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臉的時代,誰來填平法令紋?

上篇文章裡面提到一個治療法令紋的成纖維細胞產品LaViv。本來是吐槽烏克蘭的幹細胞治療錢多人傻,卻不小心給成纖維細胞治療法令紋做了廣告。

刷脸的时代,谁来填平法令纹?

圖:來自LaViv公司的法令紋治療效果圖

有讀者於是打聽,這麼好的東西,我怎麼不知道?多少錢做一次?

這個產品確實是得到FDA批准的,但是不幸的是,該目前已經基本停止商業營銷了。

怎麼會這樣呢?FDA在2011年批准這個產品的時候,附加了一個條件:廠家需要在2016年提供2700例患者治療後的隨訪報告,以確認這種治療不會導致癌症

2700個病例也不是很多啊,一趟飛向韓國的飛機就能裝幾百人。

但是,就是這個要求把生產這個產品的公司難倒了。

這個產品打一針要幾千美金,從企業年報的數字推測,每年也就100個顧客左右,一趟飛機都裝不滿。

最要命的是,銷售量太少,成本卻又太高。

比如說,2015年,產品的銷售是27萬美元,生產成本卻是43萬美元。聽著就是虧本生意。

還有更虧本的時候:2014年,產品的銷售是17萬美元,生產成本卻是230萬美元。

有人會問,如果是一個有效的治療方法,怎麼會沒有人用呢?

  • 原因一:治療效果持久性不夠。雖然注射細胞後,能看到效果,但是效果不能長久維持。要保持這個效果,每年需要打幾次。

  • 原因二:買單是個問題。法令紋雖然是個衰老現象,但卻不是病,醫保不能報銷。如果每年需要打兩次,負擔就比較沉重了。有人說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但是沒錢卻是個問題,所以銷售也就成了難題。

  • 原因三:競爭力也不強。細胞治療聽著比較高科技,但是效果比起其他的美醫技術,卻沒有太多優勢。比如注射玻尿酸,效果也不差太多,甚至還能立竿見影,但價格卻要便宜得多。而且現在化妝技能那麼強,重慶妹都能化成蒙娜麗莎,塗點粉蓋住法令紋也就是分分鐘的事。

  • 原因四:市場沒搞對。不知道是因為是基因還是太陽曬太多的原因,老美的皺紋容易比較多,所以臉上再多兩條法令紋也不凸顯。相比之下,身體的形狀似乎更為人重視,比如抽脂、比如隆胸,也都是要自己掏腰包,但是大家仍然樂此不疲。

因為這些原因,LaViv一直就沒有太多粉。眼看著FDA的要求也達不到,說不定批號就要被撤銷。這家公司實在受不了了,忍痛做出決定:不玩美醫了,還是重點做疾病的治療。

所以,這個產品就成了雞肋,真是一件可惜的事。

我就奇怪了,這家公司的領導,就沒想過一路向東,把產品做到亞洲去?

因為那裡,就是一個刷臉的世界,大家都很擔心法令紋太深 。

(作者:張洪濤,筆名“一節生薑”。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病理及實驗醫藥系研究副教授,研究領域:癌症的靶向治療以及免疫治療。著有科普讀物:《吃什麼呢?——舌尖上的思考》,《如果舌尖能思考》。可以談最前沿的醫學研究,也可以講最通俗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