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邁入新進程,正式進入生活支付

數字貨幣邁入新進程,正式進入生活支付

目前六個歐洲國家(烏克蘭,格魯吉亞,荷蘭,捷克共和國,保加利亞,波蘭)的329家商戶在Paytomat的幫助下接受加密付款。客戶可以使用他們喜歡的任何加密錢包或Paytomat錢包應用程序(適用於iOS和Android)付費。一旦客戶選擇了支付哪個加密,就向他/她顯示QR碼,一旦客戶向該錢包地址發送資金,Paytomat就以商家的本地法定貨幣進行結算,並且商家收到通知付款已經完成。

數字貨幣因其具有去中心化,以及除去用戶隱私的匿名性外,全程是公開透明等特點,在支付時無需通過第三方銀行進行干預,也無需擔心備付金上漲等問題,就可以直接進行點對點傳輸,快速交易,使得雙方能及時收到錢款,同時保證你整體商品貨款的安全性。數字貨幣運用到生活支付中,極大的提高了人們的支付效率和生活方式。

據悉,日本內閣早於2017年4月1日正式簽署了《支付服務修正法案》,比特幣等虛擬數字貨幣支付手段合法性得到政府承認。這意味著日本內閣承認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具備“類財產價值”,可以用於消費支付和二級市場數字交易。

由此可知,數字貨幣具有支付和流通屬性,可以代替紙幣進行交易,但其本質上是一段數據,通過了十分複雜的算法加密。而支付寶、微信支付和手機銀行等其實都是電子貨幣,是基於電子賬戶實現的支付方式,本質上只是一種現有法定貨幣的信息化過程,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數字貨幣。

數字貨幣邁入新進程,正式進入生活支付

當前數字貨幣成為歐洲國家一種新的支付方式,而國內的支付方式又是怎樣的狀況?

國內最受歡迎的支付方式目前仍是支付寶和微信,相比較用紙幣需隨身攜帶的大小零錢,以及安全性、和方便性等問題,從小孩到老人,從大額轉賬到小額支付,支付寶和微信佔據主要支付方式。然而支付寶和微信作為第三方支付機構,可以利用用戶存在其中的閒錢賺取利息,同時前段時間出現了支付寶、微信等掃描限額、延遲到賬等現象,出現這些情況的原因是支付條碼市場混亂,存在很多安全隱患,為了減少用戶損失,但卻使得用戶體驗感變差等不滿情緒出現。

數字貨幣也抓住時機處於崛起狀態,通過其在支付交易時無需通過第三方銀行進行干預,進行點對點傳輸的特點,能實現實時交易,解決二維碼被調換等問題,同時公開透明的支付交易使限額問題無需擔心,使得一些人開始偏向使用數字貨幣。現在比特幣、以太幣、萊特幣等都可以在全球進行支付流通。

而我國央行2017年就表示在發行數字貨幣方面取得了新進展,之後對於數字貨幣也採取了相應的政策進行調整,未來數字貨幣或將來會成為繼手機軟件支付後的一大支付選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