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區:科技創新競爭力全國第三,「一帶一路」重要支點

西安高新區:科技創新競爭力全國第三,“一帶一路”重要支點


園區特色

1.國家高新區綜合評估TOP10,科技創新競爭力全國第三。

2.電子信息、先進製造、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生物醫藥四大龍頭產業。

園區概況

一、總體介紹

西安古稱長安,陝西省省會,下轄11個區、2個縣、7個國家級開發區和1個國家級新區。西安是中國西北部唯一的國家中心城市,總面積10752平方公里,戶籍人口905.68萬,是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絲綢之路起點城市、“一帶一路”核心區,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工業基地。

2017年,全市生產總值7469.9億元,同比增長7.7%;財政總收入1364.7億元,增長8.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29.5億元、增長10.5%;全年簽約引進項目847個,投資規模達2.35萬億元,為歷年最高。實施戶籍、人才和創新創業“三大新政”,新增落戶人口25.7萬人,人才淨流入量居全國大城市前列。

西安高新區:科技創新競爭力全國第三,“一帶一路”重要支點

二、西安高新區簡介

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西安高新區”)是1991年3月經國務院首批批准的國家級高新區。26年來,西安高新區主要經濟指標增長迅猛,綜合指標位於國家級高新區第三位。西安高新區在推動技術創新、發展擁有民族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業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優勢和特色。全區累計轉化科技成果近12000多項,其中90%以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根據科技部統計,西安高新區的產業規模、稅收貢獻、知識創新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均居全國高新區前列。

如今,西安高新區已成為關中-天水經濟區中最大的經濟增長極、中西部地區投資環境好、市場化程度高、經濟發展最為活躍的區域之一,在2017年《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評價報告》中,西安高新區的綜合評估在全國高新區中位列前十。

西安高新區:科技創新競爭力全國第三,“一帶一路”重要支點

三、區位優勢

西安地處中國陸地版圖中心和中國中西部兩大經濟區域的結合部,是“一帶一路”上的重要支點城市,是西北通往中原、華北和華東各地市的必經之路。在全國區域經濟佈局上,西安作為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隴海蘭新鐵路沿線經濟帶上最大的西部中心城市,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橋頭堡,具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重要戰略地位,西安咸陽國際機場、鐵路、公路是全國六大樞紐之一,國際陸港是全國唯一獲得國際國內雙代碼的內陸港口。

西安高新區:科技創新競爭力全國第三,“一帶一路”重要支點

四、資質榮譽

☆2002年12月,被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評為六個“中國最具活力的城市和地區”之一。

☆2006年10月,榮獲2006年度亞洲孵化器獎,成為中國大陸地區第一個獲得此項大獎的孵化器。

☆2008年12月,被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授予“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基地”稱號。

☆2010年7月,被國家標準委評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標準化示範區”。

☆2012年5月,被科技部、中宣部、文化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獲批“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

☆2014年2月,被國家知識產權局評為“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園區”。

西安高新區:科技創新競爭力全國第三,“一帶一路”重要支點

產業特色

一、產業體系

近年來,西安高新區全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形成了電子信息、先進製造、生物醫藥、現代服務業四大主導產業和通信、光伏與半導體照明、電力設備與能源技術、電子元器件、汽車、軟件與服務外包、生物製藥、創新型服務業等八大產業集群。相繼被列為國家通信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生物醫藥火炬特色產業基地、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創新基地。

目前,西安高新區已經完成戰略性新興產業佈局,並逐漸形成四個千億級產業格局,以三星為龍頭的千億級的半導體產業鏈,以三星、華為等為龍頭的千億級的通信產業,以IBM、Intel、NEC等23家世界500強企業形成的千億級的軟件與信息服務產業以及以強生為代表的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

西安高新區:科技創新競爭力全國第三,“一帶一路”重要支點

二、發展現狀

電子信息產業:2012年4月10日,改革開放以來國內電子信息行業最大外商投資項目三星電子一期投資70億美元的存儲芯片項目落戶高新區。目前,高新區已形成了以三星、華為、中興、神州數碼、上海龍旗、展訊通信、摩比天線、研祥科技、諾基亞、西門子、海天天線、西電捷通、宇龍等300多家電子信息類企業為代表,以NEC、富士通、電信十所、電信四所等研究機構為支撐的通訊產業集群。

光伏與LED產業:引進世界500強美國GE公司與陝西電子信息集團合作共建的半導體照明研發生產基地項目、陝西光伏太陽能光伏產業基地項目、國內最大LED照明生產企業東莞勤上光電的西部區域研發工程中心和LED產品製造中心項目、烽火光伏500MW太陽能硅片切割生產線項目等。

西安高新區:科技創新競爭力全國第三,“一帶一路”重要支點

軟件和信息服務業:2013年共引進12家海內外龍頭軟件企業。在高端研發領域,引進了三星電子研究所、三星數據系統、匯豐軟件研發中心等世界500強項目3家。電子商務領域,引進了58同城、360搜索、阿里巴巴1688網、力邦等。互聯網領域,中國最大汽車互聯網企業易車集團進駐。截止目前,高新區軟件企業共有1380家,包括三星、IBM、施耐德等23家軟件行業世界500強企業。

先進製造產業:2013年,以比亞迪、法士特、慶安冷安、大金慶安、兄弟標準、西電集團等企業為代表的先進製造。高新區已引進美光公司增資建設的存貯芯片測試線項目、韓國SIMMTECH印刷電路板生產項目、陝汽與比亞迪合作的蘭德新能源汽車項目、比亞迪汽車二廠項目、荷蘭亨特集團的西部區域製造中心項目等。

生物醫藥產業:生物醫藥產業形成了以力邦製藥和萬隆製藥為代表的化學原料與製劑生產企業,以大唐製藥和吉世藥業為代表的中成藥生產企業,以嘉禾生物、皓天生物為代表的天然植物提取生產企業,以西大北美為代表的生物診斷和生物芯片技術研發企業,以華海醫療、天隆科技為代表的醫療器械研發、生產等優勢企業及相關產業,以美國強生供應鏈生產基地、國藥西北物流樞紐中心為代表的核心規模工程。

西安高新區:科技創新競爭力全國第三,“一帶一路”重要支點

總部經濟:通過不斷提升政務服務環境、優化商務發展環境和改善生活配套環境,高新區已聚集了包括美國應用材料、美光、高通、法國施耐德、IBM、德國西門子、英荷殼牌、臺灣友立資訊、日本電裝等國外知名企業投資設立的研發總部;中航大飛機、幸福航空、華夏人壽等在內的全國總部;國電、華能、華電、大唐、易高等在內的全國大型企業區域總部。人民銀行西安分行、陝西銀監管局、陝西證監局均在區內辦公,西安高新區已成為西部最大的科技金融要素聚集區。

創意產業:先後認定了西安高新區創意產業綜合服務平臺、西安高新區傳統文化動漫基地、西安高新區(長風)動漫產業示範基地、西安高新區(力邦藝術港)創意產業示範基地和綠地藝饕街、託卡創意街區。西安高新區已經連續兩年舉辦了“中國(陝西)動漫產業發展與投資促進高峰論壇”,“中國(陝西)手機動漫產業發展與合作高峰論壇”。

西安高新區:科技創新競爭力全國第三,“一帶一路”重要支點

三、載體建設

根據高新區未來的主導產業體系及建設“國際高新”和世界一流科技園區的要求,按照“專業化聚集、集群化推進、園區化承載”的原則,在107平方公里範圍內,確立了“兩帶四區七園(基地)”的產業功能佈局。

兩帶,即萬億元現代服務產業帶和萬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帶。萬億元現代服務產業帶以高新路—科技路—唐延路—錦業路為發展主軸,貫穿現代商業、金融商務、總部經濟和創意產業聚集區。萬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帶沿西三環———快速幹道一線自北向南,依次佈設創業研發園、軟件新城、先進製造產業園、出口加工區、生物醫藥產業園、長安通訊產業園和草堂科技產業基地。


政策環境

融資與中介服務:高新區信用與金融服務平臺與2013年正式上線運行,平臺以企業公共信用數據庫、企業申報信用數據庫和金融服務機構信息數據庫為基礎,依託資訊服務、信用服務、金融服務三個功能模塊,為政府、企事業單位和金融機構,提供及時的金融資訊服務、權威的信用服務和全面的投融資對接服務,努力實現“以信用促融資,以融資促發展”的信用體系建設目標。

西安高新區:科技創新競爭力全國第三,“一帶一路”重要支點

樹立品牌和市場推廣:每年蒐集國內外對企業發展有利的展覽、展示、展銷會信息,並給予參會企業相關的政策、資金支持; 每年組織企業赴海外考察、交流,幫助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組織新聞媒體,對入區企業進行宣傳報道、幫助企業進行新聞發佈; 高新區企業可享受高新區資源網的免費宣傳,並獲贈超大容量企業郵箱;高新區每年免費編制《高新技術企業名錄》,按行業分類刊登西安高新區所轄企業及其產品信息。

產業推進:定期為企業免費製作項目冊,並在資本發達的地區召開項目推介會,推介項目、宣傳企業,幫助企業利用資本市場進行融資;每年召開多次銀企座談會,建立企業與銀行之間的橋樑;幫助企業申請國家、各部委、省市等各類計劃,幫助企業獲取政府各方面的扶持; 建立活躍的中介服務機構體系和平臺,推進企業上市融資;為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貸款擔保提供補貼,解決中小企業的貸款問題;設立“青年創業基金”、“留學人員創業基金”、“中小企業擔保貸款基金”、“知識產權保護基金”、研發機構補貼等多項產業扶持基金,幫助企業快速發展。

西安高新區:科技創新競爭力全國第三,“一帶一路”重要支點

西安科技大市場:西安高新區管委會與市科技局共建的西安科技大市場,堅持“交易、共享、服務、交流”功能定位,平臺資源聚集效應凸顯,綜合服務能力提升顯著,已成為關中-天水經濟區中最活躍的產學研合作交流平臺。2013年,在各服務機構共同努力下,科技大市場平臺吸納入庫共享儀器設備4110臺(套),累計為879家企業提供5800餘次服務;全市完成技術交易18028項,合同額415億元,連續三年實現百億元增長,快速成長為繼北京、上海之後第三大城市。

中小科技企業孵化、培育體系:1993年成立的西安高新區創業園發展中心,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國際企業孵化器之一。形成了完善的“預孵化+孵化+加速培育”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圍繞中小型科技企業發展需求,提供創業諮詢與指導、投融資促進、培訓、共性技術、項目策劃與申報等20多項專業化服務。2013年,新增孵化企業200家,培育畢業企業30家。目前,創業園發展中心已擁有由孵化基地、產業化基地、綜合性功能園區組成的13個創業基地,總面積83.38萬平方米,累計孵化畢業企業465家,轉化科技成果1200多項,園區企業831家。

西安高新區:科技創新競爭力全國第三,“一帶一路”重要支點

知識產權保護環境:西安高新區於2003年建立了三位一體(專利、商標、版權)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同時引進國家知識產權局西安代辦處、省知識產權法律援助中心、知識產權服務中心、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建立了全國首家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大廳,為區內企業提供免費培訓、知識產權申請、專利查新預警、法律援助、質押貸款等多項服務。目前,陝西省80%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都聚集在高新區為企業提供全面高質的服務,已經形成了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良好氛圍。園區創新創業非常活躍,平均每個工作日新成立企業15家,轉化科技成果6項。


前景展望

一、優化空間佈局 建設現代高新

“十三五”期間,高新區將按照“控制增量、盤活存量、有序開發、高效利用”原則,健全用地控制標準,盤活土地存量,強化土地監管,推進土地集約高效利用。

同時,高新區將按照“兩帶兩城五區八園”的空間佈局,超前謀劃基礎設施拓展區佈局規劃,加強統籌協調,全面對接行政區與高新區的道路交通、公共市政等基礎設施建設。

西安高新區:科技創新競爭力全國第三,“一帶一路”重要支點

另外,高新區還將以綠色新常態為引領,通過提升園林綠化水平、促進節能減排、加強廢物安全處理,推進綠色低碳新城建設,提升城市管理,建設美麗高新。

同時,高新區將推動“公交都市”創建工作,科學系統規劃公共交通發展的空間,加快大型立體公交樞紐建設,增強區域公交接駁能力,優化立體化交通換乘條件。

西安高新區:科技創新競爭力全國第三,“一帶一路”重要支點

二、完善公共服務 共享幸福高新

“十三五”期間,高新區將以基礎教育、醫療衛生、勞動社保、住房保障、人才培養與引進、公共文化體育建設為主要內容,建設幸福高新、人文高新。

結合人口數量與結構變化,高新區將進一步完善教育規劃佈局,科學設計學校布點。新建、改建、擴建一批學校和幼兒園,增加投入,改善辦學條件,提升學校軟件與硬件配套,構建全面教育體系。

在改善基本醫療衛生方面,高新區將在“十三五”期間,合理調整醫院機構佈局,優化醫療資源配置,大力引進三甲以上醫院入駐高新區,推進西安國際醫學中心、西安國際康復醫學中心等項目建設。

西安高新區:科技創新競爭力全國第三,“一帶一路”重要支點

此外,高新區還將在“十三五”期間推動勞動就業保障制度建設,積極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紮實落實各項社會保險惠民政策。逐步完善高新區的住房保障體系,健全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分配、運營和管理機制,持續加強保障房建設公共投入,促進保障性住房項目建設運營的專業化和市場化。

在文化方面,“十三五”期間,高新區將加快公共文化基礎設施規劃建設,推進省圖書館新館項目建設及高新區科技館、美術館、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體育館等公共文化體育場地、設施的規劃建設,建設一批社區文化站、圖書室、科技室,形成“大館加小站”的文化服務平臺。

西安高新區:科技創新競爭力全國第三,“一帶一路”重要支點

三、創新社會治理 打造和諧高新

“十三五”期間,高新區將以公共安全管理、社會穩定、城鄉統籌、輿論引導、依法治理等為主要內容,建設和諧高新、法治高新。

高新區將積極轉變政府職能、擴大社會組織作用、發揮社區組織作用,創新社會治理格局,健全基層社會治理體系。

在公共安全管理方面,高新區將強化基層治安管理,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提高反恐防暴工作水平,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高新區還將推進城市精細管理,結合高新區外籍人口較多的特點,全面提升城市建設管理國際化水平。

西安高新區:科技創新競爭力全國第三,“一帶一路”重要支點

“十三五”期間,高新區還將建立民情工作平臺,暢通民意表達渠道,強化民意表達和參與政務決策的制度保障,深入走訪群眾,問計於民、問效於民,問需於民,解決實際問題。

在“智慧高新”建設方面,高新區將積極推進大數據資源整合,實施“織網工程”,打破信息孤島,完善高新城市管理、公共應急、社會治理綜合數字指揮平臺。

緊緊圍繞建設世界一流科技園區、建設國家自主示範區的戰略定位,“十三五”期間,高新區將推進自主創新示範區立法,推動高新區行政體制改革,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適時承接相應管理權限,理清管理邊界。

西安高新區:科技創新競爭力全國第三,“一帶一路”重要支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