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裡看歷史:帶你導讀四川中路上的“名築”

我一直認為,相對上海外灘那些高聳入雲、風格不同的萬國建築群,四川中路上的建築風格其實更集中更統一,因而更讓人能感到一種漫不經心卻又時時驚詫的情調和氛圍,它們同樣見證了上海百年曆史的風雲。

宅在家裡看歷史:帶你導讀四川中路上的“名築”


宅在家裡看歷史:帶你導讀四川中路上的“名築”


宅在家裡看歷史:帶你導讀四川中路上的“名築”

宅在家裡看歷史:帶你導讀四川中路上的“名築”

站在原匯豐銀行職員宿舍現今的上海檔案局大樓門前,向北眺望漢口路兩邊的建築,一種濃郁的異域風情撲面而來。身旁是建於1928年的鋼筯混泥土結構、簡約古典主義風格的大樓,對稱立面,以通貫的壁柱和高達兩層平拱鋼窗突出橫豎分段,大樓的底部的外牆全是褐色的花崗岩石材,厚重粗獷,彷彿特別有時光的質感,也更具有西式建築那種與身俱來的厚重和豪放。由於種種原因,四川中路兩旁的建築立面常常不在同一水平線上,有的凸出,有的凹進,造成馬路時寬時窄,所以當匯豐大樓的建築立面凹進於路面時,這裡的視線就相對開闊,因而漢口路兩側的兩幢頂層都有塔樓的大樓就相互陪襯,相映成趣,構成一道極具四川中路地標特色的風景線。

宅在家裡看歷史:帶你導讀四川中路上的“名築”


宅在家裡看歷史:帶你導讀四川中路上的“名築”

宅在家裡看歷史:帶你導讀四川中路上的“名築”


宅在家裡看歷史:帶你導讀四川中路上的“名築”

這兩幢大樓,一幢是建於1926年具有英國喬治時期折衷主義風格的大樓,最初為四行儲蓄所在,如今是廣東發展銀行所在;另一幢是建於1908年磚混結構具有古典主義風格的大樓,最初為大清銀行,後來又成為中國人壽保險公司所在,大樓立面構圖嚴謹,縱向三段式佈局,入口和轉角裝飾具有巴洛克特徵的圖案。兩幢建築一高一低,一個頂層有塔樓,一個頂端有綠色的穹窿,由於樓高而間距小,人站在匯豐大樓旁向北方天空看,看不到任何新建築的身影,就覺得舊時的建築輪廊線完好無損,彷彿還在延續一百年前的夢。

宅在家裡看歷史:帶你導讀四川中路上的“名築”

宅在家裡看歷史:帶你導讀四川中路上的“名築”

過了福州路,四川中路133號是一幢不得不提的“名築”,如今它為上海新華書店發行所,但在19世紀20年代前後卻是赫赫有名的“洋鹼大王”卜內門公司所在地。因為早年的制皂劑“洋鹼”是從國外進口的,後來外國人看中上海這個市場,便在19世紀初以銷售“洋鹼”為主,在上海開設了卜內門公司,據說卜內門還是兩個英國經營者名字的組合呢。

宅在家裡看歷史:帶你導讀四川中路上的“名築”

宅在家裡看歷史:帶你導讀四川中路上的“名築”

大樓建築於1921年,樓高7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卻又柔和著文藝復興和巴洛克風格。大樓底層外牆用仿天然石塊貼面,巨大的方形倚柱置於三層與五層樓間,很是氣派。這座建築注重細節處理,無論簷部、牆身、基座以及所有線腳,看上去渾然一體,自然和諧,體現了新古典主義理性和邏輯性有機結合的鮮明特徵。這幢建築儘管現在看起來已經老舊,但是卻以它曾經的歷史和獨特建築風格為各種史書記載,也成為建築師們津津樂道的“樣板”。

 

宅在家裡看歷史:帶你導讀四川中路上的“名築”

就在卜內門大樓對面,鱗次櫛比的小吃店後面又聳立著一排由清水紅磚砌築的樓房,遠遠地看過去,有上海某些老弄堂房子的風韻。原來,這就是建於1911年的滬寧鐵路局和安順洋行所在(元芳弄)。建築立面為劵柱廊式,門窗洞口等處有細膩的英國安妮女王時期風格的裝飾。牆面上細緻的線角用清水紅磚砌築、雕刻,簷部設三角形山牆,東南轉角處還有塔樓。

原來四川中路是南北向的,這幢建築的卻座北朝南,因而面對四川中路的是它的“西山牆”,遠遠地看,只見三角形的山牆上帶坡度的屋面、劵式的窗戶、弧形的窗楣、方型的老虎窗……有一如往昔的精緻,只是已經沾滿時間的滄桑,不用說這些樓裡早已住滿“七十二家房客”,因而沿山牆所開的以“五芳齋”為代表的數家百年老店顧客盈門、生意興隆。這是四川中路最具有煙火氣的一段了,也使許多路過外灘的“平民”稍一轉彎就可以吃到相對廉價的上海風味點心,可惜的是許多外地人並不一定知道。

宅在家裡看歷史:帶你導讀四川中路上的“名築”


宅在家裡看歷史:帶你導讀四川中路上的“名築”


宅在家裡看歷史:帶你導讀四川中路上的“名築”

四川中路建築最精華的一段應該在廣東路口了。這裡的馬路在乍然間就狹窄起來,可見這裡真的也是寸土寸金之地。沿四川中路對立的兩座大樓,東面是原日本三菱公司大樓,現為法國LAN餐廳所在,大樓是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西面是建於1930年的美孚大樓,就是原美國洛克菲勒財團所屬的公司辦公樓,如今為黃浦區中心醫院的急診部。該公司當時主要經營以“美孚火油”為主的系列產品。六七十歲左右的人可能還記得“美孚”這個品牌。這幢大樓高4層,第三層與第四層之間有較深的挑簷,第四層為連續的愛奧尼式柱,從而形成假外廊,這是西方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貫常體現,這樣既使建築立面形象豐富,又增加了外形的層次感。

宅在家裡看歷史:帶你導讀四川中路上的“名築”


宅在家裡看歷史:帶你導讀四川中路上的“名築”


宅在家裡看歷史:帶你導讀四川中路上的“名築”


宅在家裡看歷史:帶你導讀四川中路上的“名築”

與美孚大樓隔著廣東路相望的則是永年大樓。這是原永年人壽保險公司所在,由英國人創辦。大樓的業主到如今也是幾經變幻,1949年後曾為中國鍾廠的車間,後來又成為上海市輕工業局的俱樂部,而現在為巴黎國際銀行所在。大樓是一座典型的西方古典式建築,高3層,平頂,在簷部之上設女兒牆,形成豎向三段式構圖。由於大門設在轉角上,大門左右兩邊的建築造型就十分對稱均衡了。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有一種對稱的韻律感,更讓人欣喜的是大樓底層窗戶飾有彩色玻璃,其內容是聖經人物故事,在夜色中看來一定更富有異樣的色彩和情懷。

宅在家裡看歷史:帶你導讀四川中路上的“名築”


宅在家裡看歷史:帶你導讀四川中路上的“名築”

這三幢大樓從建築式樣上看有些雷同,立面三段式佈局,正門都斜對著馬路。只是三菱大樓對面的樓房幾經變遷,已經空空如也,如今已成為新建的外灘華爾道夫大酒店門前的綠化帶。否則四座樓房在十字路口正好能圍合成一個獨特的空間,一定會更有歷史的氣息和氛圍。


宅在家裡看歷史:帶你導讀四川中路上的“名築”

宅在家裡看歷史:帶你導讀四川中路上的“名築”

宅在家裡看歷史:帶你導讀四川中路上的“名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