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真的重男輕女嗎?《如懿傳》這四滴眼淚都在爲可憐人「洗白」

昨晚更新的《如懿傳》非常精彩,是當前後宮權力最高的兩個女人之間的“爭女”大戲,又穿插瞭如懿的機智解圍。最後董潔飾演的皇后不慎落水,周邊各看客的反應也是各有看點。《如懿傳》對這種細節中見人性的情節刻畫,要比簡單的愛情戲擅長許多。

皇后真的重男輕女嗎?《如懿傳》這四滴眼淚都在為可憐人“洗白”

37集開場不久,董潔的一段臺詞引起了很大爭議,“女兒有什麼用,沒有兒子,連雪中送炭的炭火都比不上”這段話乍一聽真的很令人生氣,雖說當時那個年代的人有重男輕女的想法不奇怪,但這段話放在如今,依然是很扎心。

皇后真的重男輕女嗎?《如懿傳》這四滴眼淚都在為可憐人“洗白”

但這裡想幫董潔版的富察皇后解釋幾句,她當著自己女兒的面說這些話,的的確確是傷了璟瑟的心,但其實大家放平心態往後看就會發現,如果皇后真的這麼認為,就不會為了把女兒留在身邊,與太后硬碰硬,她這段話說的不是重男輕女,是在自嘲,是在傾訴自己可憐的命運。

皇后真的重男輕女嗎?《如懿傳》這四滴眼淚都在為可憐人“洗白”

她作為富察家的女兒,成為了一國之母,理當是人人豔羨的人生展開。但是皇后自己知道,作為一個女兒,她能做的太少了,如果她是兒子,她能像傅恆一樣騎馬打仗,建功立業。

可她就是個“沒用”的女兒,皇帝愛的不是她,她的皇后是人家退而求其次得來的。太后也不喜歡她,她規矩但不夠聰慧,有心思沒手段,一貫強勢的太后,是不會欣賞這樣的女人的。

皇后真的重男輕女嗎?《如懿傳》這四滴眼淚都在為可憐人“洗白”

所以她才說,女兒沒用,她沒辦法幫助家族,沒辦法讓丈夫讓愛他,讓後宮人人敬重她,唯有生個嫡子讓她看見了希望,可惜七阿哥卻沒挺過去,富察皇后看似貶低女兒,實則是看清了自己可憐的結局。

皇后真的重男輕女嗎?《如懿傳》這四滴眼淚都在為可憐人“洗白”

如果皇后真的如她所說,生男生女就為了有用,那麼她就應該痛快的答應把女兒嫁給科爾沁部。因為公主若留在京中,為了平衡朝局,通常只能嫁給人品才貌好,但權勢一般的臣子。可是富察皇后第一反應不是“用”女兒,甚至為了留住女兒,拿出了此生最大的勇氣。

皇后真的重男輕女嗎?《如懿傳》這四滴眼淚都在為可憐人“洗白”

而《如懿傳》本身自然也沒有在宣揚這種思想,否則不會在同一段戲裡,讓太后和皇后兩個女人反覆說,她們想先做一個母親,再做一個后妃,一路踩著無數人走上來的嬛嬛,也把母女之情放在了首位。這是今天想為《如懿傳》鼓掌的地方。

皇后真的重男輕女嗎?《如懿傳》這四滴眼淚都在為可憐人“洗白”

其實這兩集,衝突戲很多、哭戲很多、宮鬥心計也很多,但最打動人的是四滴默默留下的眼淚,它比一切話語和動作都更有衝擊力,

它“洗白”了一個個所謂的壞人,它用無聲的力量告訴我們,這部劇裡都是可憐人。

皇后真的重男輕女嗎?《如懿傳》這四滴眼淚都在為可憐人“洗白”

這第一滴淚,來自霍建華飾演的皇上。這部劇中皇上的人設非常不討喜,似乎對任何人都沒有真心,你看他嘴上說寵愛,眼底彷彿沒有一絲波瀾,彷彿真是剝離了“人性”,成為了純粹的帝王

。唯有太后親自來通知他七阿哥一事時,一滴緩緩流下淚,告訴大家他還是個父親,還是個人,孩子沒了也不能讓人看到脆弱,還要承擔著頂天立地的責任。

皇后真的重男輕女嗎?《如懿傳》這四滴眼淚都在為可憐人“洗白”

第二滴淚,來自意歡,意歡的悲劇從開始就註定。皇上的可憐在於不得不拋棄作為凡人的喜怒哀樂,那他的嬪妃若以真情相待,自然無處討得回報。意歡一心愛皇上,卻被皇上當做太后派來的耳目,又被太后因無用厭棄,

意歡的一滴淚,是自古多情空餘恨的可憐。

皇后真的重男輕女嗎?《如懿傳》這四滴眼淚都在為可憐人“洗白”

第三滴淚,是璟瑟公主。這個公主,小時候因為不落落大方被太后嫌棄,長大了倒是能說會道。日常刁蠻,對父母確實孝順,最終在如懿的計策下,在整個皇宮的“道德綁架”下,她答應了嫁去蠻荒之地,這一滴淚流出了生於帝王家的可憐。

皇后真的重男輕女嗎?《如懿傳》這四滴眼淚都在為可憐人“洗白”

第四淚,自然要留給皇后了。一開始高晞月囂張跋扈,後來我們覺得她可憐叫她高二姐。又來我們討厭皇后,說她偽善裝白蓮花,現在才發現,皇后也可憐。皇后這兩集哭了很多次,唯有躺在床上默默留下的一滴淚最動人,用藥吊著一口氣,也想為家族掙一份榮光的弱女子,也許就是想爭一口女兒也有用的氣

,最終落得個惡有惡報的評價,艾瑪寫著寫著都想哭了。

皇后真的重男輕女嗎?《如懿傳》這四滴眼淚都在為可憐人“洗白”

只是不知道,未來的嘉妃和令妃會不會也讓我們覺得可憐。如果《如懿傳》做到了,那這部劇真是值得一個好評。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及截圖,版權屬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