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大學教授,爲啥行李箱裡總裝著草帽、鑼鑼、蔬菜種子和酒麴?

他15年來先後參與24次援助非洲的工作,足跡已經遍及非洲11個國家;他常常離別家人數月,只為把陝西楊凌在旱作農業上的探索和經驗分享給非洲兄弟;在他的行李箱中,絕大多數空間被種子、光盤、酒麴和中國草帽這樣的物品佔領。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走進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海江波的“援非人生”。

他是大學教授,為啥行李箱裡總裝著草帽、鑼鑼、蔬菜種子和酒麴?

9月4日,在位於陝西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的辦公室,海江波正在收拾行李箱,這次的目的地是莫桑比克,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他還將去埃及、摩洛哥和厄立特里亞。

特別的中國傳統草帽

在海江波的行李箱中,有一樣物品顯得格外引人矚目,這是一頂佈滿簽名的中國草帽。據海江波講,這上面的簽名都是當地非洲友人留下的。“草帽在非洲最實用,既能防紫外線,又能讓非洲友人簽名,可以說一舉多得”。傳統的中國草帽見證著海江波的援非旅程,同時更是中非人民友誼的深刻見證。

他是大學教授,為啥行李箱裡總裝著草帽、鑼鑼、蔬菜種子和酒麴?

涼皮的鑼鑼也帶去非洲

除了草帽以外,還有一件十分獨特的物品,那就是陝西製作傳統小吃涼皮的工具——鑼鑼。對於為什麼帶這個,海江波說這不僅僅是因為可以解決自己出差在外對家鄉食物的想念,也有非洲當地水稻種植後穀物轉化的實踐需要,在萬里之外的非洲還能吃上地道的家鄉味不得不說是一大美事。

除了攤煎餅、做涼皮,海江波此行將帶去耐貧瘠、抗病蟲害、適宜當地種植的良種,去莫桑比克解決兩萬畝水稻種植、增產和示範的科學難題。在增產豐收的同時,一些新的食品食用和加工方式也開始通過他們得到傳播,如何教當地農民用酒麴製作受到當地人青睞的低度米酒,也是海江波將中國酒麴納入行李中的原因。

分享生產技術解決實際問題

在喀麥隆,海江波團隊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水稻栽植技術進行集成研究,有針對性地測土配方施肥,全力防控蟲害鳥害,最終在當地近兩公頃的示範田和展示田上,創造了每公頃7噸的產量。

他是大學教授,為啥行李箱裡總裝著草帽、鑼鑼、蔬菜種子和酒麴?

在貝寧耕作旱地玉米,以學校強大的科研力量為依託,海江波團隊不僅改良了當地鹽鹼地,還通過改良中國的兩個玉米品種包葉性狀,成功地幫助玉米果實擋住了當地海水和雨水的侵蝕,保證了農產品的產量。

非洲一些地區條件較為艱苦,海江波就把教授農業技術的中文視頻刻錄成光盤,拿到當地播放。有些農技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科研團隊最新的成果,甚至沒有英文版視頻,他就得邊播邊翻譯,反覆解釋。

把論文寫在非洲人民的心中

海江波和他同事們都認為,去條件相對艱苦的非洲做農業推廣是為了人類的生存這個共同的難題,有非同尋常的意義,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這次臨走前,他又將豇豆種子和一些蔬菜園藝種子裝了起來,他準備為非洲的試驗田豐富農作物種類,健全農業生態體系。同時,他希望利用豇豆玉米間育的方法,增加糧食產量。

“現在正是中國和非洲人民攜手互惠共贏、增進人類福祉的好時候,我們不能也不應辜負這樣的好時代。”海江波說,“我和我的同事們將繼續為支持非洲的發展而努力!”帶著這樣的理想,海江波再一次踏上了前往非洲的征程。

歡迎廣大學子選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深造,更多資訊請關注頭條號: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招

部分素材來源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