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夢三國(十三)曹操白門樓殺呂布是個陷阱,只有劉備看得明白

呂布是《三國演義》中武力最強大的將領這是毋庸置疑的,不論是虎牢關下一人單挑劉關張三人,還是兗州城下逼退兩夏侯兄弟,都充分證明了他個人武力的強大。不僅如此他在領軍作戰上也是可圈可點的,兗州戰曹操,徐州戰袁術,小沛攻劉備,這些戰役中也表現得極為出色。按理說求才若渴的曹操,對於呂布被生擒這件事應該是非常高興的。而且如果呂布能加入曹操陣營,那對曹操來說絕對是如虎添翼的事情。讓人意外的是曹操竟然沒有聽從呂布投降的建議,而是聽了劉備一句話,將呂布縊死在白門樓下。

醉夢三國(十三)曹操白門樓殺呂布是個陷阱,只有劉備看得明白

曹操縊死呂布的原因在三國迷的群體中說法很多。有的說是曹操要報在濮陽被燒傷的私仇,也有的說是因為受了劉備一句話的刺激,還有認為曹操怕自己步了丁原和董卓的後塵。在我看來這些原因都有,但卻都不是主要原因。曹操的多疑狡詐和睚呲必報是非常出名的,對於得罪過他的人向來都會遭到嚴厲的打擊報復。而曹操的禮賢下士同樣出名,只要是有才能的人,即便與他有些私仇也能夠得到他的諒解。從整體上來看,曹操胸懷遠大抱負,以平定天下為己任的。為了這個理想,他一生中做過不少放下私仇或者犧牲親信的事情。

醉夢三國(十三)曹操白門樓殺呂布是個陷阱,只有劉備看得明白

說白了曹操就是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只是這個目的太過遠大,所以看起來人也變得高大上。在曹操收降的將領中不乏與他私仇不小的,如馬超手下的龐德,宛城弄死他兒子和侄子的張繡。呂布與曹操的仇恨相比於這些人簡直不值一提,曹操能招降龐德和張繡,自然也容得下呂布。而且呂布的武勇是眾所周知的,在領兵作戰上也非常的傑出,這種能力強大的將領是征戰天下的諸侯夢寐以求的部下。以曹操日常求賢若渴的表現看來,他不可能不對呂布動心。就連與他仇怨更深的陳宮都有放過的意思,呂布自然不是非殺不可的對象。

醉夢三國(十三)曹操白門樓殺呂布是個陷阱,只有劉備看得明白

至於曹操殺呂布是因為劉備一句話的刺激,和考慮丁原和董卓的前車之鑑就更可笑了。曹操當時是丞相兼大將軍,總覽朝廷大權,而劉備只是有一個空名漢室宗親。兩人身份完全不對等,劉備憑什麼刺激曹操。從之後劉備在許昌韜光養晦時,曹操拒絕程昱和荀彧勸說殺劉備的態度來看,他對於將劉備控制在手裡也是非常有信心的。至於丁原和董卓被殺的事情就更不可能發生,因為曹操的貼身護衛是許褚,不可能是呂布。如此以來,丁原和董卓被呂布殺掉的事情根本不肯能重現,曹操又何必自尋煩惱。

醉夢三國(十三)曹操白門樓殺呂布是個陷阱,只有劉備看得明白

實際上從大局面來分析,呂布對曹操是有吸引力的,但是卻沒有急迫性。曹操手下兵多將廣,一流謀士數量不小,這樣的陣容基本上解決了當前的麻煩,使得曹操對招降呂布的需求不是太大。而且曹操打仗真正在戰場上決勝負的機會不多,反而是用各種陰謀詭計的時候比較常見。從《三國演義》的曹操戰例中總結,凡是他與人在戰場上打得熱火朝天戰役,結果都不怎麼樣。比如兗州濮陽差點被呂布所殺,征馬超被打得割須棄袍,赤壁之戰更是灰頭土臉。可以說曹操根本就是不是全靠打仗奪取天下的人,他更多的是依靠政治攻勢和陰謀手段。

醉夢三國(十三)曹操白門樓殺呂布是個陷阱,只有劉備看得明白

曹操與人打仗只要戰場上能維持僵局,接下來就是靠著各種政治攻勢和陰謀手段創造制勝的機會。這種用兵風格,更像是一個文官和謀士,並不是將軍的打仗方式。而這種用兵風格也就決定了,戰場上強勢的將領對曹操來說並不是一定需要的。因此呂布對於曹操來說是可殺可不殺的,具體殺不殺得看心情。從白門樓上曹操對呂布軍戰敗將領的處置來看,除了陳宮他是極力挽留的,剩下幾個他都沒有太放在心上。如果這些將領誠心投降,或者有人勸說,那就順手賣人情,將其放過了。

醉夢三國(十三)曹操白門樓殺呂布是個陷阱,只有劉備看得明白

嚴格說來曹操和陳宮算是知己,沒有深仇大恨,只是理念不合。陳宮三番四次不給曹操面子,多次差點弄死曹操,也有各為其主。曹操很看重陳宮,所以明知陳宮一心求死的情況下,還極力挽留。對呂布的另外幾個將領則不然,他們對曹操並沒有太大的吸引力,殺不殺只是在一念之間。高順態度強硬,自然一刀就殺了。可呂布則不同,好歹也是諸侯身份,太輕易的殺了顯不出自己的威風,於是曹操臨時起意用他來試探劉備。其實曹操對劉備的控制表面上看起來很自信,多次拒絕了程昱和荀彧的建議,實際上他多少還是有點忌憚的。

醉夢三國(十三)曹操白門樓殺呂布是個陷阱,只有劉備看得明白

劉備從實力上來講,與曹操相比還不如九牛之一毛。雖然有關羽張飛這種超一流武將,但謀士都是二三流的水平。最重要的是劉備是個流浪漢,沒有自己的基地。他的軍隊就是無根之水,無法發展壯大。雖然劉備有著漢室宗親和剿滅黃巾賊寇的聲望,但這些聲望在亂世之中不能當飯吃。大家收留劉備不過是甩鍋或者刷聲望,根本不會真心擁戴劉備,更不要說幫他發展壯大了。出於這點考慮曹操都不擔心劉備會對他造成威脅,甚至於將劉備控制在手中更有利於曹操提高自己的聲望。

醉夢三國(十三)曹操白門樓殺呂布是個陷阱,只有劉備看得明白

可是有一點劉備不在曹操之下,那便是對東漢全國局勢的眼光和政治敏感度。這是作為一個以統一天下為理想的諸侯必不可少的特質,也是曹操最忌憚劉備的地方。曹操那句話"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爾。",充分說明了曹操對劉備這方面的認識。實際上劉備在這方面的確厲害,從陶謙三讓徐州,他又三次讓給呂布,就可以看出這人心思深層,政治敏感度極高。在討伐呂布過程中,曹操也設計多次試探劉備,劉備守得滴水不漏,更是讓曹操感到這人不簡單。於是在白門樓上連續用呂布和張遼做了兩次試探。

醉夢三國(十三)曹操白門樓殺呂布是個陷阱,只有劉備看得明白

拿下徐州並把呂布逼到下邳以後,曹操就有些猶豫是否順便處理掉劉備。可是劉備的聲望,以及毫無破綻的行為,讓他下不了決心。他先讓劉備守在下邳通往淮南的道路上,表面上是讓他防止呂布找袁術求援,實際上是刺探劉備是否有反心。後來在殺呂布前問劉備的建議,也是試探劉備是否還有和呂布聯合的打算。最後假意殺張遼,是試探劉備表現出來的是真仁義還是假仁義。這三次試探目的不同,但對劉備極為兇險。一旦劉備應對失誤,曹操極有可能下殺心,找機會把劉備做掉。

醉夢三國(十三)曹操白門樓殺呂布是個陷阱,只有劉備看得明白

好在劉備也是戲精一枚,不動聲色的配合演出,讓曹操放下心中的疑慮。歷史上評價劉備為梟雄,正是由於劉備的這些精彩表演。可是若不表演,他早就死於曹操、呂布、袁紹等諸侯之手,哪裡來日後的蜀漢先主?實際上曹操和劉備本就是一類人,只不過曹操條件比劉備好,資本更加雄厚,提前起步而已。劉備只是缺少資源和合適的機會,所以只能韜光養晦以待時機。只要天下風雲突變,那曹操也就壓制不住了。而劉備對此也知道得很清楚,所以一直在蓄積力量,等待著時機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