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大學教授,卻不愛站講台,總是高高挽起褲管,鞋子沾滿泥巴

1979年,我國決定在西北、華北、東北風沙危害、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建設大型防護林工程,即帶、片、網相結合的“綠色萬里長城”。 在長期與惡劣自然條件的抗爭中,三北地區湧現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進典型和模範人物。

在西北內陸的的陝西,就有這樣一位研究員。他一畢業就選擇了林木育種工作,且一干就是35年,在他的努力下,先後有兩個泡桐品種、9個楊樹品種問世,為“三北工程”的實施貢獻了大量成果,他就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樊軍鋒研究員。

他是大學教授,卻不愛站講臺,總是高高挽起褲管,鞋子沾滿泥巴

遠看是農民其實是專家

出生農家的樊軍鋒,小時候經常幫父母種田,老一輩農民對作物良種的愛不釋手給年幼的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大學上了西北林學院的林學專業。1984年大學畢業後,樊軍鋒被分配到陝西省林業科學研究所,他主動請纓,去了林木育種研究室,這一去,就是大半輩子。

在試驗站的樊軍鋒,儼然就是一名常年勞作的農民,他高高挽起褲管,鞋子上沾滿泥巴,皮膚黑得流油,儘管如此他卻樂此不疲地幹了35年。

兩個楊樹品種9個楊樹品種

育種是一項苦差事,30多年來,曾經同在一個研究室工作的同事有的出國定居,有的從楊凌小鎮調離到繁華省城,有的調離到本單位其他非育種崗位,唯獨樊軍鋒沒挪窩,同時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

上世紀90年代,樊軍鋒成功選育出“陝桐3號”“陝桐4號”兩個著名的泡桐品種,在陝西、甘肅、河南及周邊地區進行了大量推廣,產生了良好的經濟、生態、社會效益。至今,這兩個泡桐良種仍為陝西桐區主栽品種。

他是大學教授,卻不愛站講臺,總是高高挽起褲管,鞋子沾滿泥巴

2002年起,通過10多年育種實踐,先後選育出秦白楊1號、2號、3號,秦黑卜楊,秦黑川楊,秦黑青楊1號、2號和秦黑楊1號、2號等9個生長迅速、無性繁殖容易、抗逆性強的優良楊樹新品種,通過了陝西省林木良種審定及成果鑑定。

當之無愧的“西北楊樹王”

除了培育本地的樹種,樊軍鋒還積極從國外引種增加樹種的多樣性。用了近20年時間,樊軍鋒在陝西多點、多氣候區累計營造引種試驗林4000多畝,成功引種美國黃松和奧地利黑松兩個國外優良造林樹種,為我國黃土高原增添了兩個很優質的國外造林樹種。

此外,樊軍鋒作為第二主持人,成功引種了韓國著名的白楊雜種-“84K楊”,該品種2002年通過了國家良種認定,其引種研究於2005年榮獲陝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他是大學教授,卻不愛站講臺,總是高高挽起褲管,鞋子沾滿泥巴

2005年、2015年,樊軍鋒分別榮獲全國林業先進工作者及全國綠化獎章,同行們尊稱他為“西北楊樹王”。

林木育種是我國林業最基礎、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好的林木品種能大大提高林木生長力、降低生產成本,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看著昔日的荒漠變成綠水青山,對樊軍鋒來說,35個春夏秋冬也就是彈指一揮間。因為愛,所以不覺得辛苦與漫長,樂趣都印刻在每棵樹的年輪之中。

歡迎大家選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深造,獲取更多新鮮資訊,請關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招”頭條號!

注:部分內容來自《中國綠色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