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器”的角度来认识古琴

从「器」的概念来认识琴,熟悉构成古琴的各个部件名称及含义,就像我们在使用一件电子产品前,需要仔细阅读说明书一样重要。对于有意愿学习古琴的朋友,了解古琴的构成和设计理念,更加有助于理解古琴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琴面从头至尾

在距离琴头顶部8厘米左右的位置,有一条垂直于琴弦的横木,名叫「岳山」。顾名思义,就是高大的山脉。这块镶嵌于琴头的硬木,是整个琴面的最高点,用以架设琴弦与琴面保持一定夹角,使琴弦大幅震动时,不会因触及琴面而产生杂音。

七条琴弦并行排列,自岳山顺延至琴尾,愈走而愈低,寓意「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王之风、山高水长」。

紧靠着岳山的,还有另一条扁平而宽的硬木,叫做「承露」。最初是指古代先民在田间劳作时,在额头上系扎的头巾,用来防止汗水滴落进眼睛里。相传汉武帝曾使人塑金承露盘,以祈求天降玉露,而获长生。唐人杜甫的《秋兴八首》中,也有「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这样的名句。寓意为「承天之德,以祈甘露」。

从“器”的角度来认识古琴

岳山承露镶嵌

从“器”的角度来认识古琴

岳山与承露

在承露之上、紧邻岳山外侧,会有以间距2厘米横向排列的七个小孔,称为「弦眼」,以象「七星」。用以通过绒扣,绑缚琴弦。

从“器”的角度来认识古琴

弦眼

琴身上的十三个小圆点,叫做「琴徽」。是用来标识泛音音位的记号。古人言「徽以象月」,代表一年之中包含闰月在内的十三个月。

从“器”的角度来认识古琴

琴面十三徽

从“器”的角度来认识古琴

琴面十三徽

从“器”的角度来认识古琴

琴面

琴面的尾部镶有三块硬木。左右对称的两块弧形木,称为「冠角」,古时也称「焦尾」。(传说晋代的琴家、书法家蔡邕,看到有人以桐木生火,他敏感地听到桐木在烈火中噼啪作响,瞬间判断出这块桐木是制作乐器的绝佳材料,遂命人将焦木从火中撤出。后来这块材料被蔡邕制作成一张琴,声音绝妙。琴虽已成,但尾部尤焦,蔡邕便将此琴名为「焦尾」,与「号钟」、「绕梁」、「绿绮」并称为四大名琴。后经历代传衍,「焦尾」一词不光指蔡邕的名琴,也用来代表镶嵌于琴尾的硬木。)


位于正中的硬木,称为「龙龈」(龈,就是俗称的「牙花子」,亦称「龙唇」),这块硬木是琴尾处的最高点,用以承弦。

从“器”的角度来认识古琴

冠角与龙龈

在冠角上,围绕龙龈的两侧,制作考究的琴会雕刻有两长两短的四条「龙须」。(传说东汉「郎陵侯相」荀季和藏有一琴,在一夜大风雨中突然消失。三年后的又一个大风雨之夜,有条黑龙飞入「长乐少府」李膺堂中,化为一琴。李膺仔细看过这张琴后,发现这是当年荀季和的旧藏,于是便登门奉还。荀季和怕琴再次飞去,便命人嵌金于琴,并将琴改名为「飞龙」。自此以后,古人常把古琴同「龙」这种吉祥神物联系在一起。历代以龙来命名的古琴不计可数,如「沧海龙吟」、「枯木龙吟」等。)

冠角上飘逸的龙须,不仅装点了琴尾,使琴器更具神采,也削减了多余的硬木,让琴尾影响震动能量的因素变小,是融合了古人审美的设计理念。

从“器”的角度来认识古琴

龙须

从“器”的角度来认识古琴

龙须

将琴面翻转,自琴尾至琴头

在平行于琴面冠角的位置,也有三块镶嵌于琴底的硬木,通常形状也与冠角相似。位于正中的一块硬木,称为「龈托」(亦称「托龈」),是依赖 「龙龈」而存在的。通常会高于琴底一两毫米,用以将琴弦隔离琴底,防止琴体震动时琴弦与琴底摩擦产生杂音。

从“器”的角度来认识古琴

古人抵地弹琴

两块左右对称的弧形木,称为「尾托」(亦称「托尾」)。(古时人弹琴通常很少用到琴桌,而是将琴头担放膝盖上,琴尾抵住地面弹。为了防止地面上的沙砾和石子将琴尾漆面刮伤,于是便有了尾托这个部件。)

从“器”的角度来认识古琴

尾托

从“器”的角度来认识古琴

尾托

自尾托而上,会看到一长、一短位于琴底中心线上的两个发音孔,长的叫做「龙池」,短的叫做「凤沼」。寓意为「龙」潜隐的地方和「凤」栖居的地方,同样是古人将美好含义赋予于琴的体现。

从“器”的角度来认识古琴

凤沼

从“器”的角度来认识古琴

龙池

与其他弹拨类弦乐器不同的是,其他弹拨类弦乐器的发音孔通常都位于琴面及琴弦之下,而古琴的发音孔却位于琴底。这既是古琴得以区别其他弦乐器的独有特点,也是古琴之所以拥有浑厚低频表现的原因之一。

从“器”的角度来认识古琴

龙池凤沼背板图

在龙池和凤沼之间,腰部居中的位置,装有一对左右对称的凸起装置,称为

「雁足」,用以绑缚琴弦。(「雁足」并非字面理解的大雁的脚。古人用「雁足」代指书信,如「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其中的「鱼肠」和「雁足」都指的是信件)古人靠书信来传递情感与羁绊,古琴则是靠琴声来寄托心意与愁思。

从“器”的角度来认识古琴

雁足

从“器”的角度来认识古琴

雁足

从“器”的角度来认识古琴

玉雁足

再往上,靠近琴头位于岳山之下,在琴底上开有一条长方形的孔,叫做「轸池」,是容纳琴轸的位置。 「轸」,原指古代车箱底部四周的横木,借指车。后逐渐演变为弦乐器上转动弦线的轴,渐渐又演化为转动的意思。

从“器”的角度来认识古琴

从“器”的角度来认识古琴

轸池

从“器”的角度来认识古琴

轸池

轸池中一共容纳七支琴轸,每支琴轸单独控制一条琴弦。琴轸上绑缚着「绒扣」,绒扣的尽头又套牢着琴弦一端的尽头。

从“器”的角度来认识古琴

绒扣

从“器”的角度来认识古琴

绒扣

顺时针转动琴轸时,绒扣和琴弦渐渐放松,琴音变低。逆时针旋转琴轸时,绒扣拉动琴弦变紧,琴音变高。杨雄《太玄·玄摛》曰:「反复其序,轸转其道也」,意为四季的次序不断反复,轮转运行是他们的规律。

从“器”的角度来认识古琴

轸子顺时针 逆时针

一张制作考究的古琴,通常都会以价值昂贵的美玉来制作琴轸,用以比君子之德。为了保护金贵的琴轸,古人还在琴头边缘两侧,设置了一对左右对称镶嵌在底板上的凸起装置,叫做「护轸」。用以防止琴头不小心跌落时损伤琴轸,也使古琴的侧边更具流线般的视觉效果。

从“器”的角度来认识古琴

护轸

从“器”的角度来认识古琴

侧面看护轸

最后,在琴头顶部的正上方,雕刻了一个像嘴唇一样的造型,称为「凤舌」(亦称「凤唇」)。这个装置不仅装饰了琴头顶部上方大面积的空白,使琴横放时,即使从琴头方向看过去也具有一定美感。更因为雕刻掉了多余的木料,使顶部预留的实木部分更加靠近琴头内腔的「额池」,从而加强了共振效果,使琴出音更加敏感,是古人才思巧妙的体现。

从“器”的角度来认识古琴

凤舌

在千年的流传过程中,古琴的制式虽经历时代更迭颇具变化,但从现存的最古老的古琴实物来看,构成古琴的部件和机构却几乎没有发生太多改变。这不仅源于古人巧夺天工的设计理念,更源于历代文人对琴器各个部件所赋予的人文情怀与美好含义。使人们相信古琴这件乐器是被上古仙人及自然界中的灵物祝福和加持过的圣神之物,从而对琴越发的尊崇和敬畏,不敢轻易亵渎加以改动。这种对于古琴的敬畏不仅影响了琴器的制作理念,也同样影响了古琴的传承及演奏方式。

从“器”的角度来认识古琴

隋意扬

斫琴师,师承九疑琴派第三代传人韩廷瑶先生

北京问渠书院古琴学术主持人

承德市双桥区九疑古琴研究会会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