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益農的「四川畫卷」

信息進村入戶工程,是農業部推動“互聯網+”行動,加快農村信息化服務普及、強農惠農富農的重大民生工程和重點惠農政策之一。

敢為天下先,四川於2017年入選全國首批5個信息進村入戶工程整省推進示範省之一。同年8月,中國電信四川分公司成為“四川整省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唯一運營商,全力承接益農社建設與運營。

時間如白駒過隙,一年時間過去,四川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取得重大突破和階段性成績:建成並運營3.7萬個村級益農信息社,覆蓋全省80%行政村,越來越多的偏遠貧困地區,以益農社為平臺,以農村電商為突破口,在農產品銷售、農產品品牌打造、產業扶貧創新引領、服務三農的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邁上了新臺階,有力地助推了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發展。

一幅生動的信息益農“畫卷”,正在四川徐徐鋪展。

信息益農的“四川畫卷”

以益農社為平臺,開展線下醫療義診暖心惠農活動

信息益農

3.7萬個益農信息社“點亮”山鄉

一個又一個小山村,有了益農信息社,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對於阿壩州汶川縣映秀鎮震源新村72歲的何發其老人來講,能夠通過益農社的牽線搭橋,在村裡就享受到省上專家的免費問診,這是一項讓他非常在意的“福利”。

對於樂山市峨邊縣星星村23歲的返鄉創業大學畢業生王曉玲來講,益農社是村民增收的重要途徑——村裡的益農社電商平臺從2017年11月上線運行至今,已賣出140萬元“來自星星的山貨”,村民增收30多萬元。

對於攀枝花市農牧局的工作員張文琦來講,益農社是一個惠民行動的集合體,“不僅農技培訓、農產品銷售等方面的需求大、效果好,而且我們依託益農社平臺,正逐步往平臺裡面填充村郵、鄉村金融(小額存取)等服務功能。”

2017年,四川入選全國首批5個信息進村入戶工程整省推進示範省之一。同年9月,通過競爭性磋商方式,中國電信四川分公司成為“四川整省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唯一運營商,全力推進益農社建設。

截至今年6月,四川已經建成益農信息社3.7萬個,覆蓋全省80%行政村,其中建在88個貧困縣的益農社達到17121個,貧困村益農社突破6000個。

益農信息社包含公益服務、便民服務、電商服務和培訓體驗四大服務板塊,目前已具備農業資訊、農技培訓、農產品銷售、遠程醫療、生活品代購、農資代銷等19項信息化應用。

在省農業廳等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中國電信四川分公司聯合市州各級黨委政府、涉農部門、企業等,以益農信息社為陣地,持續開展線上線下醫療義診、農技諮詢、金融貸款、農民務工等多種形式的暖心惠農活動,截至目前,已組織暖心惠農行活動1500餘場,服務農戶上百萬人,2018年內計劃完成3000場暖心惠農活動的開展,平臺累計訪問、服務農民1.06億次。

“向信息閉塞的廣大農村傳遞黨委政府聲音,解決農民瞭解信息渠道少、知曉信息速度慢、便民服務辦理難等問題,全面打通農業農村信息服務‘最後一公里’,努力實現‘把世界帶進村子,把村子推向世界’,切實提高廣大農民群眾利用信息發展生產、改善生活、增收致富的能力,這是我們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工程的目的和意義所在。”四川省農業廳有關負責人表示。

目前,四川正按照“政府推動、市場主導、社會參與”的理念,整合各類信息資源,引導電商、金融、供銷、郵政、快遞等社會資源在益農信息社集聚,推動益農信息服務終端彙集教育、醫療、就業、社保、氣象等部門信息,實現益農信息社公益服務樹品牌、便民服務聚人氣、商業服務增效益,形成共建、共享、共服務、多方共贏的信息進村入戶合作運營體系,讓益農信息社成為服務三農、可持續運營的一站式平臺。

電商扶貧

破解農產品上行短板

農村電商,是益農信息社最核心的服務內容之一。隨著信息進村入戶工程的持續推進,越來越多的偏遠山村實現了“網上淘金”。

王奕秀,廣元市昭化區明覺鎮帽殼村益農信息社信息員,如今每天都有著幸福的煩惱:接單、組織貨源、包裝、聯繫物流、發貨,比以前辛苦多了。

但這樣的辛苦,正是王奕秀夢寐以求的。身兼當地吞口壩大型畜禽養殖專合社銷售負責人的她,專合社及附近4 個村236 戶養殖戶分養的數萬只跑山雞和更多數量的雞蛋,通過她和團隊成員進行銷售,但因雞蛋產量大、渠道有限、銷量不佳,王奕秀一直在發愁。

2017年底11月10日,帽殼村益農社上線運行,雞蛋統一包裝、統一品牌,並對接“天虎雲商”平臺線上銷售,第一個月就銷售數千件雞蛋,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

隨著知名度、美譽度的持續打開,如今,不僅當地的綠殼土雞蛋線上線下銷售火爆,剛上線的土雞也訂單不斷。王奕秀給自己定下了一個小目標:今年力爭專合社三成的土雞通過線上方式銷售。

以益農社為支點,裂變而來的幸福,總是相似的。

涼山州木裡縣日布佐村種植了40畝羊肚菌,產量喜人,但受困於無銷售渠道,羊肚菌一直銷售不暢。益農信息社在當地落地建成後,四川本土最大的綜合性電子商務信息化平臺——天虎雲商,順勢為村裡免費帶去一整套“互聯網+”線上銷售能力,上線不到兩個月,羊肚菌銷量超過60斤、銷售額超過4萬元。同時,通過天虎雲商的資源整合與宣傳推廣,還極大推動了羊肚菌的線下渠道銷售,撮合大客戶收購當地羊肚菌,合計帶來超過100萬元的銷售收入。

帽殼村、日布佐村煥然一新的景象,是四川以益農信息社為平臺載體,以農村電商為突破口,助力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縮影。

“很大程度上講,信息,本身就是發展的良機。”省農業廳市場處負責人表示,“我們所做的,就是整合各方資源和力量,把‘藏在深閨人未識’的農村產品推向市場,賣出好價錢,架起城裡人和山裡人基於農產品從生產到銷售(消費)的信息橋樑。”

在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工程的建設中,我省廣泛聚合國家、省、市惠農政策和政府、企業、群眾及社會各方力量,打造“農戶(農企)+信息員+益農社+益農網+全國各大電商”的產業扶貧體系,大力實施“電子商務進村工程”,積極推廣“一村一品”“一村一店”模式,幫扶貧困縣、貧困村組織農產品往城市銷售。

同時,針對貧困縣貧困村的現實情況,構建在電商運營“開店+農產品組織+品牌包裝+物流+銷售”等環節的幫扶體系,幫扶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觸網;打造“標杆電商益農社”,在每個貧困縣選擇1-2個村,開展益農社電商扶貧示範點建設,積極提供示範和各項培訓服務,以提升電商扶貧質量水平,並通過典型示範引領,加快電子商務向其餘貧困村覆蓋。

“農戶(農企)+信息員+益農社+益農網+全國各大電商”的產業扶貧體系,是一套互聯互通、共建共贏、閉環運行的生態化集成扶貧模式,聚焦“最初一公里”和“最後一公里”痛點難點,最大程度地減少了農村信息不對稱、鏈條不暢通等運行短板,最大限度地銜接消費端和需求端。

該體系自去年10月啟動試點以來,已有401個產業條件成熟的行政村通過益農社平臺,上線了農產品,全省88個貧困縣均完成1-2個電商扶貧示範點佈局,合計95個貧困縣的行政村通過益農社平臺實現“網上淘金”,輻射帶動周邊195個村農產品銷售。

其中僅天虎雲商一個平臺就實現交易近100億元,當地優質農產品“山裡人吃不完,城裡人買不到”的局面得到了有效破解。人民網、新華社、新浪、搜狐、網易為主的50多家新聞媒體多次跟蹤報道,其創新做法和電商扶貧實效備受肯定。

人才扶智

讓山鄉致富有“能人”

7月20日,一場“省醫院直通車”線上免費問診和醫療下鄉現場義診活動在攀枝花市仁和區平地鎮辣子哨村舉行,上百村民通過線上線下問診和健康諮詢,便捷地享受到了智慧醫療服務,改變了當地因位置偏遠,“小病不去看,大病看不了”的狀況。

聚居點外,是數千畝規模種植的櫻桃、板栗、葡萄、李子等,村民們對農技培訓和電商銷售的需求非常迫切。

該村益農社的信息員楊志章對下一步的工作很有想法:“充分利用好益農社平臺的豐富資源,除了組織開展農技培訓、便民服務、惠民活動外,還要儘快上線電商功能,把村裡的優質水果搬到網上賣。”

楊志章能當上益農社信息員,並不容易。事前曾經過數月的考察和培訓,按照“有文化、懂信息、能服務、會經營”四項要求比選,才最終確定。

據中國電信攀枝花分公司副總經理張寶介紹,在推進益農社建設過程中,優先從村級便民商超店主、返鄉創業農民工、大學生村官中選聘最合適的人擔任信息員,負責益農社日常維護和運營,“這些‘四有’信息員,成為益農社可持續運營的關鍵因素。”

得益於信息員的優異表現,在攀枝花全市350多個行政村中,已建成332個村級益農社,其中上線農產品實現“網上淘金”的村級益農社有20個,輻射帶動周邊30多個村農產品銷售。自2017年底陸續上線運行以來,已累計實現線上銷售30萬元,帶動線下銷售突破100萬元。

“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重點在基層,難點在培育一批能帶動群眾脫貧的‘能人’。”省農業廳市場處負責人告訴記者,越是偏僻的地方,互聯網方面的人才越是缺乏,而電信系統在落地推進各地益農社建設過程中,用專業的眼光和深厚“互聯網+”技能,在各個環節流程助力眾多偏遠山村擁抱互聯網,很好地充當了當地最缺乏的“能人”角色。

大力實施農村信息化人才培養計劃,送培訓到農村,提升村民就業能力,是益農社建設的重點工作之一。特別是面向信息員隊伍的專業培訓,截至目前,已建成的益農社中,3.7萬名信息員全部經過了系統培訓,再通過激勵機制,由信息員負責本村農民的信息化應用轉訓;大力推動千萬農民學手機等活動,為廣大農村播下了信息人才的火種,“以點帶面”實現農村信息扶貧、人才扶志的初步目標。

隨著信息進村入戶工程的深入推進,“互聯網+”集成能力的持續輸出,未來的益農社平臺,將培養走出更多的“能人”“領頭雁”,他們來自農村,也將紮根三農,為脫貧奔康和鄉村振興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

唱好同心歌、畫大同心圓。四川這幅波瀾壯闊的信息益農“鉅作”,正惠及越來越多的農村群眾,在決戰決勝全面小康和踐行鄉村振興的時代大舞臺上閃光發亮。

(四川經濟日報記者 侯雲春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