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向「激發」與「賦能」升級

管理向“激發”與“賦能”升級

一百多年前,現代管理學奠基人亨利·法約爾將管理的職能總結為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五大要素。隨著社會的發展、組織的進化,當今,管理的職能是否也應做出相應改變?

物質資源與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人的需求被不斷提升到更高層次。從生存需要到精神需要,人們希望更有尊嚴地工作,在工作中獲得成就感,實現人生價值。

網絡化、信息化、智能化幫助人們實現對各種資源的高效整合與管控,這一趨勢促使管理重心逐漸向更具創造力的要素或領域轉移:從設備、物料、資本、信息等資源轉到人本資源;從人的行為向人的心態延伸,注重意願、動力的激發和能力的培養、素質的提升。

要充分發揮人的創造力與能動性,挖掘、釋放、利用人的能量與價值,必須從心態與能力兩個方面同時入手。

沒有積極的心態,就可能缺乏意願、動力,甚至迷失方向,偏離目標與初衷,能力再強也難以創造成果;良好的心態可催生強大的意願與動力,但如果方法不當、能力不足,依然無法實現預期成效,最終帶來無力感與挫折感。因此,今天的管理,必須同時注重“激發”與“賦能”。

激發:激活與引發——關注人的心理與價值觀,釐清願景與目標,調節心態,催生、提升人們學習、工作的意願、動力與激情。

管理者需要洞察並尊重人性,把握人的心理,同時發揮教練與領導作用,超越傳統的“指揮”與“控制”模式,激勵管理對象,使之充滿活力與創造力。

賦能:充分授權並注重訓練和培養人的能力,提升職業技能與綜合素養,讓人的才智與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組織要建立完善的權責分配機制、職業發展通道、培訓體系與知識管理體系,引導、支持員工在工作中順利成長。

在諸多管理要素中,人是最具活力、潛力與影響力的核心因素。管理的職能向“激發”與“賦能”升級,超越“指揮”與“控制”層面,給人更多的尊重,真正實現“人本管理”,才能讓組織更高效、更具活力,讓人們在工作中更具樂趣、更有成就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