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市」新平縣出了個「牛魔王」

「州市」新平县出了个“牛魔王”

新平縣桂山街道亞尼社區雙龍橋小組地處深山,交通閉塞,村裡人祖輩多以放牧為生,大家領著牛羊到山裡田邊四處打游擊。四年前,丁聯森兄弟竟放棄了這種熟悉的養殖模式,把掙到手的錢都用來修建標準化牛舍,擴大養殖規模的同時將出欄時間提前,養牛養出了新花樣。

「州市」新平县出了个“牛魔王”

聯森是雙龍橋小組的養殖能手,多年來採用自然放牧方式飼養本地黃牛,由於本地黃牛體型偏小,飼養週期長,產肉性能低,經濟效益一直不理想。2014年,他與哥哥幾番合計,最終放棄了這種祖輩相傳的養殖模式,自籌10萬餘元,建起了400多平方米的牛舍,隨後從外地購買了12頭西門塔爾牛進行圈養。2015年,在縣鄉畜牧科技人員的指導幫助下,又加購了10頭西門塔爾成年母牛來改良種群。

丁聯森說,以前的放養模式雖然飼料花費相對較少,但弊端更多。一是受氣候影響大,下雨天還得準備草料;二是勞動力消耗大,家裡勞力有限,養殖規模一直上不去;三是放養的牛羊需要遊走覓食,體力消耗大,長膘慢,經濟效益也不高。丁聯森說:“圈養的牛,它膘長的快,在山上養的時候,膘提不起來。(西門塔爾牛)體型大,消耗大,圈養可以減少勞動力,減少成本。”

「州市」新平县出了个“牛魔王”

隨著肉牛一天天地長大,飼料消耗也越來越大。丁聯森種植了十餘畝皇竹草和黑麥草,來滿足黃牛養殖的飼草飼料需求。他還縮短了圈養黃牛的出欄時間,養殖6個月就出欄銷售,進一步減少養殖成本,提升了養殖效益。

目前,丁聯森哥倆共圈養了30多頭西門塔爾牛,上半年出欄15頭,預計年底還將有10頭左右出欄,以每頭8000元的市場價計算,今年銷售收入將達20萬元。(魏勇彪 適甜甜 普文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