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這首宋詞化用唐詩名句,卻寫出最美江景,遊覽西湖必要吟誦

當把“蘇軾”和“江景”兩個詞語聯繫在一起,必然會讓人想起他的“

大江東去浪淘盡”。

當一代才華橫溢的詩人,遇到滾滾東流的江水,自然而然會生出幾分豪情。蘇軾“大江東去”如此,楊慎“滾滾長江東逝水”也是如此。不同的人生經歷,不同的才華,不同的時代,都會有不同色彩的作品。

蘇軾這首宋詞化用唐詩名句,卻寫出最美江景,遊覽西湖必要吟誦

今天我們談到的這首宋詞,是蘇軾化用唐詩名句的經典宋詞,卻寫出最美“江景”。不過這裡並不是寫的長江,而是寫的西湖。且看:

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彈箏

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

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雲收,依約是湘靈。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

這首宋詞的題目是《江城子·江景》,顧名思義就是直接描寫景色的詩句。在這首詞的最後部分,我們可以輕易的看出“人不見,數峰青”化用了唐代詩人錢起的“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的經典唐詩。

蘇軾這首宋詞化用唐詩名句,卻寫出最美江景,遊覽西湖必要吟誦

在這首詞的一開始,有一句序文,“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彈箏”,說明當時蘇軾和張先一同遊覽西湖,不過卻聽到了彈箏的聲音,由此詩興大發,寫下這首宋詞。

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開篇寫明地址在西湖,寫湖光山色之美,雨後初晴,雲淡風輕,天邊甚至還有了晚霞。此時的景色最美,空氣也最為宜人。

蘇軾這首宋詞化用唐詩名句,卻寫出最美江景,遊覽西湖必要吟誦

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詞人蘇軾看到湖中荷花,雖然已經開放了破敗了,但是依然美麗。同時在這裡,“一朵芙蕖”其實也在寓意彈箏之人,就如同荷花一般淡雅美麗。

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古箏聲音讓人沉醉,連湖上的白鷺都追隨聲音而來。

蘇軾這首宋詞化用唐詩名句,卻寫出最美江景,遊覽西湖必要吟誦

下片集中寫湖面古箏聲音。“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哀箏”說古箏彈的悲涼,讓人不忍卒聽。因為箏曲的調子悲涼,所以引出“煙斂雲收,依約是湘靈”,湖面煙霧頓然消散,而云朵也不復可見。就好像是那古神話傳說中的湘水女神在哪裡如怨如慕,如泣如訴,讓人不忍卒聽卻又字字嵌入人的心底。

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詩人蘇軾聽得入迷,正想要等到一曲結束了前去訪問,卻發現一切都已經找不到,只留下“數峰青”。

蘇軾這首宋詞化用唐詩名句,卻寫出最美江景,遊覽西湖必要吟誦

這首宋詞是蘇軾很精彩的一首寫音樂的宋詞,尤其是最後的“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帶給人以美的感受,讓人沉醉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