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滴滴的第一夜,到底什麼樣?


有網友認為滴滴這麼做體現了徹底整改的決心,是真正為了安全做到放棄生意。也有人認為整改沒必要以犧牲廣泛客戶利益為手段,這是企業缺乏社會責任心。還有網友稱,滴滴停運是讓公眾體會到“缺了我就不行”的現實,用這種辦法裹挾民意。

► 文 觀察者網 朱敏潔

9月10日一早,一篇題為《滴滴消失的第一夜》的文章在網絡悄然上線。一個上午的時間,文章閱讀量達數百萬。不過,圍繞這篇文章的討論也非常多。

沒有滴滴的第一夜,到底什麼樣?


3個月內連發兩起滴滴順風車司機姦殺女乘客的惡性案件,讓滴滴公司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外界對滴滴順風車安全性的討論仍在不斷髮酵。

8月28日晚間,滴滴創始人程維、總裁柳青聯名道歉,宣佈順風車業務模式重新評估,在安全保護措施沒有獲得用戶認可之前,無限期下線。

9月5日上午,由交通運輸部、中央政法委、中央網信辦、公安部等10部門及相關專家組成的聯合檢查組入駐滴滴,在全國範圍內對所有網約車順風車平臺公司開展安全專項檢查。

就在入駐檢查前一天晚間,滴滴出行發佈一項安全大整治具體措施:

沒有滴滴的第一夜,到底什麼樣?


這意味著滴滴出行將針對所有車輛出行模式暫停一個星期的深夜服務,不止是針對此前出問題的順風車。


沒有滴滴的第一夜,到底什麼樣?


“滴滴消失的第一夜”與

“滴滴暫停深夜服務”遙相呼應?

剛剛過去的8日、9日正是該措施執行的第一個週末。

沒有滴滴的第一夜,到底什麼樣?


這篇文章以紀實的方式描述了沒有滴滴夜間服務的第一個週末夜晚。

在北京等大城市的鬧市區,聚集著一群深夜玩樂結束卻無法回家的青年們;他們有的和路邊黑車司機談起價格,有的帶著身份證以備叫不到車就外邊過夜,還有的執著地拿著手機用其他打車軟件排隊叫車。

滴滴暫停深夜服務讓守候在三里屯路邊的黑車司機們異常興奮。23點一過,就有黑車司機在路邊開始大喊:“今晚沒有滴滴!早上車早回家!” 出租車司機也以“一口價、不打表”大聲吆喝攬客。三里屯的三蹦子價格甚至高過出租車,而在其他城市摩的生意也一時間熱鬧起來。

沒有滴滴的第一夜,到底什麼樣?


沒有滴滴的第一夜,到底什麼樣?


文章這樣形容:

“對於喜歡過城市夜生活的人來說,深夜‘叫個車’也使得生活方式更向前一步:不再擔心走出酒吧要被黑車宰,他們習慣了在離場前叫好網約車,安心等著司機在路邊亮起雙閃。沒人能想到網約車消失會是什麼樣子,但就在這一夜之間,滴滴的停止營運,讓所有人似乎都聽到了‘咔嚓’一聲脆響——滴滴這臺大機器因故宕機,夜間出門遊蕩的紅男綠女,險些成為無家可歸的孩子。”

近年來,政府部門對網約車的集中整頓導致整個行業陷入恐慌。比如2016年北京實施“史上最嚴的查車政策”——京牌車+京籍司機,再到今年7月推出網約車駕駛證和運輸證政策,讓很多滴滴司機“驚恐又憤怒”,很多不符規定的司機便選擇加入黑車隊伍。

此外,成都去年9月出臺政策:網約車要將“私家車”變“運營車”,60萬公里強制報廢,或8年退出網約車經營;要辦車證的話必須上營運保險等等。文章認為,並非司機不願合規,而是合規實在太難。

如今沒有網約車的補充,出租車沒法完成城市公共交通的任務,而深夜更是黑車回潮、出租車也加入拼座喊價大軍。滴滴的停運,讓原本乘客司機雙贏的局面短暫終結。網約車司機走投無路,乘客沒有深夜網約車,安全問題突然更讓人擔憂。

這篇文章發出後迅速引發網絡討論。有網友認為,滴滴“暫停深夜服務”的一刀切整改是偷換概念,以此來裹挾民意:


沒有滴滴的第一夜,到底什麼樣?


有人則認為,表面是全面整治,實際則是以全面罷工來“逼宮”,“一刀切”整治手段本身就是企業壟斷的一種體現。

據千龍網9月9日稱,在合併優步之後,滴滴的市場佔有率在2017年就已經達到了90%。

@小小胡8989:明為整頓,實則罷工,壟斷力量,誰敢爭鋒。@acousticvagary:這是在逼宮啊,把自己塑造成缺了社會就沒法轉的形象,充分彰顯壟斷的力量,這種公司必須拆散,不僅要有外部競爭者,公司本身也得競爭,當年微軟的例子。@油燜呆小蝦:說的好像除了滴滴就沒有叫車的了,除了神州那些,在深圳還可以撥打市交委的官方叫車平臺叫出租車,又快又安全。滴滴這不想著如何儘快整改解決問題,就想著到處公關!@CAIMINGDI:本來就應該整改啊,我譴責的只是在整改期間因為個人的不便給滴滴洗白覺得整改不對的人,還有,去查查壟斷的意思吧,是一家獨大不等於僅有一家,如果滴滴沒有壟斷,沒有一家獨大,那你們在這說啥呢?去找別的打車軟件啊,不就是有的地方沒有別的軟件或者大部分地區別的打車軟件價格更高嗎?@夏天你別走啊啊:呵呵, 神州、美團、易到、滴管哪個不能用,再不行高德地圖都能叫車,缺你一個滴滴了?

“不是沒有滴滴不行”,大眾關心的是如何讓出行服務得到優化升級,更安全:

沒有滴滴的第一夜,到底什麼樣?


沒有滴滴的第一夜,到底什麼樣?


黑車問題一直存在,需要整頓:

@生命到了夏天2299:兩面性,滴滴垮了,壞人黑車還是有,只能說需要國家不斷出臺政策。@何處江春無玥銘:三里屯的黑車司機確實又猖狂又噁心,但是我們那次還是打到了好心的大叔的正規出租。

不過,也有人提出,滴滴作為出行平臺確實非常便利,問題在於安全漏洞,要有監管,但不該被一棍子打死:

@forgetting-time-of-clock:好啦,這些輪到黑車司機想今天拖誰去野地了,評論區戾氣這麼重,把自己的正義感衝到天上,卻從沒拍腦袋想一想,那些安全問題是滴滴帶來的麼?滴滴的問題在於沒有足夠完備的緊急預案,但是別家有麼?滴滴本不應該被打死,但是打疼了,改好了,就應該回歸。作為一個提供便利的工具,他並不改為人渣背鍋。@不想關掉:沒有滴滴真的很不方便,像我家裡的小鎮,公交車收的早,而且路線很少,出租車起步價就20元,根本就不打表,也沒有人管。


沒有滴滴的第一夜,到底什麼樣?

順風車與網約車並不相同

此前,據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刑二庭審判員姜楠稱,涉及滴滴平臺的刑事案件中,明顯的特點都集中在順風車上,“所以至少在滴滴的業態中順風車的風險確實是比較高的。而且也說明了,就是在順風車管理過程中,可能確實存在著我們可以再做一些工作去努力降低這種犯罪率可能的這種措施。”

順風車與專車、快車不同,順風車參與人群就是私家車及車主,而“載人一程”的行為,不再被認為是營運而是“共乘”,屬於典型的共享經濟——這一概念也得到了相關部門的認可。

由於運營模式完全不同,二者的管理尺度也有所不同,針對順風車的規則更為寬鬆,導致滴滴平臺針對順風車司機和專快車司機的審核標準不同。

除了本身就是想嘗試下共享經濟、選擇開順風車的用戶,還有一部分因不滿足專快車標準的司機被平臺清退,流向了順風車,甚至在實質上在以合乘名義從事非法網約車經營服務。

根據滴滴APP的招募信息顯示,滴滴注冊快車司機實行實名制,需提供身份證、駕駛證和行駛證,在司機要求中,還有明確提示需無暴力犯罪、吸毒記錄,無酒駕、毒駕等嚴重違反交通法規事故的前科。

相較而言,順風車車主的申請條件寬鬆些,根據招募信息顯示,車輛既可在本人名下,也可不在本人名下,並無快車那樣的對無暴力犯罪記錄、無吸毒記錄的要求。

儘管滴滴對乘客和司機都有一定約束,但在實際運營過程中,安全性漏洞更多來源於滴滴本身的不規範行為,甚至是原則性的錯誤。

8月24日溫州樂清女孩遇害後,多個部門約談滴滴要求清理不合規車輛和駕駛員、完善投訴處理機制、加強對駕駛員教育等,但具體落實仍存在問題。

據中國之聲9月10日稱,8月底河南多部門就要求滴滴整治,然而兩週過去,滴滴仍在給沒有營運證的司機派單,沒有證件的司機也可註冊快車,若因無證扣車,滴滴會承擔部分罰款。

朱敏潔 觀察者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