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過年了!每月第一天是11號,在那裡你年輕了7歲!

在東非高原國家——埃塞俄比亞,9月11日這一天屬於美食與歡樂。這是埃塞俄比亞人在一年中最為重視的日子。


今天過年了!每月第一天是11號,在那裡你年輕了7歲!


腳下馬路坑窪頭上藍天純淨,作為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貧困依然是這個國家如影隨形的符號。

幾乎所有國家都在啟用公曆紀年的時代,埃塞俄比亞卻“頑固地”堅持自己的傳統日曆。上至政府部門,下至黎民百姓,都以9月11日為新年伊始。

埃塞俄比亞的傳統日曆比公曆“年輕”近8歲。當公曆紀年走到2018年9月11日時,埃塞俄比亞的時鐘才剛剛敲到2011年。

今天過年了!每月第一天是11號,在那裡你年輕了7歲!

“新年”是在每年的9月11或12日,這是雨季快結束,收穫快開始的時候。節日並不只過一兩天,而是一直延續到9月27日的“馬斯卡爾節”。這是埃國人新年的最高潮。“馬斯卡爾”意思是“十字架”,是14世紀埃皇接到耶穌“真正十字架”碎片延續下來的傳統節日。此時,黃色的十字小花“馬斯卡爾”花在全國盛開,深藍色的“馬斯卡爾”鳥婉轉歌唱,亞城眾多的廣場上架起了用幹樹枝堆成的塔狀“達密勒”。太陽剛一下山,教堂中的大小鐘一起敲響,急不可耐的青年們一手拿著馬斯卡爾花,另一手舉著燃燒的火炬,蜂擁上前將“達密勒”點燃。人們圍著火堆盡情歌舞,火堆完全熄滅以後才逐漸散去。

今天過年了!每月第一天是11號,在那裡你年輕了7歲!

這個比世界年輕8歲的國家如何迎接新年呢?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的氛圍值得感受。

早在過年前一個星期,各種“臨時”集市就熱鬧起來。路邊隨處可見成堆的小攤販,擠滿了人群。小販們鋪一塊布在地上,擺上顏色鮮豔的新衣服、鞋子、臉盆、頭巾、髮卡等(多數為中國製造)。他們吆喝著,從清晨到黃昏。最為壯觀的當屬羊市和牛市。由於有40%的穆斯林人口,埃塞俄比亞當地人以雞、牛、羊肉為主要肉類食品。

今天過年了!每月第一天是11號,在那裡你年輕了7歲!

牧羊人趕著數十頭羊組成的羊群守在路邊。每一頭羊的頭上或身上都有一撮染成紅色的毛,表明該羊出售的身份。一番討價還價後,買主一般都在路人的豔羨聲中,笑嘻嘻地把羊的前後腿各自一捆,扔上板車或直接扛在肩上走回家。

以埃塞俄比亞的貨幣比爾計算,一頭羊的價錢約為1500到2000比爾不等,摺合人民幣為500到600多元。普通埃塞俄比亞人一個月的收入約為1000-2000多比爾,買得起整羊的,基本可以算小康人家。

如果買得起整牛,那就是不折不扣的富人了。因為一頭整牛的價錢達1萬到1.5萬比爾,約合人民幣3000元到5000元。許多人一年的收入都遠遠達不到這個數目。

今天過年了!每月第一天是11號,在那裡你年輕了7歲!

過年就是一家人喝咖啡聊天唱歌

新年慶典從9月10日晚上開始。亞的斯亞貝巴全城隨處可見用來廣播的大喇叭,似乎是為了彌補通信的不便。在“除夕夜”,悠揚的慶典音樂一直持續了整晚。在鄉村,老百姓會在屋外燃起篝火,每人帶一把乾柴,點燃之後投入篝火中,並圍著火堆狂歡歌舞,以此慶祝豐收的好年成。

今天過年了!每月第一天是11號,在那裡你年輕了7歲!

每月第一天是11號

埃塞俄比亞至今仍然沿用古老的“儒略曆”。“儒略曆”是以羅馬皇帝凱撒的名字命名的,規定一年分為13個月,前12個月每個月30天,第13個月平年是5天,閏年是6天。這樣一年就有365或366天。“13個月的陽光”之說就是從這裡得來的。

從公元前46年凱撒大帝宣佈使用儒略曆以後的1500多年,西方世界一直使用這種曆法。直到公元1582年,羅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宣佈實施新的歷法,也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格里高利曆”為止。格里高利曆也就是目前通用的陽曆。隨著很多非洲國家19世紀逐步淪為西方列強的殖民地,格里高利曆也被隨之帶來。幸運的是,埃塞俄比亞是非洲唯一一個從來沒有遭受過西方殖民的國家,因此保留了很多傳統文化,延續使用儒略曆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埃塞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仍然使用儒略曆的國家。

今天過年了!每月第一天是11號,在那裡你年輕了7歲!

由此推算,埃塞俄比亞的歷法比公曆要晚7年零8個月。埃歷新年(1月1日)是公曆的9月11日。難怪埃塞日曆上每個月的第一天是11號呢!在這點上埃塞俄比亞和中國很相像。中國也有自己的農曆,自己的新年。而埃塞人和中國人一樣,對自己新年的重視程度要遠遠高於陽曆新年。

今天過年了!每月第一天是11號,在那裡你年輕了7歲!

中午6點或上午3點

說完曆法,再說說時間。在埃塞的日子裡,慢慢習慣了埃塞人對時間的獨特表示方法。如果埃塞人約了你“中午6點或上午3點”見面,千萬別吃驚,這是“地道”的埃塞時間。

時間的差異往往會讓初來乍到者暈頭轉向,甚至會因為時間問題而產生誤會。許多初來埃塞的人總會覺得公共場所的鐘表不是壞了,就是沒電了。其實並非如此,埃塞人的時間是12小時制,而不是24小時制。他們把太陽初升的那一刻稱為0點(由於埃塞靠近赤道,因此一年裡白晝和黑夜基本平分等長,且變化很小),基本上相當於一般時間的早上6點。以此推算,埃塞的6點就是中午12點,3點就是上午9點。所以,在埃塞聽到“中午6點”或“上午3點”的說法也就不足為怪了。其實生活習慣了,兩種時間的互換並不難。只要在埃塞時間上加上6小時,便是普通時間。如果加上11個小時,那就是北京時間了。

很多埃塞人有不守時的毛病,和當地人見面等上一兩個小時是常有的事。以至於每次約埃塞朋友見面的時候都要反覆囑咐對方是普通時間,而不是埃塞時間,以免造成誤會。

看埃塞日曆時也要把11號當成1號,所以真的很費勁。但是,在埃塞,你年輕了7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