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科技項目遴選 廣東建立常態化制度

重大科技項目遴選 廣東建立常態化制度

廣東國家重大科技項目遴選徵集的十大領域幾乎涵蓋了戰略新型產業的各個範疇。圖為小朋友在科技館體驗“鏡子迷宮”。 新華社圖

【記者 邱登科】

“本次徵集有兩點值得特別關注,第一是不像以往項目徵集限定時間,過期不候,而是常年有效;第二是將徵集面擴大到全國範圍,不限定在廣東一地,”針對廣東省科技廳日前發出的《關於主動承接國家重大科技項目遴選一批符合廣東需求的項目入庫支持的通知》,長期從事科技項目管理工作的廣東省技術發展中心前負責人做如是評價。

該負責人還強調,通知徵集的十大領域幾乎涵蓋了戰略新型產業的各個範疇,且特別增加了“其他科技領域”這一頗具開放性的條款。

徵集範圍涵蓋十大領域

本次徵集的領域首先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包括計算與通信芯片、新一代通信與網絡、網絡信息安全、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科學與工程、4K/8K超高清視頻等。

其次是高端裝備製造,包括激光加工製造、高端醫療器械、伺服電機、工業機器人用高性能伺服驅動器、減速機、模具、數控機床等。

另外還包括綠色低碳: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精準醫學、幹細胞與再生醫學、新藥創制、中藥現代化、腦科學與腦機工程;數字經濟:大數據與雲計算、智慧城市、物聯網、區塊鏈;新材料:新型顯示材料、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增材製造(3D打印)、生物醫用材料、石墨烯與碳纖維、高功能陶瓷元器件;海洋經濟:海洋裝備、海洋環境保護與資源利用;現代種業和精準農業:現代種業、精準農業、食品安全、智能農機裝備;現代工程技術: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核心技術、樞紐性控制性水利工程及水資源配置關鍵技術、城市深部空間利用和循環經濟發展關鍵技術、新一代綠色智能建築關鍵技術、現代工程關鍵共性技術,以及其他重要的科技領域。

未獲立項項目可抓住機會

通知所提出的徵集對象包括“十二五”以來經由國家重點科技計劃立項支持、現已驗收或即將驗收、取得了重要進展和突破、符合廣東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技術成熟度較高、相關成果可到廣東示範推廣和產業化應用的項目;以及“十三五”以來中央財政科技計劃管理改革後啟動的國家重大重點科技計劃項目,相關研發具有階段性進展,能與廣東形成協同合作,可開展工程化應用和測試形成典型示範的項目。

通知還特別指出,2017年以來申報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等的項目,評審結果名列前茅、答辯成績優秀、但受財政預算投入等原因未獲立項、符合廣東支持的重點科技創新領域,能與廣東協同創新或可以在廣東研發和應用的項目,也在徵集範圍之內。

所有項目納入儲備庫

通知還特別說明,此次徵集常年有效,9月23日前提交的項目將作為首批啟動組織項目。

同時,本次徵集的項目將納入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項目儲備庫。廣東省科技廳將協調各級科技部門及高新園區做好項目對接和產學研服務,對符合廣東經濟社會產業發展需求且通過審核評審的將給予立項支持。

通知明確,本次徵集範圍是全國包括港澳地區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龍頭骨幹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