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器」的角度來認識古琴

從「器」的概念來認識琴,熟悉構成古琴的各個部件名稱及含義,就像我們在使用一件電子產品前,需要仔細閱讀說明書一樣重要。對於有意願學習古琴的朋友,瞭解古琴的構成和設計理念,更加有助於理解古琴及其背後的文化內涵。

琴面從頭至尾

在距離琴頭頂部8釐米左右的位置,有一條垂直於琴絃的橫木,名叫「嶽山」。顧名思義,就是高大的山脈。這塊鑲嵌於琴頭的硬木,是整個琴面的最高點,用以架設琴絃與琴面保持一定夾角,使琴絃大幅震動時,不會因觸及琴面而產生雜音。

七條琴絃並行排列,自嶽山順延至琴尾,愈走而愈低,寓意「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王之風、山高水長」。

緊靠著嶽山的,還有另一條扁平而寬的硬木,叫做「承露」。最初是指古代先民在田間勞作時,在額頭上系扎的頭巾,用來防止汗水滴落進眼睛裡。相傳漢武帝曾使人塑金承露盤,以祈求天降玉露,而獲長生。唐人杜甫的《秋興八首》中,也有「蓬萊宮闕對南山,承露金莖霄漢間。 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這樣的名句。寓意為「承天之德,以祈甘露」。

從“器”的角度來認識古琴

嶽山承露鑲嵌

從“器”的角度來認識古琴

嶽山與承露

在承露之上、緊鄰嶽山外側,會有以間距2釐米橫向排列的七個小孔,稱為「弦眼」,以象「七星」。用以通過絨扣,綁縛琴絃。

從“器”的角度來認識古琴

弦眼

琴身上的十三個小圓點,叫做「琴徽」。是用來標識泛音音位的記號。古人言「徽以象月」,代表一年之中包含閏月在內的十三個月。

從“器”的角度來認識古琴

琴面十三徽

從“器”的角度來認識古琴

琴面十三徽

從“器”的角度來認識古琴

琴面

琴面的尾部鑲有三塊硬木。左右對稱的兩塊弧形木,稱為「冠角」,古時也稱「焦尾」。(傳說晉代的琴家、書法家蔡邕,看到有人以桐木生火,他敏感地聽到桐木在烈火中噼啪作響,瞬間判斷出這塊桐木是製作樂器的絕佳材料,遂命人將焦木從火中撤出。後來這塊材料被蔡邕製作成一張琴,聲音絕妙。琴雖已成,但尾部尤焦,蔡邕便將此琴名為「焦尾」,與「號鍾」、「繞樑」、「綠綺」並稱為四大名琴。後經歷代傳衍,「焦尾」一詞不光指蔡邕的名琴,也用來代表鑲嵌於琴尾的硬木。)


位於正中的硬木,稱為「龍齦」(齦,就是俗稱的「牙花子」,亦稱「龍唇」),這塊硬木是琴尾處的最高點,用以承弦。

從“器”的角度來認識古琴

冠角與龍齦

在冠角上,圍繞龍齦的兩側,製作考究的琴會雕刻有兩長兩短的四條「龍鬚」。(傳說東漢「郎陵侯相」荀季和藏有一琴,在一夜大風雨中突然消失。三年後的又一個大風雨之夜,有條黑龍飛入「長樂少府」李膺堂中,化為一琴。李膺仔細看過這張琴後,發現這是當年荀季和的舊藏,於是便登門奉還。荀季和怕琴再次飛去,便命人嵌金於琴,並將琴改名為「飛龍」。自此以後,古人常把古琴同「龍」這種吉祥神物聯繫在一起。歷代以龍來命名的古琴不計可數,如「滄海龍吟」、「枯木龍吟」等。)

冠角上飄逸的龍鬚,不僅裝點了琴尾,使琴器更具神采,也削減了多餘的硬木,讓琴尾影響震動能量的因素變小,是融合了古人審美的設計理念。

從“器”的角度來認識古琴

龍鬚

從“器”的角度來認識古琴

龍鬚

將琴面翻轉,自琴尾至琴頭

在平行於琴面冠角的位置,也有三塊鑲嵌於琴底的硬木,通常形狀也與冠角相似。位於正中的一塊硬木,稱為「齦託」(亦稱「託齦」),是依賴 「龍齦」而存在的。通常會高於琴底一兩毫米,用以將琴絃隔離琴底,防止琴體震動時琴絃與琴底摩擦產生雜音。

從“器”的角度來認識古琴

古人抵地彈琴

兩塊左右對稱的弧形木,稱為「尾託」(亦稱「託尾」)。(古時人彈琴通常很少用到琴桌,而是將琴頭擔放膝蓋上,琴尾抵住地面彈。為了防止地面上的沙礫和石子將琴尾漆面刮傷,於是便有了尾託這個部件。)

從“器”的角度來認識古琴

尾託

從“器”的角度來認識古琴

尾託

自尾託而上,會看到一長、一短位於琴底中心線上的兩個發音孔,長的叫做「龍池」,短的叫做「鳳沼」。寓意為「龍」潛隱的地方和「鳳」棲居的地方,同樣是古人將美好含義賦予於琴的體現。

從“器”的角度來認識古琴

鳳沼

從“器”的角度來認識古琴

龍池

與其他彈撥類絃樂器不同的是,其他彈撥類絃樂器的發音孔通常都位於琴面及琴絃之下,而古琴的發音孔卻位於琴底。這既是古琴得以區別其他絃樂器的獨有特點,也是古琴之所以擁有渾厚低頻表現的原因之一。

從“器”的角度來認識古琴

龍池鳳沼背板圖

在龍池和鳳沼之間,腰部居中的位置,裝有一對左右對稱的凸起裝置,稱為

「雁足」,用以綁縛琴絃。(「雁足」並非字面理解的大雁的腳。古人用「雁足」代指書信,如「尺素在魚腸,寸心憑雁足」,其中的「魚腸」和「雁足」都指的是信件)古人靠書信來傳遞情感與羈絆,古琴則是靠琴聲來寄託心意與愁思。

從“器”的角度來認識古琴

雁足

從“器”的角度來認識古琴

雁足

從“器”的角度來認識古琴

玉雁足

再往上,靠近琴頭位於嶽山之下,在琴底上開有一條長方形的孔,叫做「軫池」,是容納琴軫的位置。 「軫」,原指古代車箱底部四周的橫木,借指車。後逐漸演變為絃樂器上轉動絃線的軸,漸漸又演化為轉動的意思。

從“器”的角度來認識古琴

從“器”的角度來認識古琴

軫池

從“器”的角度來認識古琴

軫池

軫池中一共容納七支琴軫,每支琴軫單獨控制一條琴絃。琴軫上綁縛著「絨扣」,絨扣的盡頭又套牢著琴絃一端的盡頭。

從“器”的角度來認識古琴

絨扣

從“器”的角度來認識古琴

絨扣

順時針轉動琴軫時,絨扣和琴絃漸漸放鬆,琴音變低。逆時針旋轉琴軫時,絨扣拉動琴絃變緊,琴音變高。楊雄《太玄·玄摛》曰:「反覆其序,軫轉其道也」,意為四季的次序不斷反覆,輪轉運行是他們的規律。

從“器”的角度來認識古琴

軫子順時針 逆時針

一張製作考究的古琴,通常都會以價值昂貴的美玉來製作琴軫,用以比君子之德。為了保護金貴的琴軫,古人還在琴頭邊緣兩側,設置了一對左右對稱鑲嵌在底板上的凸起裝置,叫做「護軫」。用以防止琴頭不小心跌落時損傷琴軫,也使古琴的側邊更具流線般的視覺效果。

從“器”的角度來認識古琴

護軫

從“器”的角度來認識古琴

側面看護軫

最後,在琴頭頂部的正上方,雕刻了一個像嘴唇一樣的造型,稱為「鳳舌」(亦稱「鳳唇」)。這個裝置不僅裝飾了琴頭頂部上方大面積的空白,使琴橫放時,即使從琴頭方向看過去也具有一定美感。更因為雕刻掉了多餘的木料,使頂部預留的實木部分更加靠近琴頭內腔的「額池」,從而加強了共振效果,使琴出音更加敏感,是古人才思巧妙的體現。

從“器”的角度來認識古琴

鳳舌

在千年的流傳過程中,古琴的制式雖經歷時代更迭頗具變化,但從現存的最古老的古琴實物來看,構成古琴的部件和機構卻幾乎沒有發生太多改變。這不僅源於古人巧奪天工的設計理念,更源於歷代文人對琴器各個部件所賦予的人文情懷與美好含義。使人們相信古琴這件樂器是被上古仙人及自然界中的靈物祝福和加持過的聖神之物,從而對琴越發的尊崇和敬畏,不敢輕易褻瀆加以改動。這種對於古琴的敬畏不僅影響了琴器的製作理念,也同樣影響了古琴的傳承及演奏方式。

從“器”的角度來認識古琴

隋意揚

斫琴師,師承九疑琴派第三代傳人韓廷瑤先生

北京問渠書院古琴學術主持人

承德市雙橋區九疑古琴研究會會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