乐抽,再加泡妞,一样不缺,他后来还被关了半个世纪之久。

这要是换了别人,早不知道死多少回了,可他居然活了101岁!

所以张学良的长寿秘诀就更非弄来不可。

只是我们当然也不能再玩什么仙啊道啊,坐禅炼丹那一套,因此大家就科学上了。

一时间各门各派纷纷登台斗法,那标签飞的,就跟天女散花一样。

说张学良靠米汤、豆腐煮鱼长寿的,那自然属营养派。

说张学良靠爱养兰花,爱唱戏听曲,每日必早起大笑半小时,并呼吸吐纳的,那自然属中医养生派。

说张学良靠终生好动,爱打球、骑马、游泳、驾车、开飞机的,那自然属运动派。

说张学良靠豁达心经三字诀,“不知愁”的,那自然属心理养生派。

等等等等,反正他们自立门户不管其他的有之,打破门户之见,内外双修,兼容各家之长的也有之,合起来就一定是一本生理学、心理学、运动学、神经学、营养学、健康学、中西医学的百科大全。

更重要的是人家说的还肯定对。

谁能够说这些事与健康长寿无关?没有好处,没有用处?人家长寿之人哪一个身上没沾上那么一条二条?

所以你如果不长寿,那就只能怪你还有其他缺陷,不够全面发展。

你若非要以张学良之流为例,说什么抽烟喝酒这类事该怎么算,是不是一放下屠刀就肯定能立地成佛,那你就只能算钻牛角尖。

谁知道张学良如果不曾这么糟蹋自己,会不会活102岁呢?

谁知道某个寿星如果不一辈子抽烟喝酒的话,会不会跟葛洪一样,谁也算不清他到底活了多少年呢?

2

那么长寿秘诀这东西到底有没有呢?到底管不管用,管多大用呢?

照我说,肯定有,不自杀就是最重要的一条,而至于其他的到底管不管用,管多大用,我却实在说不出。

这种事谁说得清啊?你难道还不知道努力这事是一种什么情形吗?

你不努力肯定不行,但你努力却不一定就能心想事成。

所以我认为,这种事其实既不必迷信,也不必排斥,更不必强求,能做到哪就做到哪就好。

那些寿星们真未必曾在乎过什么营养学、心理学之类,至少以我对张学良的研究,他就从没对长寿有过什么渴求,人家一直做的那只有顺求。

有些东西你其实也求不来,你为长寿累成这个样子,只怕同样会影响百年大计。

就比如说这豁达。

豁达当然对人大有益处,但是豁达却并不是冰棍,你出一块钱,到商店就可以买来,它既是一种天性,也是一种修炼,就是天性加修炼,也一定因人而异。

张学良的豁达,一向是人们最爱提及的,但是你知道他的豁达会到了什么地步吗?

张学良在囚禁之中,曾经跟卫士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他说,直奉战争中,他还年轻,做的是旅长,有一次战事进行得异常激烈,部下一再打电话来,请求他速派救兵,但是他却一把掐断电话,爬到床上睡觉去了。

我那时候实在已经无兵可派,急死也没用,所以就干脆把心一横,随它去了。这就是张学良当时的想法。

结果他一觉醒来,危险已经过去,他因此又说,从那以后,我就更能想开了,凡遇到非力所能及的难题,大不了就不去解决它,船到桥头自然直,没什么大不了的。

张学良这个没什么大不了,一直伴随了他一生,此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有人很佩服他这一点,也有人在骂他不分轻重,不要脸,怪不得能丢了东北,但是这事若细想一想,我们只怕就是再不要脸,也无法做到。

外面枪炮声隆隆,敌人杀过来你就会完蛋,你睡得着吗?女朋友跟我们吵一小架,我们都可能瞪着眼直到天明。

这其实就跟大仲马笔下的那种爱冒险的奇葩人物一样,我今朝有酒今朝醉,钱挥霍完了,明天是不是还能吃上饭,我一概不管。

你说,这样的一种豁达,你学得来吗?这根本就是非人类。

张学良的这种豁达,是一种很特别的天性,这是确凿无疑的,但是它是不是就只有天性呢?

这倒不是,若只讲天性,那我这篇文章也就没必要写了。

张学良既然会说,从那以后,他更能想得开了,这里面当然就有养成的成分。

那么张学良这养成难道会仅仅因为那一战吗?

那一战,及其他的一些什么东西,到底会使他形成一种什么心理?

真正支配他看开的到底会是什么呢?

我想,这决不会是我一个人感兴趣,并想讨论的话题。

如果我说,张学良天性之外,真正的原因是信命,你信吗?

请千万别以为这是一篇玄而又玄的迷信东西,它长得跟我一样,都很像学问。

3

张学良在生前,就已经有不少人在向他求取长寿真经了。

他晚年在夏威夷,曾经跟采访者说过这样一件事。

他小时候叫双喜,是因为他出生的时候,老帅张作霖刚好打了胜仗回来,而他改名小六子,却是因为一次“治病”。

张学良小时候是一个病秧子,偶尔还会咳血,这弄得张作霖非常着急,于是他有一天就去求了一个高人,那高人说,张学良恐怕只有当一次“跳墙和尚”才行。

什么叫“跳墙和尚”?

这意思就是说,张学良要想身体倍好,吃嘛嘛香,就必须到寺庙当一天假和尚。而这假和尚,是这么做的:

他白天进去,在寺庙里留下一个写着自己小名的纸人,然后到晚上就跳墙而出。

他出来后,坚决不能回头,谁第一个喊他什么,那就是他以后的小名。

这自然意味着,那个双喜,从此就离他而去,做替身和尚去了,而他则从此脱胎换骨,另做新人。

据张学良说,他出来后,第一个喊他的人,叫的正是小六子,而他从那以后,果然就再很少得病。

所以,他在那次访谈中,就把自己长寿的原因,归到这上面去了。

人家要问长寿秘诀,张学良也说了长寿秘诀,可是这种事谁信啊?

这的确也不能信。要是这样,那我们还要医生干嘛呢?我们也都可以使劲作,活到101岁。

然而,这种事我们信不信真的很重要吗?人家张学良信不信才是关键好不好?

张学良如果信,这会产生什么心理,造成什么结果,我相信你用脚丫子也能想清楚。

信命的人,有某种宗教信仰的人,都会把命运寄托到某种东西上面,把难题交给它们来解决,你觉得这算不算一种豁达?

只怕这比什么豁达都豁达。

张学良后来是基督教徒,他92岁之时,还曾为长寿总结过八个字,信靠、顺服、感谢、等候,你觉得这又意味着什么?

这恰恰就与信命、信仰密不可分。

从某种行为效果来说,命不在于真有假有,人最怕的其实不是信命,而是在信与不信之间,有时信,有时不信,忽而信,忽而不信,在这信,在那不信,就像神经错乱一般。

这样的人,神经都已经错乱了,行为怎还能不乱?他还怎么去学人家张学良的第一长寿秘诀,豁达?

达不到张学良这种程度的人,真的学不到啊,哥!

可是我如果仅以这事来说张学良信命,你肯定觉得牵强,我如果仅从这里去理解张学良的豁达不知愁,那一定是小看了张学良,对不起他。

实际上关于张学良的信命,我其实还有其他证据,而他这信命,除了被认为是迷信的那部分之外,却一定还有哲学、儒学的成分在内。

一个对王阳明研究那么深,修明史修得那么好,又经历过那么多事,更颇为聪明智慧的张学良,怎可能如此简单?

4

好谈神秘之事的张学良,其实也喜欢做一些神秘之事。

当初他听说雪窦寺和尚坟有鬼,曾夜里专门带人去探索,他还尤其喜欢扶乩这类事。

扶乩却是从中国中古时代就盛行的一种占卜方法,据说能鬼神附体,人神相通,它简单地说,就是这个样子:

用一个木盘铺上细沙,架上十字架或其他类似器具,固定上一支乩笔,由扶乩之人扶住。

扶乩之人一面拿乩笔不断在沙盘上写字,一面召唤某个神灵降临,那乩笔据说不久就会在沙盘上自动写字,或与人唱和,或告人吉凶,或做神灵自己想做的事。

此事自然被人视为迷信,但它却直到明清民国也非常盛行,就是外国人也非常青睐。

扶乩得到的往往是一些古典诗词文章,据说《上清经》、《吕祖全书》等等都是它的成果,似乎,这只能从扶乩之人的身份、学养上得到解释。

但是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里,却是曾将其他神道之术一律斥为幻术,而唯独说扶乩之事,确有凭附的。

民国也有许多著名事例,这里就不多说了,我们说说两个国外的重要人物。

据说美国总统威尔逊就非常信服这个,他还曾在扶乩时写出了许多古代希伯来文,而达尔文的好友,著名科学家华莱士,也是扶乩的忠诚拥护者之一。

看来这事真的如鲁迅先生所言,真叫人如何说起。

张学良最著名的一次扶乩,是在张作霖被炸之前,他们当时的扶乩结果是,大帅归兮。

张学良他们那时候还笑,说谁不知道大帅正在归兮,谁知道他竟是那样一种归兮。

后来张学良在囚禁中,也曾多次扶乩,他有一次居然遇到这样一种情形。

那次降坛的不是什么神仙,而是一个自称叫李进的鬼。

张学良问他,你是什么时候的人?那人回答,明朝末年。

你做的什么官?那人又说,驿丞。

怎么死的?这次的回答是真惨。

你在哪?在千丈岩下。

张学良等人居然嫌这人官职太低,问不出个什么,当即以夜深为由要收工睡觉,熟料这时候那乩笔忽然乱震,随后大书了一行字出来,你们与我开玩笑,不走!

这一下赵四小姐等人都害怕起来,有位侍从赶紧说,我们给他烧点纸钱,送他走吧。

然而夜已深,到哪去找纸钱?众人无奈,只好又问张学良怎么办。

张学良道,好办。他不走叫他跟你睡,或者跟我睡,我们反正是要睡觉了。他说着就把东西一划拉,推开,走了。

那夜并没有出现什么灵异,倒是后面雪窦寺寂光和尚说,千丈岩下确实有许多冤魂。

这件事载于台北早年的《张学良传奇》,真假难辨,但这到底是一部访谈录,资料来自当年那些侍卫,料想不会是空穴来风。

至少,张学良那些人当年经常有扶乩活动是确实的,他的大胆也是确实的。

这足以证明张学良的确很信这些东西,而他关于张作霖的那次扶乩,肯定只有使他越发笃信。

信而不怕,这却又是张学良的另一大特色,而这不怕,反过来又更加能证明张学良深信。

他命在天,又身为上将,自然不怕这等小鬼。

他绝对应该属于那种某种情况下爱咋的咋的的信徒。

5

“如果明天被枪毙,今天晚上我也能睡得又香又甜。”

这话仍旧是张学良说的。

有人说他心态好到爆炸,有人说他幽默,也有人说他是一贯的小事聪明,大事糊涂,无所谓。

然而张学良真是小事聪明,大事糊涂吗?

汪精卫还在整天慷慨激昂,到处演讲,感动得民众流泪的时候,张学良就曾微笑着,拍着很感动的刘秘书肩膀说了:

你还年轻,其实汪精卫这个人的言行很不一致,我恐怕将来第一个不和蒋先生合作抗日的,就是汪精卫!

他这样的判断很有过几次,可见他至少是有知人之明的。

很多人在汪精卫叛逃后都还稀里糊涂,一个曾那么早就明确预言了汪精卫的人,他怎可能糊涂?

所以,张学良做事,其实自有他自己的一套法则,就连他所谓的爽直,都有点蒙人。

最能证明这点的,恰是曾将他托向中国第二人的中原大战,那一次,蒋阎冯三人都曾领教过他的手段。

当时的张学良倾向谁,谁就稳操胜券,那简直是一言足以定天下的意思,那三个人都曾出尽招数想把他拉过来。

老奸巨猾的阎锡山奇招迭出,老蒋则不断封官许愿,给钱给地盘,但是张学良却始终周旋期间,态度模糊。

他却是到老蒋打过济南,阎冯联军显然再无大的能为的时候,才终于挺进华北的。他大军一动,阎冯联军瞬间土崩瓦解,不费一枪一弹。

阎锡山其实在战争早期,就曾对亲信们说过,你们千万不要小看了小六子,果然,果然。

所以我们在张学良豁达这件事上,也当理解为一个明智。

都到了这个份上了,他这样一个人,岂还能不认命,不看开,不去寻求更高明的活法?

天性、信命、认命,再加上他后面对王阳明做过深入研究,有了一个不以物喜,不以物悲的修炼,那他的活自然就算全齐。

这如果用比较高端一点的话来说,那就是: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

张学良肯定是当得起这话的。

这如果比较形象地说,张学良实际就像象棋中的棋子,他非常明确自己的位置,很知道在什么位置上做什么事。

你如果是卒子,那你就只有往前,你只有过了河才能往左往右。

你如果是马,那你就只能走日字。

你如果是炮,那你就必须有炮架。

你只有是车,才能够横冲直撞,只有是帅,才能够坐镇中军。

他现在连少帅都不是了。

显而易见,世人对他那“跳墙和尚”的故事,其实是只看其形,未见其理,人家明明说的是真话,你却只当不靠谱。

张学良的长寿秘诀如果真是豁达第一的话,那他信命、认命的态度,就一定是天性之外,最最根本的根本。

所以,张学良最不靠谱的长寿秘诀才最靠谱,这话难道错了吗?

你不妨在枪毙前,睡一个试试看?

他可是真能,也只有他这种天性与后天结合到如此程度的人能。

再说一遍,这绝对与是不是迷信无关,而是信则是佛,不信则是泥胎,你的态度决定你的行为。

END

文 | 九鸦

图 | 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