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深圳地鐵大數據平台的不二之選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信息化時代”

应用|深圳地铁大数据平台的不二之选

聚 焦

近日,在Teradata天睿公司舉辦的“2018 Teradata大數據峰會”上,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深圳地鐵)建設總部專業副總工程師王小飛接受《中國信息化週報》記者採訪,講述了深圳地鐵在大數據方面的投入和未來規劃。

应用|深圳地铁大数据平台的不二之选

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建設總部專業副總工程師

王小飛

深圳地鐵成立於1998年,是深圳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授權經營的國有獨資大型企業,服務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的建設運營、地鐵資源和地鐵物業的綜合開發,現在員工有2萬多人。王小飛介紹,深圳總共規劃了33條線。目前,深圳已經開通了8條線,深圳地鐵運營7條線,港鐵運營1條線,開通里程285公里;投資20億元的25條線的指揮中心已經籌建。

王小飛介紹,地鐵專業系統很多,像車輛、通信信號、供電、自動售檢票、綜合監控等,每個專業系統都相對獨立,過去深圳地鐵也沒有一個系統可以把所有數據信息都集中對接起來。

深圳地鐵一期已經建成運營的8條線現在用了Teradata數據倉庫把8條線各個專業的數據信息全接進來,而未來的25條線,也計劃運用Teradata數據分析技術進行數據挖掘,力爭實現優化運營與降本增效。“用了Teradata數據倉庫以後,我們把各個業務板塊打通,所有數據可以收上來,為下一步決策提供依據。”王小飛說。

深圳地鐵的業務板塊是“1+3”的結構——集團總部+建設總部、運營總部、物業開發總部三個事業總部,集團信息中心主要是管人力資源、財務,更偏重於公司管理,三個事業總部都有自己的IT系統,IT建設基本是各自為戰。“接下來,公司將做組織架構調整,成立新的信息化中心,信息化全部集中到集團層面,把各個板塊打通。”

大數據技術在地鐵運營上的應用意義重大。王小飛介紹,從客流的角度說,自動售檢票系統、票務清算系統、多線路票務中心等,都隨實時客流的變化而變化;從行車角度看,發車數量、準點率、發車間隔等,需要經過數據計算形成相對應的指標;從車輛角度說,車輛行駛狀態、故障、日常檢測工作如何,維修、測試等怎樣進行,都需要數據分析技術的參與。

而對於大數據供應商的選擇,不只是看其技術、產品,還要看其方法論和實施服務經驗,這也正是深圳地鐵之所以選擇Teradata的原因所在。建數據倉庫、數據平臺是個非常大的工程, Teradata有自己的方法論和成熟的實施經驗。王小飛介紹,目前,國內北上廣津等城市的地鐵企業都應用了數據倉庫,北京地鐵指揮中心應用了Teradata數據倉庫,都是出於自身業務需要而為之,深圳地鐵公司正是基於同樣的需求而啟動了數據倉庫項目。

“項目前期做調研的時候,對相關企業的產品都進行了對比。後來我們發現,有的只提供產品,後期不提供具體實施開發,這對我們來說是很大的困擾。Teradata不但可以提供產品而且有項目開發經驗,也可以有專業實施團隊,所以最終我們還是選擇了Teradata來做這個項目。項目前期Teradata團隊做了很多調研,制定了280多個指標,通過數據倉庫建立模型做一些指標的開發,現在開發了40多個。具體應用效果如何要等項目投產之後才知道。” 王小飛說,“未來我們也會考慮採用Hadoop,項目二期我們準備建設雲平臺,把以前的小型機、PC Server的東西全部移到雲平臺上。”

应用|深圳地铁大数据平台的不二之选

與您距離更近!

应用|深圳地铁大数据平台的不二之选

中國信息化週報(信息化時代)

官網:www.cio360.ne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