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張鑫:朝花·夕拾——讀《朝花夕拾》有感

「好书推荐」张鑫:朝花·夕拾——读《朝花夕拾》有感

張鑫:朝花·夕拾

——讀《朝花夕拾》有感

好書推薦

「好书推荐」张鑫:朝花·夕拾——读《朝花夕拾》有感

★★★★★

在魯迅先生的等身卓著中,有一本令人無法不停駐採擷的嬌花,那便是——《朝花夕拾》。它原名《舊事重提》,收錄魯迅於1926年創作的10篇回憶性散文,最早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出版,現編入《魯迅全集》第2卷。

“朝花夕拾”,就此“四字”,以前並未細思,只覺得透著點音韻美,像小時候唱“朝花夕拾杯中酒”。前些日子,猛然才發覺其字面意思透著的樸素唯物美。“朝花朝拾”是“人生得意須盡歡”、“白日放歌須縱酒”的暢快恣意,“朝花夕拾”則多了些“回首向來蕭瑟處”、“草木有本心”的守真。孰好孰壞,不可概而論之,不恰當的類比一句“喜歡是放肆,而愛就是剋制”。

翻開小引,看到魯迅先生提及“廣州的天氣熱的真早”的時候,不由得“感同身受”。心想縱使廣州番禺人的許廣平也未見得能多適應這熱意幾分,加之幾分愛的熱意,大概先生此時才更體會到紹興之南之地才是真正的南方。

幼時起便心心念“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前者在踐行中,愈覺其艱難,再也不敢豪言“征服圖書館”之言了。相比後者似乎更易實現,遍歷春秋冬夏,踏過萬水千山,遇見不同的人,聽著不同的語言,看層林浸染,幾度夕陽紅。

在這點上,我是足夠貪玩且樂此不疲的。魯迅先生亦是在回憶中情深款款,娓娓道來。這也是一種“初心”,許多感觀世界也都是尋求“初心”在“作祟”。魯迅先生凝練為“唯獨在記憶上,還有舊來的意味留存。他們也許要哄騙我一生,使我時時反顧”。

縱觀全書,幾篇短篇,文字並不長,長的怕是記憶中的點滴串聯。若論讀的最樂呵的,還屬《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想來一是因為小時候曾對這篇的滾瓜爛熟,二是清明時節曾特意尋訪過魯迅故居,回憶還溫熱,對比目下熱溢的天氣更更可謂之“涼爽”了。因而,眼前浮現出百草園的石碑、菜畦、石井欄、皂莢樹、菜花和東南牆角連綿纏絡的木蓮藤,勾勒出無盡童趣天地。順道去了間壁梁家的花千樹,在出門向東過石橋後,看到了傳說中的“三味書屋”,開啟了有關課桌上“早”字最早的追溯與最久的遐思。三味書屋後面的園兩小間見方,然也別有幽清,是個好所在。

且論魯迅先生在《二十四孝圖》的考據和那番坦蕩的胸臆,即“在跌下來的中途,當還未到地之前,(我)還要再說一遍:‘只要對於白話來加以謀害者,都應該滅亡!’”,無法不讓人肅然起敬。大概受《藤野先生》解剖學的影響,先生本身的文字也如解剖社會人性一般在生活與生存中尋求一絲光亮,丈亮九州。

感慨頗多,在今時與當日的記憶交織中。出汗頗多,在今時與當日的溫度交織中。彼時朝花,此時夕拾,人生一大幸事也。

張鑫長安街讀書會博士團北京大學分部成員

長安街讀書會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勵支持下發起成立,旨在繼承總理遺志,踐行全民閱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學習、養才、報國。現有千餘位成員主要來自長安街附近中直機關及各部委中青年幹部、中共中央黨校學員、國家行政學院學員、全國黨代表、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等喜文好書之士以及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高端智庫負責人專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機構的資深出版人學者等,書友以書相聚,以學養才。

在第22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前,經民政部、文化部等相關主管主辦單位報備批覆,長安街讀書會牽頭髮起成立“全民閱讀促進委員會”,作為全國性的人民團體,該機構將通過開發利用全國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大中院校的全民閱讀文化資源,促進全民閱讀活動深入開展。並以黨建為先導,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支撐,努力繼承周恩來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遺志,深入“研讀經典”,讓“全民閱讀”形成人人參與的氛圍,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好书推荐」张鑫:朝花·夕拾——读《朝花夕拾》有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