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年西調—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永年西調是河北地區傳統戲曲劇種之一,原系流入河北的山西上黨梆子。舊稱澤州府調,在永年還稱“三搭板”。1956年2月,劇團登記時始正式命名為“西調”。流行於河北省南部的永年、廣平、曲周、大名、邱縣、武安、雞澤、肥鄉、磁縣及邢臺地區南和。

永年西調—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歷史淵源

綜述

永年西調 原系流入河北的山西上黨梆子。舊稱澤州府(今山西晉城)調,在永年還稱“三搭板”(因該劇種多演出袍帶戲,舞臺多設一搭板而得名)。1956年2月,劇團登記時,由著名劇作家趙樹理先生提議正式命名為“西調”,取“調自西來”之意。

流行於河北省南部的永年、廣平、曲周、大名、邱縣、武安、雞澤、肥鄉、磁縣及邢臺地區南和、沙河、邢臺諸縣。目前,河北境內僅永年有一個西調專業劇團。永年縣周村、睢寧、磁縣東城營、肥鄉中營、曲周縣大由村和馬騾店、廣平縣平固店村、雞澤孔卜村等處,皆有業餘西調劇團。該劇種活動範圍在冀晉魯豫交界的冀南(北至石家莊)、晉東南、豫北(安陽)、魯西北一帶。

永年西調—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發源

清咸豐三年(1853),曲周縣四寨村的商人範口廣常在山西做生意,此人酷愛戲劇,在山西看中了某戲班中的一個叫玉的男旦腳演員,範就將此戲班買回河北,並招玉為婿。範死後,由女婿掌班演出(當時班內全是山西藝人)。這一劇種開始被冀南人所認識,併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清光緒初年(1877—1878),山西上黨一帶大旱,在山西潞安(今山西長治)演出的“三義班”經路城、黎城、涉縣沿途演出到達永年。因路途較遠,有些藝人不願背井離鄉,中途離去,到永年時僅剩二十餘人。三義班的藝人以田書德、張魁等為著名演員。田書德到永年之後,前後招三批藝徒,第一批有根寶(旦)、來成(生)等。第二批徒弟用“旗”字排名,有白旗謝天真、紅旗謝天祿(紅臉)、綠旗馮二歪(鬚生)(以上號稱三杆旗),還有黑旗、黃旗、藍旗等。第三批徒弟用“水”排名,有水花史登良(鬚生)、水仙(旦)、水沫(生)、水葉(旦)、水根、水源等。田書德的徒弟還有從山西來的邵森林。 張魁在曲周縣先後收徒弟張秋貴(生)、劉書文(旦)、劉書閣(生)等。

永年西調—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演化

另外同來的山西演員所收之徒有廣平縣的申四(紅臉)、館陶的申五(申雲秀,紅臉)以及郭三(藝名“蓋山東”,旦)、小七子(“蓋五縣”,旦)等。此時西調的演員陣容較強,旦行有田書德、根寶、劉書文、謝天真;淨行有張魁、謝天祿、吳玉河;鬚生有楊東來、老全保、申雲秀、馮二歪、三扒拉鍋等;鼓師有田春河、老同等,琴師有張二、老德成、黑泥等。這些人時分時合,演出於冀南、豫北、魯西一帶。

由於新收徒弟均為冀南人,在長期演出過程中,不斷受冀南方言及河北劇種的影響,因而在唱唸方面,雖然尚保持上黨梆子的傳統,但已經摒棄了晉音,向京白、韻白靠攏,唱腔也有許多變化,表演上學習京劇、河北梆子的表演程式及翻打技巧,使西調與上黨梆子有了較明顯的區別。田書德還曾應邀去館陶的申五戲班和雞澤的孔卜村傳藝,進入二十年代以後,田書德、張魁等山西藝人相繼謝世,埋骨於河北。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河北籍藝人廣收弟子,使西調藝術繁榮傳播。如白旗、紅旗收徒三批,皆以“同”字排名,首批有史同和(小生)、同中(小生)、同慶(生)、同喜(旦)、亢同會;二批有楊同柱(紅臉)、楊同林(花臉)、同福(旦)、同良(旦);三批有同花(旦)、嚴同生。劉文閣、劉書閣亦收了三批徒弟,以“貴”字排名,首批有貴春(旦),二批有貴南、貴夏(馮林生,小生)、貴秋(花臉)、貴東(小生);三批有貴生(郭天順,文武生)、貴金(楊世才,武生)、貴銀(劉小孟,花臉)等。有些貴字輩、同字輩藝人從四十年代也開始收徒。

永年西調—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發展

石家莊絲絃班曾於三、四十年代先後邀請過紅旗、白旗、史登良、豐香書、申雲秀、史同和、劉文閣、李長榮等赴石傳藝,傳授了《鍘子》、《五鳳樓》、《金奇關》、《困漢中》等十餘本戲,促進了劇種間的交流。

西調劇團原有“昆、梆、羅、卷、簧”五種聲腔,而西調隨著演出劇目的演變,崑腔、羅戲、簧腔、卷戲劇目很少演唱,目前僅演唱梆子劇目。西調的傳統劇目共一百多出,均由上黨梆子承襲而來,其中梆子腔劇目有六十多出,如《小過山》、《羅章跪樓》等;簧腔劇目有《探陰山》、《空城計》等三十多出;崑腔劇目有《封相》、《賜福》等;羅腔劇目有《打麵缸》、《上墳》、《頂磚》等;卷戲劇目已失傳。

永年西調—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藝術特色

永年西調的伴奏樂器十分獨特,特別是頭弦鋸琴,為地道的自制民族樂器,琴竿較短,琴筒粗長,用楸木或桐木掏成,傳統用皮做弦,採用五度定弦,內6外3。二把弦為土製京胡,內3外6,相輔相成,高亢激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