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爲何三十年不上朝?貪酒好色?躲避大臣?真實原因絕對想不到

明朝萬曆皇帝是在中國歷史上頗具爭議的一個皇帝,萬曆執政初期十年,可以說是有勤勉明君之風,他勵精圖治、生活節儉,開創了“萬曆中興”的局面。期間主持了著名的萬曆三大徵,鞏固了漢家疆土,然而在執政後期,他荒於朝政,創下了連續三十年不上朝的記錄,多年以來,人們對於萬曆連續三十年不上朝的原因有著諸多猜想。

萬曆為何三十年不上朝?貪酒好色?躲避大臣?真實原因絕對想不到

比較廣為人知的是這三大原因:一、身患足疾,不被理解。1958年,萬曆皇帝的定陵被挖掘,考古學家發現萬曆皇帝右腿彎曲,萬曆皇帝為自己上朝做出辯解時,也提到“足心疼痛、步履艱難”,然而並不被眾臣理解;二、沉湎酒色。史書對於萬曆皇帝的評價都脫不開貪酒好色這一點,稱其怠於政事而耽於享樂,酒色財氣,醉生夢死;三、君臣矛盾。萬曆皇帝失去像張居正這樣的賢臣後,明末官僚隊伍中黨派林立,門戶之爭日盛一日,互相傾軋。東林黨、宣黨、昆黨、齊黨、浙黨,名目眾多。萬曆皇帝厭倦了黨爭之事,乾脆再不上朝躲避大臣。以上這三點原因雖然廣受認同,但萬曆皇帝不上朝另一個原因卻極為隱秘,少有人知,可以說這才是萬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的真實原因。

萬曆為何三十年不上朝?貪酒好色?躲避大臣?真實原因絕對想不到

1958年,定陵發掘後,考古學者對萬曆皇帝的屍骨進行了化驗,發現其中含有較重的嗎啡成分。假使萬曆皇帝只是偶爾服食鴉片,是不至於含有如此之重的嗎啡成分的,此次化驗結果可以說是萬曆皇帝長期吸食鴉片且患有嚴重毒癮的鐵證。鴉片荼毒中國由來已久,早在唐朝時期中國就已經有鴉片的存在,唐朝稱罌粟為“阿芙蓉”, 而含有鴉片成分的藥品“底也伽”, 唐朝的時候,中國與阿拉伯交往逐漸頻繁。一些阿拉伯商人分陸海兩途來到中圍,他們帶來的底也伽,成為最早進入中國的“毒品”。明朝時期,《本草綱目》對於鴉片的功效也有記載,當時被看作是壯陽的藥物。

萬曆為何三十年不上朝?貪酒好色?躲避大臣?真實原因絕對想不到

相傳萬曆皇帝三十年不見群臣,就是沉溺於吸食鴉片當中,定陵考古發現更是證實了這一點。吸食鴉片使得萬曆皇帝更加孱弱,神情恍惚,別說無心召見群臣,也無力召見群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