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节气|处暑:离离暑云散 袅袅凉风起

“天上双星合,人间处暑秋”。这么经典优美的句子,描写的正是明天将要降临的处暑节气。

小暑热过了,大暑烤过了,立秋熬过了。处暑一来,暑热就威风不起来了。我们在苦夏里所消耗的,所忍受的,所煎熬的,都会在天凉好个秋的温软时光里得到补给,得到痊愈,得到安抚。

热烈的盛夏渐行渐远,妩媚的秋色在天地万物间一点一滴地开始弥漫,天地重又显示出温婉平和之美。我们不妨停下忙碌的脚步,让心归于清静,停下来,看天上云卷云舒,望秋水波光潋滟,或者与一场微凉的秋雨不期而遇,在季节的更迭中感悟大自然的静美。

一度暑出处暑时 秋风送爽已觉迟

中华节气|处暑:离离暑云散 袅袅凉风起

陈俊鹏 摄

明天12点08分30秒,华夏大地将迎来处暑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可见处暑也就是暑热终止、凉秋到来之时。宋代诗人苏泂诗“暑向风前退,秋从雨后来”,便是处暑时节的真实写照。

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在每年的8月23日前后,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度。

处暑,虽然还有一个“暑”字,却不同于大暑、小暑,它出现在“出伏”前后,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一场秋雨一场寒”,每每风雨过后,气温逐渐下降,这就是处暑节气的特点。

农谚有语: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此时节的义乌便是如此,酷热的夏天突然就开始收敛起它炽热的光芒,早晚变得凉快。但是午后的阳光依然生猛,焦灼难耐。看处暑前几日义乌天气预报,最高温度仍在33℃-35℃之间徘徊。

但暑热毕竟是强弩之末,秋天与夏天的拉锯战最终还是以秋天的胜利告终,反映在诗歌中便是秋风习习、秋云委婉、秋水澄澈、秋韵清浅的一派初秋景象。正如陆游所言“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

经历了夏的燥热,秋的凉爽显得格外珍贵。苏泂在《长江二首》中说“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万金”自然是夸张,但那种凉风拂面、暑气无踪的喜悦却是实实在在的。

民间常说“七月八月看巧云”。看处暑前夕的义乌,天高气爽,蓝色的背景下不再是夏季厚重的乌云,取而代之的是轻盈柔软的白云。朵朵云彩随风而动,聚散无常,果真像野草般起伏不定。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此时节的义乌,或因为节气转换使然,或得益于“五水共治”,无论江水、湖水还是溪水,都是清澈澄明,碧波微澜,让人情动于中。用杜甫的“秋水为神玉为骨”,方岳的“秋水涵空如镜净”来形容,似乎也不为过。

处暑时节,义乌城乡已有一些清秋之韵。天空高远、纯净。秋阳把明丽的光辉洒在了绿草上、花丛中、树林里,洒在了林立的高楼上,洒在了奔驰的车流里,洒在了漫山遍野的瓜果上,洒在了农民期盼的五谷丰登里。

处暑,是夏日的盛大谢幕,也是秋天的冷静开始;处暑,是季节的一个片段,也是生活的一个画面。它让我们终结身体的燥热不安,开始心灵的冷静思索,期望金秋的丰腴成熟。

放灯祭祖保平安 古老习俗几人知

中华节气|处暑:离离暑云散 袅袅凉风起

在二十四节气中,处暑的存在感并不强,有人甚至不知道有这个节气。有时候,处暑得依靠和它日子接近的中元节来增加自己的知名度。

中元节,老义乌叫做“七月半鬼节”,现在人们叫它“万圣节”。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这一天除了传统的祭祖仪式,还有僧道、巫师扮鬼跳舞,剪纸烧“包衣”、点“普渡”水灯等各种活动。

据《义乌丛书·义乌民俗》记载,中元节,七月十五,为道教节日,称地官生日,祀三官。民间称鬼节,为家祭祖先之日。是夜,陈羹饭于家,焚香接请历代祖宗太公太婆来享祭,焚烧纸锭。中元节前后,村中会请道士或和尚燃蜡、施孤、做清醮,以安鬼神,保人畜平安。古人于此日做盂兰盆会,追荐祖先亡灵,请僧侣或道士诵经礼忏,祈祷祝福。城内居民夜里在大安寺塔下拜斗、诵经。

此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兴,如今除了一些年长者,在义乌恐怕也没有多少人会记得了。

放河灯也是庆赞中元节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中元之夜,把底座上装有灯盏或蜡烛的“荷花灯”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流。放河灯一开始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后来发展为对逝去亲人的悼念、对活着人们的祝福。至今,我国不少地方仍有借放“荷花灯”寄托哀思的做法。

另外,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驾船出海。著名的开渔节有象山开渔节、舟山开渔节、江川开渔节等。

千百年来,很多民间习俗随着时间推移,或消失难觅或日渐式微。不过在“吃”的方面,还是有一些习俗被发扬光大了。

中元节,义乌有自己的特色美食,比如糖炀、南枣等。义乌民间有“七月半,糖炀顿”“七月半,枣当餐”等俗语。

就拿糖炀来说,古时义乌,农历七月半,大家都不生火做饭,拿糖炀当饭吃,这一习俗在民间已流传了近千年。作为一种传统美食,糖炀曾经在义乌、东阳等地广受欢迎。

如今,在义乌的街头小摊、农家餐馆,不时可见糖炀的身影,不仅如此,糖炀的品种也丰富多彩起来,红豆、葡萄干、蜜枣、花生、桂花等美品纷纷被巧妙利用,为糖炀增姿添色。

地域有差异,食俗也不同。北京、南京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福州处暑时节要吃龙眼配稀饭,温州则在这天流行喝酸梅汤……小城义乌汇聚天下创业者,各地食俗也得以在此融合、展示。

无情岁月天中过 有志农家地里忙

播种是农民的工作,节气就是一次业绩大考核。“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处暑时期,在我国一些地区,农作物进入成熟期,只要注意管理防护,就会有秋割的大丰收。

这从“处暑三候”中可见一斑。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就是要开始秋收了。

有农谚云:“一入秋,一圪蹴。”进入处暑,田里的杂草已不再疯长,繁忙的田间管理基本结束,农人闲挂起了锄头,尽可静心等待田禾的成熟。这段时间对农人来说,是相对消闲的日子。

不过,古代订立二十四节气,其农事、谚语等,基本是以中原地区为标准的。对义乌来说,“处暑三朝稻有孕,寒露到来稻入囤”“立秋处暑耕作忙,多种蔬菜和杂粮”“处暑萝卜白露菜”……这样的农谚才比较适合。

处暑前的周末,一早到上溪山间野营。山路边的狗尾巴草纷纷张望着渐行渐近的秋色,山腰上,野菊花芬芳着、怒放着,点缀着绚丽的秋。站在高高的山顶,迎着阵阵秋风,望群山连绵,溪流逶迤,远处炊烟袅袅,把清晨的秋色渲染成一幅水墨素描。山那边,秋天正在路上走着。

热了一个夏天的有志农人们可不敢陶醉在这美丽的田园风光中,为了能有一个好收成,庄稼人依旧在农闲之时用汗水延续着夏天的火热,憧憬着金秋的丰硕。

“早稻立秋前全部收割好了,晚稻也插栽了一段时间。这些天是相对空了点,不过也不能偷懒。”肤色黝黑的宋大伯正埋头播种着秋马铃薯。他说,今年干旱严重,这些田只好改种秋大豆、秋马铃薯、荞麦等耐旱作物,前些天,秋大豆已种下了。

今年义乌水库蓄水量偏少,再加上连续高温晴热天气,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近几日虽常有雷阵雨相伴,但义乌不少地方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农人们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采取多种抗旱节水措施,对水稻、旱粮、蔬菜、水果等进行精心的防护管理。

正是农人们辛勤汗水的浇灌,大枣熟了,葡萄甜了,柿子黄了,莲蓬饱满了,圆圆的黄花梨汁多甜脆……就连野草也不甘示弱,怀中满是孕育成熟的种子,而这些种子将洒满大地,待到来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大地又会被绿色铺满。

中华节气|处暑:离离暑云散 袅袅凉风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