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之名,让孩子走向深渊?

日前,南通发生了一起13岁男孩坠楼身亡的悲剧,其母亲声称孩子坠楼之前一直在玩某游戏,并且是因为相信了游戏里的“玩家出一点血又会复活”情景,她认为孩子的死和游戏有直接的关系,要告这家游戏公司。

许多网友表示很不赞同其家人这样的说法,认为更多的是家长监管不力,放任孩子无节制地玩游戏。

以爱之名,让孩子走向深渊?

悲剧已经发生了,我们感动痛心,但要反思的问题也很多。

给了孩子物质生活,是否可放任不管了?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为了让孩子不要烦自己和空出更多时间,家长就会给孩子一部手机或平板,让他自己玩。因为爱孩子,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他什么。以前,许多人可能到大学甚至工作了才拥有一部手机。而如今,小学生人手一部手机,是很普遍的现象。手机作为一种通讯工具,对人类生活有着方便的作用,但对于自制力尚未成熟的未成年的孩子而言,手机是一种诱惑。

你给了他一台手机,却没告诉他:玩要适度。也没有起到监督的作用。如果家长不管不顾,工具就变成了走向危险的引导线

游戏不可怕,可怕的是沉迷。

网上搜索“沉迷游戏”四个字,一条条新闻迎面砸来,“沉迷游戏被父亲砸了手机,南京初中生离家出走”,“学生沉迷游戏将自己反锁家中”等等,让人不禁感叹,家长的“管教”对于孩子的成长,真的很重要。

以爱之名,让孩子走向深渊?

这么多的悲剧在眼前,家长不得不注意。在现代社会,我们无法让孩子与网络隔绝,而且孩子有逆反心理,你越不让他做他偏要做,选择迂回的方式比较好。

比如和孩子约法三章,每天只能玩一个小时游戏,要在完成作业以后才能玩,做到可以得到奖励,没有遵守就要受到惩罚,让孩子意识到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再者是要教会孩子分清虚拟与现实,基本的常识。孩子绿色上网,需要家长的监督。

注意培养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

开心就笑,不开心就哭,是幼童的本能反应。但这种状态放在一个大人或是青少年身上,就会显得奇怪和引来别人异样的目光。

培养孩子情绪控制能力在于循循善诱,而且要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如孩子不小心把地板弄脏了,你的第一反应是说,“你怎么这么笨,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孩子会害怕,会对自己失望,产生很多负面情绪,下次在遇到类似情况会害怕、撒谎和烦躁。

但当时如果你和孩子说,“妈妈知道你不是故意的,没关系的,我们一起来把地板弄干净就好了”,孩子会有一种被理解的感觉,而且也是由他来解决这个自己制造出来的麻烦的。

以爱之名,让孩子走向深渊?

父母都爱孩子,以爱之名,声称要给孩子最好的爱。然而,最好的爱并不是给他多好的手机,多少玩具,多少钱,而是陪伴和监管。悲剧无法撤回,也不接受后悔。各位家长和社会应当在已发生的事件中吸取教训,避免有更多孩子沉迷游戏,监督孩子绿色上网,正确对待游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