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在我們看來印度工業基礎建設都那麼差,但是它的各項指標卻處於世界前列?

我愛亢小丹



這是一個偽命題,印度工業基礎建設差的結果,就只能使印度的各項指標在世界上處於落後的狀態。就連印度引以為榮的人口,還是距離中國有1億多人的差距,要趕上中國據說還要10年的時間,其間中國的人口增長率要保持目前的水平。


在中國的改革開放之前,印度利用英國殖民留下的遺產,有很多項目超過中國,如鐵路的公里數印度幾乎沒有大變還是12萬公里,但這些鐵路都是英國殖民時代的遺留產物,設備陳舊老化,運營的速度很低,只是最近印度政府決心增加基礎設施,才同意與日本一起興建200公里的高速鐵路預計2025年前後完工。


應該說英國殖民時代為印度留下了很多的基礎設施,有港口,鐵路機場,甚至灌溉設施,但印度在獨立以後的發展速度非常慢,而人口的增加卻很快,這就造成了人均GDP一直處於中下游水平,但國家總的GDP是世界第6位。


印度如果可以在世界上可以自豪的領域就是軟件領域在印度有200萬軟件工程師,為美國,歐洲等製作各種軟件,而世界上很多大的公司都在印度有分公司,期望利用軟件的人才提高本國的IT水平。


橋本看日本


印度的各項指標處於世界前列?題主是認真的嗎?實際上,絕大部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指標,印度在全世界都處在比較落後的位置。有些指標比較靠前,卻經不起仔細檢驗。比如印度的農產品出口在全世界處於比較領先的位置,大米和牛肉——對,你沒有看錯,大多數印度人不吃牛肉,但他們並不介意向全世界出口牛,而且不是水牛或犛牛,而且他們顯然知道這些牛出口的用途是什麼——是其中主要的品種。

從表面上看,似乎印度農業很發達,但把這個數據和印度的糧食總產量以及人均產量聯繫在一起,問題就出來咯,印度現在的糧食產量(2.85億噸)相當於中國1978年的水平,只是現在中國的三分之一強。而中國每年還要大量進口糧食,印度出口,中國進口,兩項相權,印度人均糧食佔有量和中國的差距有多大就很明顯了,不要以為中國人飯量大吃得多,這個差距只能說明印度人的營養狀況和中國的差距,當然,要非爭辯說,中國人現在營養過剩,而印度人不吃肉只吃麵餅和咖喱更加健康,這種槓精論點那我也無話可說。

這只是一個例子而已,全面比較也可以,但結論是差不多的。


葉海林


印度有一些總量指標確實處在世界前列,但“各項指標”處於世界前列卻顯然不對。如果是說人均指標,那麼印度幾乎沒有處於世界前列的

印度處於世界前列的有:

1. 人口,13.4億,僅次於中國排第二。中印遙遙領先第三名美國,幾乎是美國的四倍。而且印度人口將在六七年內超過中國。

2. GDP總額,2.6萬億美元,次於美、中、日、德、英,排世界第六。世界銀行購買力平價GDP排名,印度超過日本排第三(中國2014年超過美國排第一),但這種排名影響力較小。

3. GDP增長率,2017年7.2%超過中國排名主要經濟體第一。2018年二季度升至8.2%,統計上顯得增長勢頭良好,似乎有起飛之勢。

4. IT服務業和外包產業,2017年創收1600億美元,世界第二。

5. 珠寶加工業,年產值逾千億美元世界最大,年出口額近500億美元,佔印度總出口額約15%。

6. 牛奶產量,2016年產6.06億噸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的9.13億噸,第三名中國是3.57億噸。印度人喜歡喝牛奶,產量增速快,可能十年後超過美國排名世界第一。

7. 海外僑匯,2017年印度僑匯有690億美元,世界第一,超過中國的640億美元。印度人海外務工能力不差。

印度有一些特色產業,雖然基建和製造業能力差,但也有局部亮點,服務業有一些優勢。以上列的指標,除了GDP總額,有幾項是和中國可以相比的。當然還有大量指標和中國有數量級差距。

由於人口眾多,印度人均數值一般排在全球較落後的位次。排名世界前列的經濟數值都是總量數值。不象中國,有一些人均數值都相當靠前,甚至世界第一,如人均西瓜、蔬菜。


風雲學會陳經


印度是個鬆散的聯邦,發展面臨諸多障礙,比如,公共暴亂,各邦語言千差萬別,基礎設施落後,企業規模小,工業建設差,等等。

但印度由於13億人口,基數龐大,導致印度經濟總量很大,各項指標處於世界前列。2017年,印度GDP達到2.6萬億美元,排名第六。



不過,印度各項指標居前,也不全拜人口所賜,與它的部分制度優勢密不可分,試舉幾個例子。

印度自然資源豐富。印度有龐大的耕地資源,印度的國土面積雖然在世界上只能排在第七,但其耕地面積卻排在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



印度實現免費的教育制度,在印度,所有適齡兒童都必須強制入學接受教育。英語是印度的官方語言,印度英語普及度很高,87%的印度學校用英語教學,高等教育全部英語教學。

印度人享有充分的流動自由。印度人可以在總統府的對面要飯,也可以在象中國長安街一樣繁華的地段搭棚生活。



印度的發展模式,比較獨特,跳過了輕工重工,直接從農業大國向服務業大國轉型,通過補貼等政府扶持,推動了IT業的蓬勃發展。

…………………………………………………


史晨昱


這完全是個偽命題。

印度的鋼鐵產量也是世界前列的,按照以前對工業國的標準看,怎麼也不會落後。

說一下歷史吧。我國是1978年開始改革開放的,而印度大約是在1990到1992年之間才開始開放的,大家可能很難想象,之前的印度是一個披著資本主義制度的計劃經濟國家。所以印度的開放和中國的開放有同樣的意義。時間上算,印度大約比中國晚發展了13年左右。也就是說,現在印度發展水平有達到中國2005年的水平,就不算太差,或者說速度不比中國差。

到現在為止,印度的發展其實跟中國有很多相似之處,現在印度都在發展中心城市,也就是說,這和當年中國一樣,所以現在中國留下幾大城市群,比如珠三角、長三角等城市群、京津翼城市群,和一些沿海地區,在這些城市群和沿海地區以外的地方,其實發展也是不怎麼樣的,之所以現在看起來還不錯,關鍵是我們中央政府用轉移支付的方法支持其他地區的發展,在中央政府這種強力支持下,從中央政府有能力實施轉移支付手段以來(1998年開始),這些地區也就環重慶有發展起來,其他地區實際都是在虧損的。印度的中央政府沒有這麼大的控制力,所以就還是在幾個重點城市全力、大範圍的擴展。而我們的媒體和眼光都放在中心城市以外的地方,你說人家能不落後嗎?

印度去年完成了稅制改革和貨幣改革,很多國人都在嘲笑他們的改革,但是我要說的是,這兩項改革的完成,意味著印度的中央政府也有能力進行轉移支付發展其他地區經濟(起碼改善一下其他地方的一些基礎設施)。

我記得我國的大規模基礎建設也是從04年開始的,08年進入魔化,全國加速發展。印度接下來也有可能進入這個階段。基礎設施建設對GDP的貢獻可是非常驚人的,你看我國的發展就知道。

04年的時候我和一朋友到印度,當年的印度,真的會讓人落淚,坐火車橫穿整個印度,鐵路沿線特別是靠近大型城市群的地方,到處是用芭蕉葉做的房子,還不能說是房子,因為只有上面是芭蕉葉,根本沒有牆,可以說是沒有片瓦蓋頭的人是大規模的難以想象,這在中國是見不到的,中國再差也有個土房子加茅草頂吧。14年我那朋友再去印度(我因為工作變動,沒有再去了),回來就說現在印度變化太大了,十年的發展太快了,回來就決定到印度投資,那是和90年代中國一樣的熱土。

其實大家會認為印度落後,也是我們的媒體和以前的眼光照成的。我們的媒體除了報道美國槍擊了、快要衰退了,歐洲不行了、已經沒活力了,日本不行了、失去了20年,韓國亂了、總統又被抓了,俄羅斯崩潰了、盧布狂跌,印度搞笑了、打個電話就能入黨、造就現在世界第一大黨這種事,哪有報道過人家有什麼成就,人家在怎麼進步?再說原來的印度的確也是不如中國,人們就一直認為印度落後。跑去旅行發帖的也都是90後以後的出生的,他們沒有看過中國當年的情況,理所當然認為現在印度很落後了。

印度對中國並不友好,14年的時候在印度的華裔和華籍常住人口不到2萬,也就是說在這麼大一個國家,竟然比在非洲大陸的華人人口的零頭都不到。很多中資企業去投資,不能直接投資,都要通過跳板,製造企業去賣產品,都要搞市場換技術,不然你根本別想進。印度人也非常勤勞,你看現在全世界很多工地上都是印巴裔人在幹活,不但勤勞,而且也比較精明,歐美很多小店或二手商鋪都是印度人開的。精明中狡猾的人也很多,和印度本土做生意,一不小心就會被坑,而且人家是用法律來坑你(中國生意人對印度法律非常撓頭的),讓你自己憋死。

先寫到這吧。


乙出東方火天下


印度到底怎樣,可從兩個事例略窺一下:一是印度一政黨為了競選拍的宣傳視頻《印度2030》,描述印度在2030年的幸福生活想象,故事大概以西方一白人小老頭到印度旅遊的視覺,描述所見所聞所感所想,一出機場到處高樓大廈繁華無邊,出租車全是豪車司機全是白人,看到的最髒最累最下賤的活都是白人在幹,還有大街上很多白人乞丐在乞討,反正就是印度人民翻身做了主人,高高在白人之上,西方白人成為印度種性制度下的最低等人;二是魯豫的一個節目,到印度採訪在中國很有名氣的寶萊塢明星阿米汗,其中一個場景是阿米汗坐直升機到農村與當地村民一起修水壩,站了長長的一排人用人手傳遞修壩用的石頭的場景。在人工智能、無人化機器、物聯網大發展的今天,一個政黨的格局格調,加上如此原始落後的生產方式,印度要想在各方面處於世界前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海之南66


首先印度有人口紅利,在中國面臨經濟轉型成本飛速增長的時候,印度像極了80年代的中國。人口眾多,基礎設施缺乏,國民生產總值低下,

人工成本低廉。所以引得眾多投資爭相投入。

印度做為民主主義國家深受英國x在政治上也比中國要容易得到西方國家的認同。再加上西方國家有意識的要遏制中國的崛起,很多對我們限制的產業和政策都對印度開放,所以造成了現在印度在很多政策福利方面要優於國內,當然我們也不要妄自菲薄,我們也有自己的優勢,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大量的製造設施已經世界先進的交通網絡都是我們的優勢。



中國人是世界上最勤勞的民族,只要我們團結一心就一定會國家富強,人民安定。


措手不及的中年


第一、是因為印度是得到了西方的扶持。因為印度是在英國殖民時期被英國殖民者強行捏合成的一個統一體,在獨立後它的政治體制和主流文化,都是英國殖民者留下的,先天就與西方親近,而歐美為了拉攏它對抗中國,更對它大開方便之門,對中國實行禁售的許多高科技它都能買。中國人得不到的項目,歐美都能給,如軟件外包、航空母艦、先進戰機…

第二、得益於近年來世界總體上的和平與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只要一個國家能保持政局平穩,經濟都能發展。印度自不例外。

第三,得益於印度巨大的人口基數和起步低,印度即使只有百分之一二十的受過教育的人口,也有一億多兩億多,如果有百分之三十,那就是有了四億左右的受過現代教育的人口,這己經超過了美國的總人口數!但按印度自己的統計出的那個數據,我是不信的!

第四,得益於印度政府自己造假和歐美的吹捧!為了趕超中國,在經濟發展速度和GDP總量上一改再改,把牛羊糞也加進生產中,擺攤設點的小商販也估摸一下加進去,這排名是居於世界前列了,但有一點可信嗎?

另外,為了數據上好看並能趕超中國,印度政府在進行統計時,能寫名字,能認錢就算是受過教育,不是文盲,喲!印度受教育人口十多億啊!一天掙十多塊錢,家裡有個電風扇就算中產,哇!印度中產階級起碼有一半六七億人啊!水稻收穫了,拉過來倒過去,轉了不知多少部門,最後一拍大腿,單產超過中國成世界第一…諸如此類,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的事,印度上自總理下自平民百姓,幹了無數次,所以很多數據都上去了,好看了,但,這些…都是然並卵!


餘笑寧


很多時候真的不知道 你們問這些問題的人,到底是請教問題的? 還是跑出來帶節奏的?

你說的印度工業基礎的確是薄弱,因為印度的工業沒有形成自己的完整的工業產業鏈,所以很多時候印度的整體工業水平就表現比較差勁。

第二個你說的各項指標處於世界前列的可以列舉說的是那些麼?

想了一下印度比較有競爭力的行業

1,電影產業,印度的寶萊塢還是比較出名的,這個就不用我多說了。

2.軟件行業,印度然間製造行業可以稱為世界一流水平,是世界上獲得質量認證軟件企業最多的國家,有170多家公司活動 iso9000質量標準

認證,

3.印度農業產品,說到這個 很多人可能會一臉懵逼的說,印度不是很多人都吃不飽麼,怎麼會是農業產品麼?印度國土遼闊,各地自然條件不一樣,

在加上印度的氣候,是非常適合各類農作物生長的,印度是大米主要出口國還有牛肉也是印度的主要出口項之一,雖然印度人不吃牛肉,但是他們

出口牛肉,這個也是叫人怪異的地方之一了。

4,印度的醫藥行業,最近看我是藥神的人都會看到 很多特殊藥品都是在印度那裡弄到的,這個是和印度曾經的藥品專利法

有關,印度的藥品專利只要你用的藥品名稱不一樣,在印度不算是侵權,所以給了印度醫藥行業很好的發展機遇,不過聽說現在好像有做調整。

5印度其實有著豐富的鐵礦和煤的儲量,應該在世界的儲量上面來看 應該也有可以排上前五。

至於你說的各項指標,其中的各項可以單獨列舉出來,大家來探討一下。


上風上水20


首先是人印度人口基數大,應該是印度的極個別指標處於世界前列!實際上,絕大部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指標,印度在全世界都處在比較落後的位置。有些指標比較靠前,卻經不起仔細檢驗。比如印度的農產品出口在全世界處於比較領先的位置,大米和牛肉——對,你沒有看錯,大多數印度人不吃牛肉,但他們並不介意向全世界出口牛,而且不是水牛或犛牛,而且他們顯然知道這些牛出口的用途是什麼——是其中主要的品種。

從表面上看,似乎印度農業很發達,但把這個數據和印度的糧食總產量以及人均產量聯繫在一起,問題就出來咯,印度現在的糧食產量(2.85億噸)相當於中國1978年的水平,只是現在中國的三分之一強。而中國每年還要大量進口糧食,印度出口,中國進口,兩項相權,印度人均糧食佔有量和中國的差距有多大就很明顯了,不要以為中國人飯量大吃得多,這個差距只能說明印度人的營養狀況和中國的差距,當然,要非爭辯說,中國人現在營養過剩,而印度人不吃肉只吃麵餅和咖喱更加健康,這種槓精論點那我也無話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