憧憬田園風光的你,可知道農村正在走向消亡,不過不必爲此哀傷

也許是中國諸多優秀田園詩的存在,令一些從未真正去過農村的人對於農村有著一種特殊的憧憬,提起農村,有些人想起的是“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的田園風光,然而,在還未感受過真正的農村時,可知道農村正在走向消亡。

憧憬田園風光的你,可知道農村正在走向消亡,不過不必為此哀傷

以個人家鄉為例,記憶中的家鄉雖然也只是在農村,卻也是個熱鬧的地方,戶戶炊煙,雞犬相聞,田野中不是種滿著莊稼,就是各色的果蔬,而近些年,回鄉只覺風光好,卻少了人煙。早年修築的水泥路開始崩毀,田野大片地荒蕪,任由雜草瘋狂地生長,而那些光鮮的樓房寂寞地矗立在沒過人頭的雜草中。對於這種現象,原本我該覺得意外,卻也覺得不該意外,自己都離開了家鄉,別人又怎會在乎農村呢?其實不止是小編的家鄉情況如此,中國這種情況不在少數,甚至越來越普遍,城市化進程加快,農村人口大量向城市遷移,僅留下少數的老人留守在農村,甚至出現不少的空村,可以說,城市化的大勢下,農村正在慢慢地走向消亡,因此也引起一些人的哀傷,無法接受這種鉅變,好像農村合該是熱鬧的樣子。

憧憬田園風光的你,可知道農村正在走向消亡,不過不必為此哀傷

小編對於這種情形,雖然一時吃驚,但依然感到高興。中國經濟的發展必然帶來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不僅給民眾帶來了更好的生活條件,對於拓展民眾眼界、提升民眾素質有著莫大的益處。有句話叫做“窮山惡水出刁民”,雖然這句話不能算全對,然而農村比起城市,總是更為閉塞。在現代社會,城市無論是交通便利、治安管理、文明程度,都遠非農村可比,現代社會依然存在著買賣婦女、極度重男輕女等醜惡現象,然而這種現象更多地發生在農村,而非是在城市。即使存在個例,城市生存依然更加講究法制、能力,更加看重規範,而非是人情,城市之中即使看上去人情冷漠,比起農村,確實更加缺少那種赤裸裸的買飯和窺探。而農村就業機會較少,但凡有進取之心的青壯年也不願被農村所束縛,農村的“消亡”,其實是人類的進步,是城市文明的進一步擴展,即使為農村的“消亡”感到失落,卻不該為此哀嘆,甚至呼喚回歸從前的農村。

憧憬田園風光的你,可知道農村正在走向消亡,不過不必為此哀傷

然而,關於農村的消亡也並非完全值得高興,我們樂於見到民眾的進步,卻並不樂於見到耕地的荒廢,中國的糧食形勢並不樂觀,耕地的荒廢無疑意味著資源的浪費,原本農村耕地的承包制無法留住農村的青壯年,然而大片的耕地總需要新的承接制度,不該任由其生滿雜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