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片場開放日成都站回顧:黑暗中有微光

新片场开放日成都站回顾:黑暗中有微光

七月的尾巴,新片場開放日來到了成都,這個人傑地靈的城市,飽含著各位影人對原創短視頻的熱愛。小夥伴們的熱情,取代了炎熱的天氣,取代了誘人的火鍋,成為成都給新片場最深刻的印象。感謝大家對新片場的支持和厚愛!

新片场开放日成都站回顾:黑暗中有微光
新片场开放日成都站回顾:黑暗中有微光

本場活動的主持人是NEW ERA 青年電影季項目負責人姜靖,他向大家介紹了徵片進行中的青年影展——“NEW ERA青年電影季”,這是青年電影人展示自己的好機會,歡迎大家持續關注!

新片场开放日成都站回顾:黑暗中有微光

接著開放日正式進入展映單元。本次展映活動,我們為大家帶來了四部優秀的青年導演獨立影片:王博倫導演的《壬午渝汐》、呂詩雨導演的《永久居留》、RAYISY導演的《將進酒》、張麗慧導演的《米多多成長日記》。幾位創作人也來到現場,和小夥伴們分享自己的創作經驗及心得。

展映回顧:

王博倫:從歷史的縫隙中尋找可能

展映的第一部影片是王博倫導演的《壬午渝汐》,這部作品是王博倫導演2017年初拍攝的本科的畢業作品。本片為第二屆足榮村方言電影節學生單元的最佳影片,用單一的小空間反映了複雜的江湖世界,宏大的歷史故事,糅合著剛勁的動作片風格,重塑了那個時代的風雨恩怨。導演本科在重慶大學讀書,對這個城市有著深厚的感情,這部作品是他“給重慶的一封情書”。

除了對重慶深厚的情誼,導演是如何構思故事的呢?電影中為何會選擇女性作為第一主角?

“重慶有很多民國時期留下來的建築沒有被開發成旅遊景點,非常和諧的與城市融合在一起,大學採風的時候我常好奇者背後有什麼樣的故事。影片是自己的團隊創造的,在籌備片子期間蒐集了大量的素材,

從歷史的縫隙中尋找可能。本片是給重慶的一封情書,用女性去把握對重慶的感覺,剛好應了我對重慶這個城市的包容印象”

新片场开放日成都站回顾:黑暗中有微光

作為大學生導演,王博倫在拍攝中遇到了諸多困難,為壓縮成本拍攝時間僅有七天,導演身兼剪輯、編劇等工作,王博倫說後期播放覺得有欠缺的地方也不想再去做修改,這部片子是他成長的印記。王博倫整個團隊都是純粹熱愛電影的小夥伴,“有錢一起賺,沒錢一起玩

”,沒有了負擔,創作也會變得更簡單快樂。

呂詩雨:你有心的時候,所有不是機會的機會也會成為機會

新片场开放日成都站回顾:黑暗中有微光

第二部作品是呂詩雨導演的《永久居留》,影片由真實故事改編,講述許多華人為獲得美國永久居留權而奔波狼狽的故事。本片的力量在於這是一個真實事件,呂詩雨以往覺得偷渡是發生在上一個年代的事情,但是採訪當下的人群,依舊有很多年輕人在偷渡。本片為2017NEW ERA青年電影季最佳影片。

新片场开放日成都站回顾:黑暗中有微光

關於影片的視覺設計,呂詩雨說:“電影很多時候是看不到人臉的,可能是心在一個地方,身體在另一個地方;自然的火光照在人的臉上能造成強烈的視覺效果。”一鏡式拍攝手法, 16毫米膠片拍攝可以看出人物更私密的情緒,讓影片中廚房的火光看著更有力量,更能體現影片中的真實感和孤獨感。

“關於聲音設計,這是一部非常現實主義的影片,演員有自己的表演節奏,所以沒有配樂。刷碗時水的聲音,油鍋沸騰的聲音,打火機在欄杆上摩擦的聲音,與地面、玻璃水泥摩擦的聲音,

就是掙扎和迷失的聲音。”

談到給年輕影人的建議,呂詩雨說道:“要有心,當你有心的時候,所有不是機會的機會也會成為機會,同樣,當你有心的時候別人才會給你機會。

RAYISY:看日落時的靈感,古代和現代的碰撞

新片场开放日成都站回顾:黑暗中有微光

第三部影片是RAYISY導演的《將進酒》,影片是導演在去馬來西亞拍攝一個宣傳片時,機緣巧合與一個三代移民的老闆結識,聊天中對老闆的鄉愁有很深的觸動,有了這個影片的構思。

影片講述了90年代,少年排骨在馬來西亞海邊小鎮的成長故事,本片獲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短片提名。

新片场开放日成都站回顾:黑暗中有微光

“影片是我在看日落時獲得的靈感,想到了用李白的將進酒和羅大佑的歌表達鄉愁。”傳統文化的流失,古代和現代的碰撞,並融入了導演的感情。

在拍攝中也遇到一些問題:一是預算,二是片中的演員非專業,剛開始拍攝進度比較慢,諸多文化差異使在溝通上、表演上存在許多問題,後續融合了當地的文化表現形式進行拍攝,問題也在多方協調下一一解決。“服裝色調上貼合了影片年代的著裝,儘可能還原了那個年代的美學。”

張麗慧:黑暗中有微光

新片场开放日成都站回顾:黑暗中有微光

最後一部影片是張麗慧導演的《米多多成長日記》。影片講述了米多多的成長故事:米多多的父母離異,母親在洗頭房工作,父親嗜賭如命,兩人對米多多疏於照顧,米多多用畫筆記錄著她眼前的一切。一天,她被馬路上的東西吸引,跑出門發生了不幸的事情,然而米多多的世界並不只有黑白色。

影片百分之八十都是主觀視角,決定了一場只能一個長鏡頭,所以片中有大量的補拍鏡頭,通過攝像機拍攝來表達片中的情緒。

新片场开放日成都站回顾:黑暗中有微光

小時候覺得世界很小,認知都是父母給的,看到米多多的時候,我希望以一個觀察者的角度表現她的生活。”張麗慧想表達的不僅僅是生活裡的陰暗面,還要表達黑暗中有微光,有溫暖的東西,那才是我們要追尋的。

主題分享:

在展映單元結束之後,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的導師Peter為大家帶來主題演講。他是一位擁有40多年經驗的好萊塢資深導演,《蝴蝶效應》即是他參與執導的作品之一。

Peter主要分享了導演和演員進行走位排演的10個步驟:

1 通讀臺詞:到達片場前,演員們聚在一起,通讀場景;

2 介紹實景佈局:向演員介紹場景,讓演員備戲;3 第一次走位:告訴演員哪裡是起始點,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走位。不要給太多知道,第一次調度的目的是在給出你的想法之前,看看他們準備的是什麼樣子的;4 第一次修正:調度任何一場戲前,你必須完成了場景分析、心中非常清楚該如何調度,以及覆蓋這場戲的所有鏡頭;

5 第二次走位:演員綜合你第一次走位提出的意見,再次走一遍;

6 第二次修正:導演給出更多的細節的修正;

7 第三次走位:演員綜合你的意見,第三次走一遍;

8 標記走位:演員綜合導演的意見,再次走位;

9 描述全部鏡頭:導演告訴攝影指導和第一副導所有的鏡頭,演員此時在場;

10 攝影指導和導演與演員選擇好第一個要拍攝的鏡頭。


新片場開放日此次的成都之行結束了,感謝大家遠道而來的支持,也要感謝義務幫忙的志願者們,多謝你們的付出。對電影的熱愛不止,對青年創作者的支持會一直在,我們下一站開放日再見吧!

新片场开放日成都站回顾:黑暗中有微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