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裡的歷史:真實的斯巴達

《斯巴達300勇士》大家都看過吧?

又名《打仗就穿個內褲的300個臭不要臉的老爺們兒》

電影裡的歷史:真實的斯巴達

看這300個老爺們兒你除了血脈僨張、欲罷不能之外,如果竟然還知道電影講的是什麼事,那我就答應跟你做朋友,嘿嘿嘿~

我之所以這麼說,是源於當時跟朋友的一段對話。

電影裡的歷史:真實的斯巴達

“斯巴達?我知道!是古羅馬英雄!”

“那是斯巴達克斯!”

“是汽車!”

“那是斯柯達!”

“是韓國!”

“那是思密達!”

於是,我倆互刪了。

其實這個故事,講述的是歐亞兩洲一次意義重大的文明碰撞,對世界歷史產生深遠的影響。

電影裡的歷史:真實的斯巴達

希波戰爭

最簡單介紹:

波斯父子兵 VS 希臘雙子星

電影裡的歷史:真實的斯巴達

時間: 公元前490年——公元前450年 (我國的春秋戰國時期)

人物: 希臘人 vs 波斯人

地點: 希臘

事件: 希波——希臘和波斯,大波斯帝國三次入侵小希臘,最終被打回老家,電影講的就是第三次入侵的故事。

公元前490年——公元前450年,全世界都什麼樣?

希臘: 歐洲文明的發源地

羅馬: 現在還在蓄力,再過一段時間就要放大招了。

埃及: 已經有了三千多年的歷史,現在正在被波斯蹂躪。

印度: 被波斯咬去一大塊,亂成一團,孔雀王朝還沒出現,佛教剛剛誕生。

中國: 東周列國,正廝殺一片。

我再來說一個詳細版本的,不願意看的請自行略過......

故事的主角希臘,文明聖地。

但在當年,希臘還不是一個國家,只是一個地名,這個地方有無數個小國家:雅典、柯林斯、斯巴達、愛歐尼亞和邁錫尼等,現在它們只是一座座城市,當年可都是獨立的國家。

這些國家裡,只有兩個國家稱得上是地區扛把子。

雅典,斯巴達。

實力分析:

雅典: 絕對土豪,有錢很閒,一呼百應。

斯巴達: 斧鉞鉤叉樣樣精通,就是能打。

個性分析:

雅典: 民主先鋒,全國都是小資,琴棋書畫、戲劇辯論,B格賊高,自以為是時尚之都。

斯巴達: 獨裁的典範,全國都是兇悍的憤青,只有一個戰鬥模式,熊孩子無論男女,7歲開始軍訓,人人都是“活體炸藥”!

這個兩個國家,只有一個共同點:都覺得對方是傻X,絕對的傻X。

周邊的小國家分分站好隊伍時刻準備火拼,因而經常頭破血流。

下面,我們來了解一個故事的大BOSS:

波斯帝國

電影裡的歷史:真實的斯巴達

波斯,就是伊朗的前身。

這個帝國其實蠻吊的,開始只是一個小部落,人擋殺人,神擋殺神,過了幾十年,“蹭!”一聲變成世界上第一個地跨亞、歐、非三大洲的帝國,氣勢如虹,十分威猛。

但凡厲害的國家,胃口都好。不可一世的巴比倫第二(歷史上先後有兩個巴比倫),被波斯吃得連骨頭都不剩。他們繼續往東吃到印度,終於吃撐了,要不是喜馬拉雅和大沙漠太難啃,肯定要到我們中國咬幾口。不過東邊我們先不管,來看看波斯人往西邊都幹了啥。

西邊就有點慘,什麼巴比倫、敘利亞、埃及、小亞細亞全都是軟柿子,就這麼讓波斯人一路向西直接吃到地中海。

希臘人不一定都在歐洲,地中海的亞洲沿海也散落著一些希臘國家,所以這塊也基本算是希臘的一塊。

波斯人一來,兩邊人一瞅,那還等啥啊,幹唄!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希波戰爭,就此拉開序幕。

電影裡的歷史:真實的斯巴達

第一次希波戰爭

波斯帝國的皇帝叫大流士,是個比較有才幹的君主,同時也是一個吃貨,特別喜歡愛琴海的鮮魚。

進口貨太貴,咋辦呢,直接承包魚塘。立刻收下了小亞細亞的希臘國家,每天都吃魚。

可以這些國家經常跟波斯鬧事,還動不動向對岸的雅典那些小夥伴暗送秋波。這些任性行為搞得大流士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於是公元492年的時候,波斯大軍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直接奔歐洲本土的希臘地域。

電影裡的歷史:真實的斯巴達

第一次打架總要給人留下好印象,於是部隊配置很齊全:

海陸並進,立體作戰。

結果大流士人品不過關,陸軍費勁跨過海峽,剛靠近希臘,就被打趴下了。

海軍更是省事,高高興興的登錄了,忽然一陣颶風,還沒來得及自我介紹,兩萬人就餵了魚。

氣勢洶洶的去約架,結果到人家門口就把腳崴了,大流士這氣有點憋大了。

波斯第一次入侵希臘就這樣告終,大流士心塞的不行。於是一邊重整旗鼓,一邊派人跑到希臘各國去威脅,挽回點面子。

“water and earth!”

水和泥土,就是要你把國家交出來,不然就得死。

大多數小國嚇壞了,直接就抱了波斯大腿。

只有雅典和斯巴達,這個時候行動出奇的一致。

他們一個把使者扔到深淵裡,一個一腳踢到井裡。就這樣,第二次希波戰爭開始了。

電影裡的歷史:真實的斯巴達

第二次希波戰爭

兩年後,公元前490年,大流士派了十萬大軍坐船又來到希臘。

這次波斯軍隊在雅典附近一個平原登陸,然後理所當然地跟雅典的兄弟幹了一架。

這個地方就是著名的馬拉松平原

這場戰役也就是馬拉松戰役

它之所以出名,是雅典以一萬多人生生打敗了波斯的十萬大軍之後,有個叫斐裡皮德斯的士兵飛奔回雅典城報捷。據說他一口氣跑了40公里,等於繞學校操場跑了100圈......

緊接著“啪”的一聲,光榮了。

電影裡的歷史:真實的斯巴達

馬拉松長跑就是紀念這個事的,我想大家都有所耳聞。

好了,到這裡,第二次希波戰爭又在大流士的失敗中結束了。

第三次希波戰爭

前兩次的入侵希臘,大流士鬱悶了,帝國擴張三大洲一直順風順水,沒成想在希臘這個小小的陰溝裡翻了船。

想著想著沒想明白,死了。

就這樣,大流士的兒子薛西斯先生,終於登場了。

傳說他是大流士最帥的的兒子,正宗男神一枚。

電影裡的歷史:真實的斯巴達

但他可不是什麼安靜的美男子,他爹缺一個希臘就幸福圓滿了,他也強迫症發作,一跺腳,帶著30萬小弟,上千艘戰艦御駕親征,躊躇滿志地跑來希臘。

波斯軍這一次從北邊殺下來有如開掛,一路勢如破竹。

見到波斯軍這次下了血本,希臘人終於嚇尿了。前兩次拼了人品,這次估計餘額不足,這可咋辦?

就連雅典和斯巴達這兩個千年老冤家也決定暫時忘掉性格不合,抱團回家取暖了。

大家坐在一起開了個會,決定發揮各自的優勢:

“我們雅典在海邊,划船是老本行,我們對付波斯海軍!”

“好,斯巴達是內陸國家,我們來對付他們的陸軍!”

“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

兩廂決定完畢,雅典趕緊回家準備海軍,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則帶領著幾千希臘聯軍趕往溫泉關阻擊波斯大軍。

溫泉關是北方南下希臘大本營的必經之地,一邊是海邊懸崖,一邊是陡峭的高山,中間只有非常狹窄的過道,真正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列奧尼達帶著這幾千人守在這裡,等到一大波波斯軍來襲。

電影裡的歷史:真實的斯巴達

整整砍了兩天,波斯一點兒便宜沒佔到。

到了第三天,希臘出了叛徒,給薛西斯指了一條小路抄到後方,列奧尼達腹背夾擊被打成肉夾饃。

列奧尼達沒有辦法,只能讓幾千希臘軍先行撤退,自己帶著自家三百名親衛軍,死磕溫泉關。

電影裡的歷史:真實的斯巴達

直到戰鬥到最後一個人,打得薛西斯膽寒,最後提起斯巴達人心裡就發毛。

這就是悲壯的《斯巴達300勇士》的故事。

電影裡的歷史:真實的斯巴達

在溫泉關通關之後,薛西斯繼續南下逼近雅典,準備大殺四方,結果雅典全城的人早搬家了,留下一座空城。

薛西斯一怒之下,一把火燒了雅典。

接下來,希臘方面的主角變成了雅典的指揮官——特米斯托克利。據說這個人人品有點問題,但至少打仗是有兩下子的。

斯巴達人在溫泉關死戰波斯人的時候,他加緊在薩拉米灣集結希臘海軍,並想辦法把波斯的鉅艦誘惑進來。

波斯人一進來徹底傻了,這就是個小水塘,大船進來能幹啥?

600艘鉅艦擠在一起,連轉彎都困難!結果可想而知,被蒼蠅一樣的雅典小船撞得體無完膚搖搖欲墜,最後敗的一塌糊塗,倉皇而逃。

薛西斯先生高坐在山上觀戰,本以為今天能光宗耀祖,給老子爭口氣,結果抹著眼淚灰溜溜的回老家去了。

幹到這裡,希波戰爭的三場主要戰役就算打完了。不過,這麼大的一場仗,也不能就這麼戛然而止。

電影裡的歷史:真實的斯巴達

薛西斯回到老家,仍然賊心不死,留了幾萬殘部繼續騷擾希臘,結果讓希臘殲了個精光。

海戰第二年,斯巴達帶著希臘兄弟又在一個叫普拉提亞的地方大敗波斯殘部,奠定了勝局。

還被人反過來打進家門,打得半死,連以前佔領的小亞細亞上的希臘殖民地都還給了希臘。

公元前449年,兩邊都打差不多了,終於坐下來簽了個和平條約。至此,近四十年的希波戰爭終於宣告結束,強大的波斯帝國也因為這場戰爭由盛轉衰。

後事

希臘人贏得了希波戰爭,回家關起門來繼續內訌,自己打得不可開交,薛西斯回家也被政事忙的焦頭爛額,最後還被自己的宰相謀殺了。

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波斯和希臘還發生過一些不太重要的交往,直到有一天,一個年輕的希臘人踏上波斯土地,親手終結了龐大的波斯帝國。

電影裡的歷史:真實的斯巴達

這個年輕人名叫——亞歷山大。

喜歡就關注吧,更新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