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專利保護將迎來大利好 高價值專利審查周期有望壓減一半

我國專利保護將迎來大利好 高價值專利審查週期有望壓減一半

目前我國《專利法》正在進行第四次修改。 新華網圖

【記者 邱登科】

國家知識產權局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在昨天舉行的國家知識產權局新聞發佈會(簡稱發佈會)上表示,高價值專利審查週期有望壓減一半。

在發佈會上,國家知識產權局相關部門負責人還就發明專利的質量和數量以及發明專利的審查週期等問題做了說明。

記者瞭解到,這是國家知識產權局重新組建後,首次向社會集中發佈專利、商標、地理標誌的相關統計數據。

藥品保護是國際性難題

“主要是要做好藥品的相關企業和社會公眾之間的一個利益平衡。”在發佈會上,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主任胡文輝在回答專利藥品問題時如是說。

胡文輝指出,藥品的保護一直是一個國際性的難題,主要是要做好藥品的相關企業和社會公眾之間的一個利益平衡。從國際上來看,有一些國家會出臺一些專利的補償期限制度,延長藥物專利的保護期限,但同時也會出臺一些限制性的措施,比如說專利的強制許可等一些制度,這兩個制度之間會形成一種制衡。

從公眾利益的角度來講,如果藥企沒有研發動力,沒有新的有效的藥物儘快研發出來,實際上對公眾利益是很大的一個損害。另一方面來講,如果研發出來的藥品價格過高,公眾用不起,也是對公眾利益很大的一個損害。所以這兩個方面要有一個平衡。

據胡文輝介紹,自1985年開始,我國對藥品已有嚴格的專利保護,同時也一直有專利強制許可的相關制度。而在歷次的《專利法》修改過程中,也不斷地對相關制度進行完善。

胡文輝在發佈會上表示,目前我國《專利法》正在進行第四次修改,雖然現在方案還沒有公佈,但是“讓老百姓既有好藥用,又能用得起好藥”是我們共同的目標。

需努力提升專利質量

在回答關於發明專利的數量和質量等問題時,國家知識產權局規劃發展司司長畢囡介紹,統計顯示,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劃分的35個技術領域之中,我國國內發明專利擁有量高於國外來華髮明專利擁有量的領域達到32個,僅在光學、醫學技術、發動機渦輪機等3個領域與國外存在差距。從數量上看,國內發明專利擁有量的優勢是比較明顯的。

但畢囡同時指出,這種數量上的優勢,並不意味著在質量上也佔優勢。從統計的角度來看,在所有有效發明專利中,國內維持10年以上的有效發明專利在剛才提到的35個領域當中,28個技術領域的數量少於國外,特別是光學、電機電氣裝置、音像技術、醫學技術、運輸、計算機技術等6個領域,國內與國外差距明顯,包括芯片技術等都在其中。因此,要清楚地看到,我國在核心技術領域上還存在短板,還需要努力提升專利質量,不斷強化重點技術領域高質量核心專利的佈局,繼續加強在重點技術領域的專利保護和運用,在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補上核心技術領域的專利短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