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淪陷真的只是張學良的責任嗎?蔣介石也別想往外摘

關於九一八事變後東三省的淪陷,早些年都是歸咎於蔣介石,認為蔣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內”宗旨,覺得東北只是雞肋之地,下令張學良不準抵抗,四十萬東北軍撤出關內,東北徹底淪陷。但近些年來,隨著張學良日記的公佈,大眾開始認識到,東北三省的淪陷,這個責任該由張學良來背。

東北淪陷真的只是張學良的責任嗎?蔣介石也別想往外摘

根據張學良日記及相關史料記載,東北軍不過名義上歸屬中央,蔣介石並無東北軍實際指揮權,張學良也親口承認,蔣介石並未下令東北軍不得抵抗,是張學良自己做出的命令。九一八事變發生後,張學良自己因曾與列強交戰,既對東北軍實力沒有信心,又對日軍心存畏懼不敢與之兵戎相見,一方面寄希望於國際干涉,另一方面對日本人抱有幻想,認為日軍只想佔據部分區域,於是下令東北軍不得抵抗,四十萬東北軍,一槍不放,將東北拱手讓給日本。大眾於是紛紛唾罵張學良為民族罪人,稱冤枉蔣介石多年,然而東北完全淪陷,蔣介石就真的沒一點責任嗎?

東北淪陷真的只是張學良的責任嗎?蔣介石也別想往外摘

即使東北軍不受蔣介石指揮,可蔣介石作為當時中華民國政府首腦,面對國土淪喪,難道沒有義務派遣軍隊收復失地?當時有的,政府具有保衛國家領土完整的職責,但是蔣介石在東北淪陷之後,既無收復失地的行動,更沒有一點收復失地的想法。

首先,蔣介石同張學良一樣,對於日軍具有恐懼心理。九一八事變後4個月,蔣介石發表講話,稱“中國國防實力薄弱,海陸空軍不足,一旦給日軍提供‘絕交宣戰’的口實,必至沿海各地及長江流域在三日內悉為敵人蹂躪……雖欲不屈服而不可得”,此後,蔣介石也多次提到,中國軍隊與日軍抗衡是在做夢,“日本人要你幾時死就幾時死”,畏敵如虎之態不下於張學良。

東北淪陷真的只是張學良的責任嗎?蔣介石也別想往外摘

第二,蔣介石也寄希望於國際干預。蔣介石對於西方列強一直抱有幻想,直至淞滬會戰期間,也還一直期待國聯出手,三個月的苦戰,似乎也是打給西方看的。九一八事變後,關於蔣介石對於國聯的哀求,魯迅先生在其《友邦驚詫論》一文中也有提及:“只要略有知覺的人就都知道:這回學生的請願,是因為日本佔據了遼吉,南京政府束手無策,單會去哀求國聯,而國聯卻正和日本是一夥。讀書呀,讀書呀,不錯,學生是應該讀書的,但一面也要大人老爺們不至於葬送土地,這才能夠安心讀書。報上不是說過,東北大學逃散,馮庸大學逃散,日本兵看見學生模樣的就槍斃嗎?放下書包來請願,真是已經可憐之至。不道國民黨政府卻在十二月十八日通電各地軍政當局文裡,又加上他們“搗毀機關,阻斷交通,毆傷中委,攔劫汽車,攢擊路人及公務人員,私逮刑訊,社會秩序,悉被破壞”的罪名,而且指出結果,說是“友邦人士,莫名驚詫,長此以往,國將不國”了!”蔣介石的醜態,可見一斑。

東北淪陷真的只是張學良的責任嗎?蔣介石也別想往外摘

第三,攘外必先安內思想。攘外必先安內可不是在冤枉蔣介石,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考慮到國際形勢,決定攘外必先安內,一意剿共,且認為共黨乃心腹之患,日本疥癬之疾,哪裡分得出心來抵抗日本。1931年7月13日,蔣介石發表《告全國同胞—致安內攘外書》,稱“攘外必先安內,去腐乃能防蠢”。 1932年5月5日,《淞滬停戰協定》簽訂,蔣介石就宣佈把“攘外必先安內”作為國民黨處理內外關係的基本國策。1932年12月14日,蔣介石在《修明內政與整飭吏治》演說中講:“我們要想攘外,必先安內。要求安內,必須看到我們內部最大的不安是在什麼地方。第一,就是我們內部的政見不一致;第二,就是赤匪的紛擾。”此外,蔣介石也確實一向視東北為關外之域、雞肋之地,丟之無所損益,只保有漢地十八省便好。

東北淪陷真的只是張學良的責任嗎?蔣介石也別想往外摘

可見,東北三省的丟失,張學良確實要負主要責任,可蔣介石也不算太冤枉了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