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专利保护将迎来大利好 高价值专利审查周期有望压减一半

我国专利保护将迎来大利好 高价值专利审查周期有望压减一半

目前我国《专利法》正在进行第四次修改。 新华网图

【记者 邱登科】

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在昨天举行的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布会(简称发布会)上表示,高价值专利审查周期有望压减一半。

在发布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还就发明专利的质量和数量以及发明专利的审查周期等问题做了说明。

记者了解到,这是国家知识产权局重新组建后,首次向社会集中发布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的相关统计数据。

药品保护是国际性难题

“主要是要做好药品的相关企业和社会公众之间的一个利益平衡。”在发布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主任胡文辉在回答专利药品问题时如是说。

胡文辉指出,药品的保护一直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主要是要做好药品的相关企业和社会公众之间的一个利益平衡。从国际上来看,有一些国家会出台一些专利的补偿期限制度,延长药物专利的保护期限,但同时也会出台一些限制性的措施,比如说专利的强制许可等一些制度,这两个制度之间会形成一种制衡。

从公众利益的角度来讲,如果药企没有研发动力,没有新的有效的药物尽快研发出来,实际上对公众利益是很大的一个损害。另一方面来讲,如果研发出来的药品价格过高,公众用不起,也是对公众利益很大的一个损害。所以这两个方面要有一个平衡。

据胡文辉介绍,自1985年开始,我国对药品已有严格的专利保护,同时也一直有专利强制许可的相关制度。而在历次的《专利法》修改过程中,也不断地对相关制度进行完善。

胡文辉在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我国《专利法》正在进行第四次修改,虽然现在方案还没有公布,但是“让老百姓既有好药用,又能用得起好药”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需努力提升专利质量

在回答关于发明专利的数量和质量等问题时,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司长毕囡介绍,统计显示,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划分的35个技术领域之中,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高于国外来华发明专利拥有量的领域达到32个,仅在光学、医学技术、发动机涡轮机等3个领域与国外存在差距。从数量上看,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的优势是比较明显的。

但毕囡同时指出,这种数量上的优势,并不意味着在质量上也占优势。从统计的角度来看,在所有有效发明专利中,国内维持10年以上的有效发明专利在刚才提到的35个领域当中,28个技术领域的数量少于国外,特别是光学、电机电气装置、音像技术、医学技术、运输、计算机技术等6个领域,国内与国外差距明显,包括芯片技术等都在其中。因此,要清楚地看到,我国在核心技术领域上还存在短板,还需要努力提升专利质量,不断强化重点技术领域高质量核心专利的布局,继续加强在重点技术领域的专利保护和运用,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补上核心技术领域的专利短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