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保衛戰」 納入清潔取暖試點,中央財政給予大力支持

前不久,國家財政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佈《關於擴大中央財政支持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城市試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將北方清潔供暖試點申報範圍擴大至京津冀大氣汙染傳輸通道“2+26”城市、張家口市和汾渭平原城市。如果成功入圍,汾渭平原城市每年可以獲得3億元的中央財政補貼。按照要求,在三年示範期結束後,試點城市的城區清潔供暖率達到100%,平原地區基本實現取暖散煤替代。

“藍天保衛戰” 納入清潔取暖試點,中央財政給予大力支持

在中國北方地區,冬季空氣汙染之所以嚴重,燃煤供暖是主要因素之一。根據生態環境部的安排,8月20日開始,約90個大氣汙染防治強化督查組將進駐汾渭平原11城市,將對區域內的燃煤清潔替代、小鍋爐淘汰改造、工業企業環保設施等環保問題展開全面督查。

“藍天保衛戰” 納入清潔取暖試點,中央財政給予大力支持

據陝西省環保廳人士透露,包括西安、咸陽等多個汾渭平原城市,都已經啟動了清潔供暖試點的申報工作。“現在一些城市的申請文件剛提交。”生態環境部大氣司工作人員稱,四部門要進行審核,初步確定的申報城市還將進行公開答辯,最終入圍的城市名單將在確定後公佈。

據瞭解,中央財政給清潔取暖試點城市的獎補,是一個引導資金,入圍城市還需要拿出數倍的資金,對當地的清潔取暖設施進行改造升級、減少煤炭消耗、推進天然氣可再生能源供暖。

按照要求,三年示範期結束後,試點城市城區清潔供暖率要達到100%,平原地區基本實現取暖散煤替代;新建居住建築執行節能水平比現行國家標準提高30%,城區具備改造的建築全部完成節能改造,城鄉結合部及轄縣完成80%以上。

實際上,一個城市的清潔取暖改造,僅依靠3億元的中央財政補貼是遠遠不夠的。近期,陝西省在冬季清潔取暖實施方案中也提到,將積極拓展資金渠道,鼓勵引導發展綠色金融、開展PPP項目支持清潔供暖項目建設運營、支持符合條件的清潔供暖相關企業上市、支持企業利用多種融資工具,引導保險公司、信託計劃、資管計劃參與清潔供暖項目建設運營。

根據清華大學的測算,現在中國北方城鎮採暖面積約100億平方米,能耗為1.67億噸標煤。而到2030年,採暖面積將超過150億平方米,每年消耗2.5億噸標煤。 與此同時,城鎮採暖還帶來了空氣汙染、清潔能源難接入、熱能浪費等多重問題。

對於清潔取暖改造,除了國家搞試點、給政策、撥資金,大力支持外,北方的個別城市通過能源管理的辦法,即政府搭臺,第三方與相關企業合作,吸引民間資本,走市場化運營模式,並充分利用現代化新設備、新技術,將節能耗降指標嚴格控制在國家標準內,同樣值得摸索推廣,而且潛力巨大。

小馬談節能認為,我國的“藍天保衛戰”任務艱鉅,任重道遠,而作為相關企業就要有社會責任感、使命感。就如有黑科技之稱的加多屏,在全國同行業率先扛起“節能降耗,為藍天綠地代言”的大旗,專注門窗行業的節能降耗,目前已和多家相關企業建立門窗行業綠色化改造聯盟,探索用能源管理的辦法,償試創新城市清潔取暖改造項目,在為社會做出貢獻的同時,打造創業形象,加快企業發展步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